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2018-11-12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阴晦(huì) 潮汛(xùn)
褴褛(lǚ) 栈(zhàn)桥
B.嗤(chī)笑 恐吓(hè)
拮据(jǖ) 獾(huān)猪
C.瑟(sè)缩 嘟囔(nɑnɡ)
阔绰(chuò) 廿(niàn)年
D.黛(dài)色 恣睢(suī)
折(shé)了本 牡蛎(l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刹白 愕然 伶仃 与日俱增
B.鄙夷 隔漠 惘然 十拿九稳
C.糟蹋 阔绰 女婿 松松爽爽
D.端详 别墅 恭维 郑重其实
3.结合语境,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举家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谋生)
B.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一种礼节。两手抱拳,上下略微摆动)
C.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转头往远处看)
D.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不时兴了的陈货)
4.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杨修之死》——《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
B.《故乡》——《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家
C.杜小康——《孤独之旅》——《草房子》——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莫泊桑——法国短篇小说家
5.下面语段中有两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4分)
①一本书,一篇文章,尤其是好书好文章,常常往往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②其中亦定然包孕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甚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③读者不仅要透过作者的表达举一反三去发现由此带来的有益的思想激荡、观念交锋,更要把握作者的倾向,并预见其作用轨迹。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佛来山在两百公尺的浅丘中间,虽不到六百公尺,可登山向北向东远眺,长江便收于视野,临江的县城, ,如画家精致的点缀。
①岩下水牛如豆
②再加上与农舍相依为命的晒坝
③不过那黛瓦粉墙的农舍,嵌于小丘与田间
④海市蜃楼般如梦如幻
A.①③④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
7.下面是《水浒传》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4分)
便去包裹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与选段中的情节相关的人物是
,接下来发生的情节是 。
8.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青春畅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7分)
【活动策划】如果你负责这次活动的策划,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并安排两项活动。(3分)
宣传标语:
活动一:
活动二:
【青春宣言】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仿照画线的内容,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无论是16岁的花季,还是17岁的雨季,都是属于自己的季节,都是属于自己的青春。唱响青春,就要有足够的信心踏上自己的人生之路;唱响青春,就要有足够的勇气追逐自己的奋斗目标; , 。
【材料选择】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在横线上填空。(2分)
材料一:迪丽娜尔·阿不力克木是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学校八年级(8)班的维吾尔族学生。在青河学校这个多民族的集体,迪麗娜尔如同一个民族团结的小天使,看见同学之间产生误会,她总会主动做他们的翻译,帮助他们沟通和化解矛盾,为促进各民族同学的团结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材料二:黄凤是安徽五河县申集镇八年级的学生。一次意外的摔伤,致使爸爸高位截瘫,妈妈也因此离婚改嫁,黄凤九年如一日地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她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如今黄凤开始了带着爸爸和奶奶上学的生活。
材料三:山东女子学院学生李金苓带着盲人养父上学。为了这个决定,李金苓一边读书,一边做兼职,一边照顾已经上了岁数的盲人养父。
上面是某同学为“孝心让青春闪光”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是: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4分)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9.这首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0.品味“虫声新透绿窗纱”句中“新”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1~14题。(12分)
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
已经二十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靠近一群马了。
这天午后,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空的太阳突然隐入低低的云层,我一个人从一座杂草丰茂的丘陵上跑下来,见同伴们都到别处玩去了,就独自在草原上游荡。就在这个时刻,我看到了被圈在围栏里的九匹马。九匹马颜色各异,站立姿态也各不相同,尤其是脸上,各有各的神情和幽思。它们被九根缝绳拴在栏杆上,短短的缰绳与周围辽阔的草原一点也不相称。
其中有一匹马给我印象最深。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我走近它后,它似乎收敛了一些,稍稍安静了下来,只是不停地打着响鼻,似乎想要对我表白或是吐露什么;其实,不用它说,我也知道它想表达什么。面对眼前这片面积如此辽阔、花草如此丰茂的草原,谁也不忍心让它成为荒无人烟、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
我几次想伸出手去摸摸这匹烈性马的头。我发现,它和我一直在心里仰视的那个自己是如此的相像,在被一根缰绳拴着,而面前又是广阔的疆野时,总是不愿放弃一丝一毫的抗争,即便被捆缚住了,也要发出声声嘶鸣,既喊出了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
