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小镇:人才比拼是核心竞争力
2018-11-12王国华
王国华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物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示器”。在此背景下,在我国经济比较活跃的广东、江苏、山东、福建等地一批智慧物流小镇应运而生。夏末初秋时节,笔者先后到深圳、福州、山东调研了几家智慧物流小镇(产业园),所见所闻所思,愿乞教于有关物流专家和从业者。
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方向
智慧物流将RFID、传感器、GPS、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可视化、系统化。
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暴涨,总额达252.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6.7%;增速比2016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比2016年下降3%。即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60元,比2016年下降2%,社會物流总费用占GDO的比率进入连续回落阶段。
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31.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国内企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的提出,物流业早已大踏步地迈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的道路。政府也顺势而为,因势利导针对物流产业推出了一系列标准化和产业融合政策。可以预见,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有力推动下,智慧物流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期。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要加快推进物流仓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大力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运输协同”、“互联网+仓储交易”等新模式、新业态,提高全链条运行效率。
顺应形势增强现代物流意识,首先要增强现代物流经营理念,以用户需求为己任,紧贴市场,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服务系统。其次是增强现代物流业的开放意识,要加强国际物流合作,积极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经验。再次要加强科技知识含量,培育新的核心能力。同时,强化企业内部互联网的构建,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实际状况,设计和实施企业内部互联网方案,进行企业内外、信息沟通和管理,集约地实现物流功能,缩小与世界先进物流企业的差距。
当前智慧物流缺乏六类人才
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物流专业人才尤为重要。在工业4.0时代,人和机器共存已成必然,劳动力将从事更加“智慧”的脑力劳动,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
但从当前实践看,智慧物流各类人才都很缺乏。结合当前需求看,一是缺乏智慧供应链管理人才,这类人才既要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于供应链的新技术;又要了解供应链上各行业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掌握供应链的智能决策、智能采销、智能运营等管理技术。据物流产业大数据平台的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人才市场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就达到了8.8万人,预计到2020年,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超过70万人。
二是缺乏物流大数据人才。智慧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依赖于对大量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及时的更新。预计未来三年,大数据对物流的影响将深入到信息流各角落。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大数据人才缺口将达到200万人。
三是缺乏智慧物流技术研发人才。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越来越技术化和数据化。无人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智慧物流设备研发人才,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平台研发人才、软硬件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等三类技术研发人才缺口巨大。中物联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仅2017年国产AGV机器人的销售量就将达到9500台,同比增长超过40%。
四是缺乏移动互联网营销和运营人才。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将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需要大量具备移动互联网思维的精细化营销和运营人才。据物流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2017年上半年人才市场上移动互联网运营人才的需求数量就超过了1.2万人,预计到2020年人才需求数量将达到10万人。
五是缺乏冷链物流人才。生鲜电商的迅猛发展,中央厨房、共同配送等模式推进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业态——冷链物流港给冷链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交通运输部预计到2020年将初步形成全程温控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对冷链物流人才的要求随之提高。
六是缺乏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际物流人才。目前,顺丰等企业加快了国际化布局,随之而来的是对跨境电商物流、国际货运代理等国际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一带一路”相关的国际物流人才既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具有多国语言的能力,了解国际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又要对最新物流前沿技术、供应链管理理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培养目标欠精准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定位落伍且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等欠精准的问题,仍将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培养仓储、运输、第三方物流等传统物流企业从事物流操作、管理的技能型或应用型人才。
而对电商物流人才、冷链物流人才、物流大数据人才等企业缺口较大的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培养的院校较稀少。
除了目标欠精准,还存在实训条件欠缺、课程内容较陈旧、教学手段较落后等问题。
目前大部分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虽然都建设了实训室,但是实训室的现代化程度普遍较低,特别是缺乏大数据、运营等岗位需要的实训条件。据统计,只有27.91%开设物流及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1.12%的院校建有大数据实训室。
而且,大部分院校开设的课程滞后于产业发展,表现在教学内容落后、教学资源更新速度慢、实训课程比重偏低、企业兼职教师授课量偏低等方面。据调查,只有78.06%的高职院校开设有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授课的课程,42.44%的中职院校开设有企业兼职教师授课的课程。
尽管大部分院校已经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授课,但也仅仅是对“黑板+粉笔”的一种简单代替,并未将信息技术覆盖到教学全过程中,真正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作用。据调查,全国开设物流及相关专业的1484所职业院校中,只有7.97%将翻转课堂等理念带入教学,没有真正将信息技术覆盖到教学全过程中。
因此,培训应与就业相结合,大力培养电商物流人才和运营人才。2017年全国物流招聘数据显示,电商物流企业最缺人才,其次是冷链物流企业。平台型物流企业的占比从2016年的2.10%跃升到了2017年的6.58%,说明近年出现的无车承运人、货运O2O、众包物流等平台型物流企业正在异军突起,快速扩展业务,也急缺物流人才。
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物流企业最缺的是运营人才,其次是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货运代理人才。高级营销、项目管理、供应链等人才的缺口依旧巨大。随着物流产业升级转型,物流大数据人才、智慧物流技术研发人才和跨境电商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总体来看,物流人才供不应求,但存在结构性失衡,广东、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中高职物流人才缺口大;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甘肃等西部省份中高职物流人才供过于求。
智慧物流小镇应拼人才
通过调研及查阅有关数据,笔者建议智慧物流小镇(产业园),应把培训智慧物流各类人才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打造。因为现在各地智慧物流小镇(产业园)的比拼,比拼的不是货物数量、运输范围、规模多大、面积多宽等,而是智慧物流各类人才的比拼,谁的人才齐备、素质优良、具有国际视野,谁的物流小镇(产业园)才能抢占行业领先地位。
因此,在智慧物流小镇(产业园)内建物流学院、物流培训中心,或与中高职物流学校“校企联办”建“培训基地”成为智慧物流各类人才的“孵化器”或“黄埔军校”,这样既解决了智慧物流各类人才缺乏问题,而且对培训目标、实训条件,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就业安排都能做到既精准又实用,既满足了当前用工需求,又培养了智慧物流人才的生力军、后备军,使整个行业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