APP下载

玉米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探究

2018-11-12付斌斌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栽培技术病虫害

付斌斌

摘 要:對于中国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北方的人民来说,玉米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它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不仅会影响农民种植者的收入,还关系到农业生产与发展。尤其是随着种植玉米的面积不断扩大,农民越来越重视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鉴于此,本文将对玉米栽培技术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玉米病虫害防治策略,切实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栽培技术;防治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农业生产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也涵盖玉米种植,所以玉米种植技术也处于持续更新的状态,怎样提升玉米种植的规模化与标准化,推广玉米栽培技术,并强化对常见的玉米大小斑病、黑穗病和玉米螟、旋心虫等病虫害的防治,这至关重要。下面就对此进行探讨。

一、玉米栽培技术措施

1.选地整地技术。玉米对于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种类也没有严格的要求,瘦地、肥地都可以种植。但为实现玉米优质高产栽培,就需科学选地,尽可能在土壤层较厚以及土壤比较肥沃的土地上栽培玉米,更有效的提高产量。并且在播种之前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做好整地工作,在秋季作物收获完之后及时翻耕,将土地整平,起到保墒作用。在保肥与保水力较好的缓坡地、旱地播种能获得较高产量,播种之前精细耕地,保持土质松软,在细碎平整以后开沟起畦并科学播种。

2.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抗病的优质品种,最好是选择包衣的种子,最大限度的减少苗期病虫害的发生,确保玉米获得高产提供条件。

3.玉米播种技术。北方夏季播种玉米是在收完麦子以后进行,从收割小麦或种植冬小麦期间,大约110天,因而针对玉米品种要选择成长期不超过100天的品种;由于夏季天气多变,因而还要选择有较强抗逆性的玉米品种;随着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普遍,也要注意选择生长较为整齐、脱水速度较快的玉米品种;如果是春播玉米,就要选择成长期较长、成熟速度较慢的晚熟品种。选好种子以后就要播种,因夏季播种玉米之后天气较热,地表水分快速蒸发,极易发生土壤干裂的现象,因而要重视控制玉米播种密度与深度。一般会同时进行小麦的收割、玉米的播种,时间相对紧张,不管是包衣还是种子浸泡都比较仓促,因而要提前准备种子,做好包衣与浸泡操作。在拌种与包衣环节还应考虑病虫害类型,并且春季播种玉米时应适当加大深度,以超过6厘米为宜。对于玉米栽培密度也应合理分配,控制好植株间距,促使植株吸收充足养料,并实现对土地和光能的充分利用,提高单位产量面积,控制生产成本。

4.玉米施肥技术。玉米属于喜光和喜温的一种高产农作物,不仅根系发达,并且需肥量较大、产量较高,对肥料的反应相当敏感,使得玉米施肥技术也存在一些特殊性。玉米在其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有着差异化的养分需求,当玉米植株处于生长吸收阶段时,对矿质元素需求量最大的是氮素,平均一千克玉米籽就需要0.02~0.04千克氮素,并且随着玉米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促使营养成长、生殖生长均快速提升。在生长阶段还要注意为玉米施好基肥,基肥以化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如果土壤肥力较弱,就可使用种肥技术,确保土壤肥力满足玉米生长要求。施肥时还必须注意分离玉米种子,预防种子接触到种肥,避免烧苗。撒施基肥时则要依据玉米栽培地土壤的养分、玉米需肥量等因素合理确定施肥量,后期追肥则对玉米后期生长阶段有重要促进意义;对穗也要适量施肥,这主要是在大喇叭口追肥,不管土壤肥力怎样,穗肥对玉米生长与提高产量均有显著作用;还有就是早施苗肥,尤其是对于那些雨水较少的地方,要尽早施用苗肥,在向地面施肥的同时采取科学喷洒技术喷施玉米叶面肥。

5.田间管理技术。玉米栽培过程中的田间管理质量对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强田间管理。一是除草,应尽可能避免在玉米幼苗时期通过除草剂除草,最好能在幼苗5叶期以后再使用除草剂,以便在喷洒农药时预防农药进入玉米叶心。随着科技技术持续进步,一批新型的安全、经济适用、高效的除草剂慢慢得到广泛应用,玉米田基本采取化学除草技术,显著提高除草效率与劳动效果,减轻杂草对玉米的危害,创造良好的玉米丰产条件。二是应在玉米的抽穗期、灌浆期着重加强田间管理,只有在该阶段精心栽培玉米、管理玉米地,才能显著提高玉米出穗率。三是在玉米生长阶段必须关注营养的供应,也就是说此时务必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奠定玉米根茎良好的生长基础,保证玉米叶子可以正常生长,从而依托光合作用为玉米植株提供更多养分,保证生长质量。

二、玉米病虫害防治策略

1.防治斑病。通常而言,玉米斑病有大斑病、小斑病这两种,它们主要为害叶片,偶尔也会对玉米的苞叶、叶鞘等部位造成威胁,必须注意使用具备抗病性的优质玉米品种,并有效消灭玉米斑病的越冬菌源,大大减少玉米斑病发病初期的菌量,提高病害防治效果。

2.防治黑穗病。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也需要从选种开始,购买能够抵抗黑穗病的玉米品种,这是玉米黑穗病得以防治的根本策略。因玉米黑穗病和大斑病发生、流行的区域一致,因而最好选择可以同时抵抗两者的玉米品种。在播种之前则要为玉米种子包衣,选用含有克百威或多菌灵成分的种衣剂、先正达高效种衣剂等,提高种子抗病性。为避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还可采取农业防治策略,预防在发病高峰期栽种玉米,或对玉米品种实施提纯复壮,还可采取轮作栽培方式,有效控制并减少玉米发生黑穗病的几率。

3.防治玉米螟。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防治玉米螟的技术与策略也越来越完善,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主要包括:使用农业防治策略有效处理玉米螟越冬寄主,减少虫源基数;使用高温沤肥、白僵菌封垛以及秸秆还田等策略压低玉米螟虫害发生基数;使用高压汞灯将越冬代成虫诱杀,在成虫产卵之前将其消灭掉;释放赤眼蜂强化对玉米螟的防治,如果研发出带有Bt抗螟基因的玉米抗螟品种,可做好选择,增强虫害防治成效。

4.防治旋心虫。在玉米栽培过程中一旦发生旋心虫危害就很难治愈,导致大多数玉米苗无法正常发育、生长,所以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主要有:在播种玉米之前要采取有效策略做好种子包衣处理,降低玉米感染病菌的几率;选择玉米品种时要使用有更强抗性的品种,并在最恰当的时期播种;使用农业技术策略,如使用农家肥、采取轮作方式等等;定期喷洒杀虫剂,并且要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使用不同的杀虫剂;做好秋翻工作,在该特殊时期利用旋心虫的天敌消灭大部分虫体,或通过冷冻的方式将害虫冻死。

三、结语

种植玉米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相关部门应持续改进并推广应用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采取选地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栽培玉米,同时有效防治玉米斑病、黑穗病、玉米螟、旋心虫等病虫害,尽可能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当然玉米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更新有赖于相关部门及人员坚持不断的研发,并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推广玉米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真正实现玉米优质高产种植。

参考文献:

[1]孟素梅.玉米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农业工程技术,2016(29):49.

[2]郭立红.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12):17+98.

[3]李智坚.玉米栽培过程中常见问题及优化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8):179.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栽培技术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