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支付模式下的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2018-11-12傅学文

财经界·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财务内控公立医院

傅学文

摘要:通过针对公立医院相关支付模式的运用情况进行调研,对多种医疗费用支付模式下的财务内控管理进行全面梳理,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强化设计管控流程,最终通过信息流程的不断优化,实现了多种支付模式下公立医院的资金安全有效控制。事实证明,多种支付模式的实施,使公立医院的财务内控面临着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内控管理的不断完善医院的资金安全得到可靠保障。

关键词:多种支付模式 公立医院 财务内控

多种支付模式是作为盈利组织的公立医院向患者提供的一种必备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公立医院的医疗支付方式日益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发也产生了巨大变化,需要不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为医院财务安全及医院稳定性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医院财务的内部管控直接关系着医院资金安全及管理效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的位置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公立医院多种支付模式的实施尚处于发展阶段,在具体工作中,势必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针对其财务内控管理进行优化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种支付模式的积极作用及其内容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财务流程还是支付效率传统的医疗费用支付模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医院医疗费用的支付由最初的现金窗口支付到POS银联刷卡、自助缴费等,医疗费用的支付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大大节约了患者就医时间,提供便捷的就医途径,提高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因此构建多种支付模式,在确保准确的财务账务的条件下,促进患者医疗支付的畅通具有重要作用。公立医院的多种支付模式主要包括患者自助支付、移动平台支付、实时医保后的医保支付等。

二、多种支付模式下公立医院的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工作队伍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一般来讲,医院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素养重视程度较高,而对于财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医院财务工作者得不到系统化的培训教育,难以适应多种支付模式下财务管理的工作需求。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及科学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公立医院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及业务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工作者不仅要具有专业的信息核算及评估知识,同时还应当树立良好的财务内控管理意识,便于财务内控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工作中相关信息、数据等实施财务部门的重大决策。

(二)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内控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在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一些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先进科技虽然得到应用,但是在多种支付模式下缺乏完善的总体管理设施,致使内部的监管系统同其他部门之间无法顺畅交流、沟通。比如,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关联性较差,业务、财务资料的更新不够及时,致使医院财务的内部监管中具有可行性的资料无法实施,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资料共享。

(三)缺乏安全、先进的网络系统

医疗费用的多种支付模式为公立医院带来很多好处的同时(比如增加财务收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也大大增加了财务风险。如果在费用支付过程中,电脑或者手机本身受到病毒感染,医院财务资金安全将会受到威胁。患者手机一旦丢失或者个人信息泄露,医疗费用则无法支付,医院的财务收入将会受到损失。所以,多种支付模式某种程度上将会导致医院财务风险增加。同时由于公立医院在多种支付模式的条件下有的财务工作需要进行现场结算、资料核对、数据上传、医疗款项明细账的建立、应收回款的情况核对以及账务管理回款情况等工作,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具有较大的资金流动性,因此构建完善的医院财务内部管理系统尤为重要。比如,医保实时结算是通过结算平台由相关工作人员现场对参保患者统筹支付的费用进行结算,然后结合实际的医疗费用对需要患者自付的金额进行计算。受信息化结算平台建设相对比较滞后的状况下,所有的结算并不是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处理,部分结算仍需手工操作,导致报销公式选择错误、结算系统出现错误等风险出现。

(四)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督体系

多种支付模式下的多数公立医院其财务内控监督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比较欠缺,各个医院对于监督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监督制度严重缺失或者不健全,公立医院的内控监管体系中,需要进行具有独立性的监审部门或者审计部门设立,对内部管控产生严重影响。目前,虽然有些公立医院制定有相应的审计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是为了应付形势,执行不力。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在进行内部财务审计时,需要借助外来的管理、监督力量,相应监督体系形式化,有的公立医院即便成立独立的审计小组,但是由于相关制度的保障权利的缺失,导致监督管理的片面性,不能以宏观角度实施分析管理。

三、多种支付模式下强化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医院财务内控管理队伍

为了促进医院财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业务知识以及相关网络知识的学习,熟悉各种支付模式下的收费系统操作,定期开展业务考核;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及培训平台,拓展视野,借鉴他人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工作经验;实施激励奖罚制度,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和鼓励,调动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树立敬业奉獻的思想意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成为合格的医院财务工作者。

(二)强化完善的互联网系统建设

互联网经济系统是当前互联网经济市场的关键组成部分,医院可以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医院各楼层以及科室和部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信息共享、数据共享和相互协调的互联网经济系统,最终实现医院内部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和实时化,建立起一个自动结算自动审计的系统。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对不同子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以此来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互联网经济平台。在该系统平台上医院各部门之间实现成本核算以及物质消耗和资金运转以及库存数量管理和结算资金监管等,以此来实现医院资金的实时管理。

(三)强化财务设置整体效果的提升

针对多种支付模式下实施财务内部管控工作中,应当最大限度地促进规范化、可控性、便捷化流程的提升,首先,进行相应财务岗位的设置,全面管理账面及账务流程。其次,积极实施现金预存策略,结合患者日常业务状况,积极开展资金核对工作,对比每日银行回单和各种支付模式的收费状况,有专人负责,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相应会计的入账工作开展。此外,在全面进行多种支付模式下的财务处理中,需要积极开展冲账工作。

(四)全面设计多种付费模式报表

多种支付模式在门诊方面涉及的业务比较广,因此医院应当积极有效措施强化报表设计的效果。在设计报表的过程中,积极增加如就医卡账户、押金以及月度统计等报表同相关自助设备业务的控制手段;其次,设计报表的过程中,仍需进行相关对账的日报表的增加,全面对比医院自身账户内的金额与多种支付业务内的实际收入。

(五)强化相关票据的控制

多种支付模式下,患者可自行实施相应缴费单据的打印,因此医院应当建立相应票据的管理制度,全面管理该模式下各项财务的情况,促进票据管理水平的提升,针对需要报销收据的患者,可增设相应相应窗口进行相关业务的办理。办理退费业务,在窗口同样需要相应工作的开设,因此针对各种票据实施全面管理是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六)强化支付系统的保养与维修

多种支付模式下财务内部管控工作中,定期对系统实施杀毒和安全检测等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或者杜绝病毒入侵,对系统定期进行升级,做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可能消灭各种安全隐患,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能,从而促进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提升。

(七)促进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对于多种支付模式下的公立医院来讲,缺乏有效的财务审计制度和监管体系,公立医院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所以,建立具有可行性的审计制度及独立性审计部门是公立医院一项重要任务,实施内审职权的独立执行,接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积极协助其审计监督工作,合法、高效的财务审计部门可对公立医院及资金流通等业务进行有效审核,并为确保审计报告的正确性提供帮助。

四、结束语

多种支付模式下公立医院的内控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同医院的实际相结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财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从而达到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为医院资产安全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金玥.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完善及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9).

[2]张一凡.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7(1):82-83.

[3]郑欣之.多种支付模式下医院财务内控管理设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8(2).

[4]宋燕,卞鹰.不同支付方式下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结构及趋势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2):9-10.

猜你喜欢

财务内控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关于投融资企业财务内控建设的几点思考
促使公立医院达到三个转变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