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应用探讨

2018-11-12陈起莉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4期

陈起莉

摘 要:本文以探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主要目的,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针对农业机械化具体应用,分别从取代劳作方式角度、粮食生产抢收、抗旱救灾方面、室内农作物培养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应用;抗旱救灾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071

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也得到提升。农业机械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小麦种植、水稻或者玉米等高频繁种植种类中,使用率逐年增长。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我国相关部门放宽管理政策,提高补助力度。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属于初步阶段。比如,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在土地承包制影响下,土地都是以户为承包单位,长时间造成土地划分过于分散。城镇化发展政策鼓励下,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劳动力所剩无几,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存在的限制性问题,不断解决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2 农业机械化应用探讨

2.1 取代劳作方式角度

机械化农业生产方式,促使农业生产改变传统依靠人力的生产方式,同时这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机械化生产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城市化建设脚步加快,农村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大部分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解决了劳动力缺失问题,不仅提升了农业耕作效率,还能够节约水资源与肥料资源等,提高农作物产量。现代化农业作业期间,机械化贯穿于整个作业生产过程,从耕种开始到后期的施肥、收割等,形成一条龙作业体系,降低由于劳动力缺失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压力。

2.2 粮食生产抢收

农业生产发展中,对季节性要求非常强,尤其是农作物本身,都是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条件下种植,如果没有掌握好最佳种植时机,对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都会产生明显影响。运用机械化生产方式,可以在农业生产期间提高种植效率。比如水稻种植期间,需要利用插秧机进行水稻种植操作,插秧机插秧效率极高,减少水稻插秧负担,保证水稻插秧的准确时机。亦或是玉米种植,玉米种植之前对土壤的湿润度要求较高,需要保证种植之后能够及时获得水分。抓住降雨时机,提前进行玉米耕种,运用播种一体机,直接完成播种、施肥等操作。比如,甘蔗成熟之后需要尽快收割,根据甘蔗收割机作业率与人工作业率对比发现,收割机作业率高于人工作业率40倍。粮食生产抢收是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精耕细作的重要途径,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重要手段。

2.3 抗旱救灾方面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应用也体现在抗旱救灾方面。农业生产期间,自然灾害是主要的减产原因,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力特点,尤其是干旱或者是洪涝灾害等。这些灾害直接危害农作物生命,如果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抗灾过程中,加强农业机械化应用力度,帮助农业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并且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帮助农业生产牢牢抓住抢种或者抢播机会,及时挽回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如干旱时期,可以应用灌溉机或者抽水机等,及时进行机械灌溉。我国天气变化比较频繁,利用农业机械化方式,可以改善自然灾害带来的农业生产问题。我国农业机械每年抗洪排涝等生产面积达到667亿m2,当然排涝量达到700亿m2,发生病害虫问题,利用机械植保机进行农药喷洒等,科学消灭害虫问题。从这些方面分析,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现代化农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改善作用。

2.4 室内农作物培养方面

室内农作物养殖主要是运用塑料大棚的方式,保证农作物生长温度。其实大棚结构与原理非常简单,可是大棚规模较大,涉及到很多的农作物,也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室内农作物机械化养殖属于小范围操作类型,但是机械化功能非常多。比如室内耕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小型手扶拖拉机,可以实现旋耕整地,只需要更换机械部件就能够进行除草或者犁地等农业作业。滴灌设备也是大棚农业机械的重要设备之一。运用精准灌溉的方式,防止水资源浪费。温度控制与湿度控制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适宜,杜绝病虫害的侵害,真正提升农业生产期間的机械化经济效益。或者室内植物培育方面,可以保证植物生长周期持续循环,抓住最佳的市场销售机会,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

3 结语

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机械化发展是重要的体现与成果,积极将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帮助农业生产抓住种植机遇,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农业种植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尹丽元.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浅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