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芸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2018-11-12胡全平
胡全平
摘 要:红芸豆是自意大利引进而来的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芸豆品种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以及分析,对促进我国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利于促进我国种植户的作物管理以及种植能力的提升。本文将对红芸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的阐述以及分析。
关键词:红芸豆;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
中图分类号:S5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040
红芸豆作为一种可以为种植农户制造较大经济效益的作物品种之一,含有多种类似铁、蛋白质等营养元素,有利于人体健康,是当下人们较为推崇的保健食品之一。同时,随着我国的红芸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使对其进行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探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红芸豆特点论述
红芸豆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属于成熟期较早的芸豆种类之一。通常情况下,其生长期可达90~95d左右,植株高度一般为50cm左右,可生长出4个侧枝左右,常于幼苗萌发后的一月期前后进入开花期,且花朵颜色以白色为主。此外,其豆荚的形状偏长,通常可生长至15cm左右,且豆荚中的籽粒呈红色,个体重量一般为45g。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择选栽培区域
要使红芸豆产量的种植质量以及种植质量提升,就需要重视择选相对土壤条件较好,气候环境较为适宜的区域进行种植。同时,也应着重于进行有效的轮作倒茬操作,并应注意切勿进行近茬以及重茬种植,避免由于增加植株患病的可能性而影响果实质量。此外,应尽可能防止在低洼且存在积水的区域种植红芸豆。
2.2 种肥施用
由于当红芸豆处于幼苗期间时,缺乏良好氮元素存储能力,因此,应在确保对其施用充足底肥的同时,于播种时对其施用剂量较少的磷肥铵以及速效氮肥,进而使红芸豆幼苗可以进行更好发育。同时,应尽可能防止肥料与种子进行直接接触,进而对种子造成破坏。
2.3 实施有效的田间管理
2.3.1 叶面追肥
应在7月的下半月期间,对刚进入结荚期的红芸豆植株叶部表面进行有效的叶肥施用操作,并以公顷为基本单位,利用6kg尿素以及2.25kg磷酸二氢钾与600kg的水相混合,喷洒于叶面之上。
2.3.2 中耕锄草
应在植株幼苗的萌发状态基本稳定时,进行有效的查苗、补苗等操作;应于6月下半月期间在相应种植区域内进行高质量的中耕、锄草以及定苗工作;应在植株刚开始进入开花期时,对其实施深中耕操作,并于封垄前期实施第3次中耕锄草操作,同时应重视将相应种植区域内的杂草等清理干净。
2.4 病虫害防治工作
2.4.1 蚜虫病及豆荚螟等
可利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红芸豆植株进行喷洒操作,对提升其抗虫害性能具有积极意义;可利用苦参碱杀虫药剂,对植株的叶片表面实施喷洒操作,并应以7d为基本单位,对其进行至少2次以上的喷洒操作;应在具体实施红芸豆播种操作前,以公顷为单位,对相应种植区域的土地铺洒7.5kg的锌拌磷粉剂,以有效提升其抗虫害性能。
2.4.2 根腐病
应在植株刚开始出现根腐病的病症时,利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红芸豆的茎部以及根部等,以7d作为基本单位,对其实施定期的喷洒操作,且应至少保持在2次及以上;应在红芸豆植株经历了开花期以及结荚期以后,利用50%的多菌灵与毒土相混合而成的药剂,铺洒于相应种植区域的地面,并通过实施有效的中耕除草操作,對此类病症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控制。
2.5 重视控制收获期
与其他作物不同的是,红芸豆通常会由底端开始进入其开花以及结荚期,且不同豆荚的具体成熟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已经进入成熟期的豆荚较易开裂,使种子滑落而出,且红芸豆植株底端内的个别豆荚中也常出现籽粒发霉的现象,因此,想要对红芸豆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收获操作,就需要对其成熟期进行有效把握。
以植株中豆荚的2/3已经呈现出白黄色时,对其实施收获操作为最佳,有助于促进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提升;可通过合理应用地膜覆盖技术,使全体红芸豆植株的成熟其可以基本保持一致,有助于简化种植户的收获流程以及操作;在实施结束具体的红芸豆收获操作以后,切勿直接对其进行堆积处置,避免红芸豆果实由于无法进行良好的通风以及光照,而出现发霉、变质等问题,因此,应在对其实施3~5d的晾晒操作以后,再利用人工打场方式对其进行打籽操作,避免由于对其实施的碾压力度过大而导致籽粒出现破损现象,因此,不建议利用纹杆式等方式实施具体的脱粒操作。
3 结论
想要对红芸豆实施有效的种植以及管理,就需要重视对其进行有效种植区域择选、整地、播种、施肥、拌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操作,对其收获期进行严格控制,以有效促进红芸豆的质量以及产量提升,同时对促进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提升也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