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稻高产创建现状及对策

2018-11-12骆恩春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成效水稻措施

骆恩春

摘 要:水稻的高产创建可以有力推动当地水稻产业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西畴县“水稻的高产创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创建成效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具体的创建措施,希望为今后水稻高产创建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水稻;高产创建;成效;措施

西畴县是文山州的水稻大县,近年来,全县紧紧围绕国家农业部的要求,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活动,大力推广水稻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栽培技术,积极应对多种自然灾害,综合防控病虫草害,水稻单产及总产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西畴县概况

西畴县属亚热带低纬季风气候区,干雨季节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9℃,无霜期340-362d,降雨量1294mm,年日照时数1500-1600h,年均相对湿度为82%。粮食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而水稻是粮食作物中最主要的作物,占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全县水稻面积达3413.33h㎡,。水稻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25%以上,通过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扩大示范辐射范围,万亩核心区平均产量达650kg/667㎡,提升了全县的水稻产量。

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根据高产创建活动,全县制定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以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通过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控病虫草害等技术措施,增加了水稻单产,总产和经营效益。

1.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加大水稻高产优质品种和新技术在本地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为水稻增产增收奠定基础。通过采取优质水稻品种发布,有效地进行种子市场监管,采用良种订单生产,对农民进行良种补贴等多种有效措施,使得水稻高产优质品种在本地得到大力推广,其中“宜优673号、川农两优498和宜优1988”等水稻优质品种在本地均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穗大、熟期适中等特点,这3个水稻品种栽植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同时,大力推广“旱育抛秧、免耕栽培、直播栽培、机械插秧收割”等水稻高产栽培及生产技术,提高水稻生产力水平。

2.培育水稻壮秧。在水稻育苗方式上,适宜采用大棚育苗或中、小棚扣膜保温育苗。若采用平铺膜育苗,苗床保温效果低,育苗出苗不齐时必须注意保温,特别是遇到低温天气时,注意加盖保温层,防止秧苗出现冻害。秧苗生长中、后期,当气温超过25℃时,注意揭膜通风,防止烧苗。苗床地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疏松的地块。苗床地最好在秋天浅翻,早春解冻10cm时开始细做床,双幅重叠式旱育苗床宽2m、床长20~25m,床沟宽0.4m;大、中棚旱育苗床宽3~5m,床长20~40m,床沟宽0.8~1.0m。苗床要达到平、净。此外,结合作床每平方米应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kg,施后用耙子均匀平铺在床面上,对蝼蛄危害较重的苗床可在农肥中拌5%甲拌磷颗粒剂,每100㎡苗床施用0.5kg。育苗面积因育苗方式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每公顷本田需要苗床地旱育苗100㎡,简塑盘育苗50~70㎡。

3.秧田管理。出苗前密闭保温,当80%秧苗出齐时,立即揭开平铺地膜,并开始通风炼苗,床温控制在30℃以下;1.5~2.5叶期床温控制在25℃以下;2.5~3.0叶期温度控制在20℃以下。3叶期后,只要无霜,昼夜都要揭膜通风,进行大炼苗,使秧苗适应自然气候。旱育苗3叶期前一般不补水,3叶期后随通风量的加大,看苗补水,缺水时(早晚秧苗叶尖无水珠)要补水,补水宜在上午7时前进行,每次补水一定要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促进根系生长。

4.合理施肥。施肥技术遵循如下施肥原则: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结合,积极示范推广施用生物菌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以大量元素肥料为主,微量元素肥料为辅;深施为主,深施与面施结合。同时,注意根据不同的前茬和土壤特点、水稻品种特性、产量要求等因素施肥。施肥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并对氮、磷、钾、微量元素肥配合施用,前期控制施肥量,后期适度增加肥量,做到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酌情施穗肥。稻苗移栽时施复合肥35kg/667㎡,或者施碳铵50kg/667㎡,磷肥30kg/667㎡,钾肥10kg/667㎡作为底肥;移栽5~7d后施尿素8kg/667㎡促进稻苗分蘖;根据不同的秧田及稻苗情况进行施穗肥,在幼穗分化3~4期追施3kg/667㎡尿素、6kg/667㎡钾肥,或复合肥8kg/667㎡作为保花肥,以提高稻谷结实率;同时在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喷施钾肥以提高产量,防止其早衰。

5.科学管水,适时烤田。科学管水要根据水源的情况而定。水源差靠天吃饭的前期应浅水生长,封行随便露田,确保有足够的水分保抽穗、扬花、灌浆成熟。水源好的要求机插、抛秧露皮水、手插浅水层、薄水分蘖、封行晒田、促水含胎、抽穗、扬花、成熟。一般以湿润管理为主。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保持青枝腊秆,谷籽充实状态。

6.綜合防控病虫草害。化学除草,一般地块每公顷可采用10%草克星150~250g对60%丁草胺1500~2000mL,插秧后5~7天以毒土(砂)或毒肥法施药,保持水层3~5厘米5~7天。水稻虫害的防治,负泥虫:每公顷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mL加“来福灵”300mL对水300公斤喷雾,也可用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二化螟:7月10~25日左右,在二化螟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可用“杀虫单”、“杀虫双”等药剂,对细砂土10kg左右撒施,保持水层3~5cm5~7天。也可用18%杀虫双撒滴剂摇匀后甩施;稻水象甲:施用40%稻象一扫光乳油或25%一盖死乳油等2000倍液进行喷雾,也可选用杀象毙或象甲透皮杀等药剂,每公顷670~750g对水进行喷雾防治稻水象甲,防治时期为6月10日至6月20日和7月中、下旬。水稻病害防治,当田间发生稻瘟病(急性病斑或叶瘟)达二级时,每公顷用40%“富士一号”1.5kg,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kg(或20%三环、异稻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水450kg进行叶面喷雾;在水稻齐穗期用同量药液喷一次,防治穗颈瘟和节瘟。

7.适时收获。在收获时要结合品种的特性及成熟度确定适当的收获时机,确保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适当的采收时间能够提高稻谷的碾米品质和水稻色素、水分含量等各项指标,从而使稻米达到最佳品质。一般大面积的水稻95%的籽粒都呈半透明状,这段时期叫做完熟期,此时期收获最佳。

参考文献:

[1] 张惠春.对江城县进行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4,22.

[2] 吴秀华,王建新,龙丽芬,周敏,杨景华,张忠武.蒙自县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成效显著[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2,02.

[3] 黄红梅,程小美,钱荣明,袁丽敏,谢超,陈秋生.南京市溧水区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创建的成效、做法及启示[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3,03.

猜你喜欢

成效水稻措施
什么是海水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水稻花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