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不能错配
2018-11-12王海蕴
王海蕴
“反思2008金融危机,需厘清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错配。”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认为,危机的教训是错误的机构在错误的周期内以错误价格与错误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同时,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市场主体都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和能力纠正错误。事实证明,事后的纠错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可能数百倍于事前防范的成本。
刘明康是在9月16日出席“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时做如上表述的。
他强调,银行持续运营的本质规律是“坐实资本+厘清资产”,保持真实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是银行经营的应有之义。同时,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其核心要义。
危机是对潜在失灵问题的集中纠正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产,以此为标志,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十周年。当时,为挽救岌岌可危的金融市场,主要央行向市场注入天量流动性,美联储总资产由危机初的0.9万亿美元增加至2014年末最高的4.54万亿美元,扩张了4倍。长期低利率、流动性充足的背景下,资产价格高企,但经济结构未有明显调整。
回顾本轮危机,刘明康认为,不合格的放贷者、不合格的借款人和不合格的信贷技术,标志着信贷质量严重失控,是引发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刘明康说,当信贷市场与金融市场关联的时候必须要有健康的前提,没有健康的前提就会出问题,比如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以次级放贷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逐步但迅速地被“简化视同”为普通债券产品得到评级,定价之后就进行简单的流通和交易;二是做着各种嵌套;三是引入了证券化的证券化等“多层嵌套”安排,形成了相当复杂的“资产池”。
金融危机往往暴露出一个超越历史经验的复杂金融体系的一系列内在问题。但同时,金融危机也可以视为对一个金融体系潜在失灵问题的集中纠正,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深刻检视和反思金融系统内在问题的重要窗口和机会。
银行业如何迎接未来挑战
刘明康说,反思这次危机,需要厘清一个关键词——“错配”,包括贷款与家庭实际负债能力的错配,复杂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的错配,以及金融机构本源定位与所经营业务的错配等三个层次。
“商业银行偏离主业,更多向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异化,造成自营和表外业务过度膨胀、过度依赖短期负债。”他说。
“错误的机构在错误的周期内以错误的价格与错误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同时,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市场主体,都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和能力纠正错误。”刘明康说,事实证明,事后的纠错其实也是对常识的回归,但这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可能数百倍于事前防范的成本。
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刘明康说,一是要坚守银行的功能本位,明确面向公众存款人的刚性兑付的受托责任,由此才能按照负债的风险偏好合理安排投资行为;二是能够充分形成有效制衡,有效约束偏离主业行为和短期行为;三是能够形成市场化的经营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尊重金融法则,遵守风险规则。
刘明康指出,现在需要进一步思考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基于金融体系和金融业务复杂化而进行的监管规则设计是否会导致自身的过度复杂化,从而产生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监管成本的高企;二是加重市场规避监管的冲動,造成更为无意义的“猫鼠博弈”。
第二,通过股改上市推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造,需要同步反思资本市场的成熟度和完备性对上市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缺乏耐心、短视的资本市场是否也会对上市银行的风险偏好和经营行为产生扭曲。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影响金融商业模式和风险形态的重要变量,且影响速度正在显著加快,不同金融业务和机构之间的边界似乎正在变得模糊。如何前瞻性的研判应对,在创新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合理地设置监管标准,都是现有规则体系尚未深入讨论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