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体育苗与机械摆栽配套栽培示范技术
2018-11-12魏婷婷
魏婷婷
摘 要:水稻钵体育苗和常规育苗相比,优势明显,与机械摆栽插秧技术配合,形成一套适合黑龙江地区第二、第三积温带的水稻栽培技术模式,可提高水稻的产量、品质及机械化水平。
关键词:水稻;钵体;育苗;摆栽;调查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25
1 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可选择垦稻12、龙庆稻3号等,生育期127~133d,活动积温2250~2400℃,千粒重约27g左右。育秧钵盘为434孔钵体毯式塑料育秧盘。
2 示范方法
水稻本田采用大区不设重复对比法。
3 播种方式
钵体软盘的缺点是不适合现有播种机械,播种时需要将普通机插硬盘套在塑料钵体软盘外面,采用2层盘育苗,每个钵体盘一般播芽种100g左右,每孔5粒左右;对照为常规机插硬盘育苗,每盘大约播芽种140g。
4 机械摆栽
对照区利用常规插秧机进行插秧。在钵体苗示范区,应用久富农机F4手扶式插秧机将钵体苗进行摆栽。插秧规格16.5cm×29.7cm,二者插秧后其它管理方式一致。
5 生产管理情况
钵体苗和常规苗均采用大棚育苗技术。农事操作时间如下:在4月5日浸种,4月13日催芽,4月15日播种,移栽期为5月20日,秧龄为30d。在耙地前施用底肥,每667m2施含量为16-14-18的水稻专用肥20kg;插秧后,每667m2施2.5kg返青肥;返青后施用分蘖肥,每667m2施8.6kg尿素、2.6kg硫酸钾;穗肥为5kg尿素加6.6kg 50%硫酸肥。整个生育期采取浅、湿、干节水灌溉技术,插秧时田内保持花达水状态,返青后进入分蘖期,进行3~5cm水层管理,约在6月30日左右,视田间秧苗长势进行烤田,7月初喷施稻壮化控剂,7月中上旬灌水,水层4~5cm,约7月下旬灌护胎水15~20cm,水稻10叶期后,采取干湿交替的湿润灌溉法进行水分管理,促进根系下扎,9月初黄熟期停水。每667m2用12%惡草酮200~250mL进行封闭除草。稻瘟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在7月中下旬、8月初采用飞机航化先后2次喷药预防。
6 调查与分析
6.1 秧苗素质调查
在育苗阶段,对2种方式所育的苗进行了素质调查,由于钵育秧苗能做到精量播种,播种量少于常规苗,个体的生长空间要大于常规苗,基本上是常规苗生长空间的3倍,所以钵育秧苗长势、叶龄、根部性状、干重、充实度等明显好于对照区秧苗。调查数据显示:钵体苗株高比对照苗矮0.35cm,秧苗茎基宽比对照粗0.03cm,整个秧苗显得比较健壮;钵体苗根长比对照区多0.65cm,平均根数比对照苗多1.25条,根部性状明显好于常规苗,根系发达是水稻高产的关键;叶龄比对照苗多0.25叶;百株地上干重比对照苗重0.13g;充实度比对照苗高0.02。
6.2 插秧质量调查
育出壮苗是水稻增产的前提,而插秧质量是水稻增产的保障。采用钵体育苗机插可以有效提高插秧质量,434孔钵体盘使每个秧苗个体发育良好、根系发育彼此影响比较小、插秧时不容易造成撕裂伤根、插后返青快、分蘖早,插秧均匀,不漂苗、翻倒苗减少,为水稻插秧后补苗这一生产环节节省了很多人力和时间,缩短了插秧周期,插秧质量好,减轻了机械插秧作业的劳动强度,降低插秧成本。插秧质量调查显示:钵体苗取秧数比对照区取秧数少1.5株,勾秧率比对照区低2.4%,翻倒率比对照区低3.0%,漂秧率比对照区低1.5%,伤秧率比对照区低2.5%,二者均没有漏插秧苗。
6.3 群体茎蘖动态变化调查
从水稻茎蘖动态变化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返青期钵体育苗分蘖数为6.0个,比对照少1.5个,这是因为钵体育苗播种量比对照少,基本苗少的缘故。但从分蘖始期开始,钵体苗有效分蘖终止期、分蘖高峰期、抽穗期、成熟期的穴总茎数均比对照区秧苗多。分蘖始期为9.5个,比对照区多1.4个;有效分蘖终止期为26个,比对照区多5.5个;分蘖高峰期为36.3个,比对照区多4.7个;抽穗期为25.1个,比对照区多2.6个;成熟期为23.7个,比对照区多1.8个。钵育苗移栽后表现出早发与稳升缓落的变化特点,水稻拔节后动摇分蘖明显成穗,增加了有效穗数,这是增产一个主要原因。
6.4 考种测产调查
通过田间测产和室内考种发现,钵体育苗配合机摆栽技术使水稻插秧密度合理,有利于水稻后期干物质的积累,穗长、结实率、千粒重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常规育苗水稻,从而来提高水稻产量,这种模式适于充分发挥中、晚熟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是目前育苗与机插比较合理的组合方式。调查数据显示:钵体苗株高与对照基本相同;穗长比对照长0.32cm;穗数比对照多10穗/m2;实粒数比对照多5.2粒;空瘾率比对照低2.5%;千粒重比对照高0.25g,每667m2产522kg,比对照增产9.86%。从生产实际出发,该项技术值得有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良柱,王继红,洪宝国.水稻钵体育苗机械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6(2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