忘了告诉大家,这是围栏里唯一的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加之八匹马此刻都或耷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这匹白色大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这时,一个中年人突然出现在我身后,问我干什么。我说我在看马。他问我,要骑吗?我问他骑一次要多少钱,他说骑一个小时五十元。我说我不骑。出于好奇,我问他这九匹马平均下来一个月能为他挣多少钱,他说除去场租费和饲料费等开支,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千元。我细算了一下,就算是四千元,一匹马一个月下来才为他挣四百多一点。
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为四百元钱,这些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
我都不好意思称呼它们骏马了,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这时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我又看了白马一眼,有点不舍地转身向同伴走去。
(下转第7版)
(上接第2版)
在我转身走出二十米后,我突然感觉到脊背凉丝丝的,马上意识到会有什么东西从后面袭来。果然,就在这股凉意正往我的身上四处传送之际,我听到一声响亮的嘶鸣。这声嘶鸣,在此刻死寂的草原上,显得十分刺耳。
不用猜我就知道,这是那匹白马的嘶鸣。其实,在离开它之前,我就有种预感,这匹白马不会就这样与我默默告别,它一定会采取一个什么方式,至少也要打个响鼻。
我心里突然出现一阵剧烈震动,紧跟着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
我提醒自己不要回头看,以免增添自己心里的堵。但是,往前走出一段后,觉得这样做会让它一直等着,甚至会让它对我这个不是来自草原的人更加失望,于是,还是以回头的方式向它表示了回敬。谁曾想,才见我回过头,它又仰起头发出了一声嘶鸣,而且是一次长鸣,像是在告诉我刚才那一声嘶鸣是它发出的,又像是再一次和我作别。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作者阮殿文,选自《散文选刊》)
11.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根据提示完成内容概括。(2分)
首先写:初见九匹马的印象;接着写:
;然后写:与中年人的对话;
最后写: 。
12.大白馬给“我”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3分)
13.在和中年人交谈后,“我”为什么“一下子说不出话来”?(4分)
14.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3分)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5~18题。(12分)
拉 面
①我很爱吃拉面,兰州拉面。我开始写作其实就是写拉面,文章肯定改了一百遍,手写的方格纸,但是题目一直没有更改过,《一碗拉面》。学校门口开了一家兰州拉面店,初三的我下了晚自习去吃,可能是第一次吃吧,真的太好吃了。然后同学们都升入了高中,只有我去了一间专修学校。专修学校很糟糕,我的每一天也很糟糕。有一天我回旧校吃拉面,一切已经面目全非,我坐在角落,以前的同班同学也进了拉面店,他们说说笑笑,竟然不认得我了,我吃着拉面,流着眼泪,依然没有人注意到我。这篇文章的手稿当然是找不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我确实写了这么一篇文章,一直记到现在。
②我后来还是很爱吃拉面,在美国时,听说隔壁州的中国城开了一家兰州拉面店,味道很正宗,就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去找。当然是没有找到,于是再开两个小时的车回来,但我一点都不后悔。
③后来我搬到了香港,香港几乎汇聚了全世界所有好吃的东西,可我就是没看到兰州拉面。于是我坐火车到口岸,过海关,到了深圳,就为了吃一碗街边小店的兰州拉面。不管怎样,比起住在美国的时候,这已经是好太多了。
④如果回到我江南的家乡,我一定会去吃一家报社楼下的拉面。我有个朋友在报社工作,我总说要去找她一起吃拉面,她总是笑着说:“算了吧,我才不要吃拉面。”后来她出车祸过世了。知道消息的那一天,我坐在去往西贡地质公园的一条船上,阴沉的天,海面波涛汹涌,我没哭。可是后来,我回到家乡,坐在报社楼下的那家拉面店里,对着一碗拉面,我痛哭了起来。算起来,她离开我们,也有十年了。
⑤夏天的时候,我去日本四国看我童年时的好朋友,我跟她也有十年没见了。就是坐在她家的客厅整天看着她,哪儿也不去,我都挺开心的。她家门口有一间拉面店,我们就去吃拉面。那简直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拉面,我吃了一碗还想要吃第二碗,她笑着说:“不要了吧,我的分一半给你。”我说:“你怎么不吃,我要是住在这儿,天天来吃都不会烦。”她说:“我不想吃东西……嗯,要不是你来,我什么都不想吃。”我的好朋友很瘦,小学时她就很瘦,可是这一次,我觉得她有点太瘦了。我也不想吃了,再好吃的拉面,她不吃,我也不要吃了。
⑥我们在香川机场告别的时候我想说sayonala。我在那里住了一个月,除了这句,别的一句日语都没有学会。她说:“不要说这个词,这个‘再见太严重了,我们以后还会再见。”我们拥抱了一下,我摸得到她背上的骨头,一根一根的,我真想哭。
⑦回到香港以后接到她的电话,她说她看了医生,是癌,所以不想吃东西,但是已经做了手术,会好起来的,叫我不要担心。“不要告诉我的父母啊。”她说,“也不要告诉你的父母。”我说好。
⑧“我们都会好起来的。”她又说。
⑨“我们都会好起来的。”我说。
⑩后来,我看了一个很老的日本纪录片《拉面之神》,我以为会跟《寿司之神》一样,讲一个神一样的人怎么做出了神级的寿司或者神级的拉面,然而不是的,《拉面之神》拍了一个人,胖胖的老爷爷,雪白头发,用他的魔术手,做出了最好吃的拉面,每个客人都可以吃得饱饱的。“同学们都说我们很像啊,我们就结了婚,开了这家面店,一起做拉面,直到她患癌病离开。家乡?我只在新婚后和妻子一起回去过一次。”胖胖的老爷爷是这么说的,“之后,我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作者周洁茹,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3月31日)
15.文章以“拉面”为题,有何作用?(2分)
16.第④段中,“我”听到朋友去世的消息“没哭”,面对一碗拉面却“痛哭了起来”,为什么?(4分)
17.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8.作者在文末写“拉面之神”的故事,其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9~23题。(12分)
罗生还镯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释]①孝廉:举人的别称。②给:充足。③赍(jī):以物送人。④投缳:上吊自杀。
1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1)可质为费( )
(2)试期已届矣( )
2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仆于途中拾一金镯
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
B.竟寻至其家 竟得中试
C.是谁之咎 出镯与之
D.此必婢仆遗失 果系妇遗面盆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
(2)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22.罗生身上体现出怎样的传统美德?(2分)
23.读完全文,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4.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一种力量,总让我们泪流满面,那就是感动。深夜苦读时,母亲送来的一杯牛奶令人感动;心情苦闷时,朋友的一声问候令人感动;地震来临时,老师舍己护生的行为令人感动;面对灾难,那一笔笔善款,一件件捐出的衣物,一滴滴獻出的热血……无不让我们感动。
请以“ 令我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