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性追溯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性
2018-11-12朱笔峰朱楚凡
朱笔峰 朱楚凡
摘要:本文从建筑的第四维——时间上探讨了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性。将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建筑主体功能使用者的视角,以中期的时间段维度来衡量校园建设的时间性。从校园建筑与自然空间营造,校园动态更新与建筑的叙事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大学校园文化性的时间内涵特征及其建筑空间营造。旨在为校园文化性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维度。
关键词:校园 文化性 时间性 叙事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144-02
引言
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策奖震惊学界,激起的讨论不仅局限于其个人建筑作品的价值探讨,关于建筑地方文化性、东西方建筑的发展方向的探讨等一系列问题也被热烈探讨。在王澍的建筑中,易于观察到的是其不同于一般现代建筑的材料、布局、相生相容的关系,在这里可以体验的不仅是三维的视觉体验,更暗示着时间赋予建筑的第四维变化。对于其时间性的探讨不仅包含材料的折旧属性、环境的融合生长,更折射使用者与建筑的关系磨合、再改造、协调适应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的思考与互动是现代主义建筑强烈、直白、完美的片刻“亮相”所不能比拟的。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时间性理论
在目前校园建设的潮流中,其建设不仅仅是满足物质设施层面的要求,更需要建筑师通过设计在彰显校园独特属性的同时与使用者达到精神层面的共鸣。其中文化性作为校园众多属性中较为突出的属性之一,其建设的载体与手法众多。在众多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师正试图从不同侧面与视角诠释自己对校园文化属性的诠释,并用各自的手法将其表现。纵观中国美术学院的校园文化性建设,王澍将其山水人文的设计理念植入校园的同时,也萌发了时间性这一校园文化性建设的新视角。
对于“时间性”可以从周期、对象与作用过程三者进行分析。首先时间性体现一种动态的建设发展过程,它涉及整个校园的全生命周期,可将其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时间段的概念。其次时间性的对象包含校园整个概念,既包含了建筑物本身,又包含校园的使用者。而作用过程正是以建筑作为载体,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时间段来对应的三个受众群体,即:猎奇体验式的游览者,包含短时的参观学习者;建筑主体功能的使用者,这部分群体主要指美院的学生、教职员工;广义的社会群体。从而从时间性的量度也自然而然地将建筑和与之发生关系的、不同使用目的受众进行了划分。
二、中国美院的时间性追溯
对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时间性追溯,本文主要以建筑主体功能使用者的视角,以中期的时间段维度来衡量其校园的文化性建设。
(一)校园建筑与自然空间营造
大学是个“圈”,一个个围合的建筑形成一个个小“圈”,“流动”的小路将“静止”的院落穿在一起,形成空间上的大圈。
院落多采用合院式布局(见图1),院落面向山体敞开,引入山景或是路径的景色,使得院里与院外的空间相互渗透。曲折的路径与方正的院落形成动静对比,循序渐进的空间组合,使得人行走在动静之间。
1.校园大“圈”:象山校区的美院选址不是在繁华的大学城,而是在杭州南部一处幽静的群山东部边缘,打造形成了“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新型大学校园格局。“面山而就”是校园规划的最大特点。象山校区的建筑群围绕山体而建,形成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交融的画面(见图2)。
与自然的紧密结合更让校园不是一成不变,使得校园整体面貌随四季而变化。由于选址位于象山脚下,象山便成了整个校园变幻莫测的大背景。象山上的植被随四季变换出不同的色彩,溪水变换成不同的状态。由于自然的变化烘托出整个校园氛围的多样性,给人以不一样的情景感受。
2.个体小“圈”:相对于校园的大“圈”,个体的是小“圈”。
教学建筑主体呈“几”字形围绕山体展开,形成一个个半开放庭院空间,建筑将自然景色收纳进来,产生一种无形的张力。建筑被茂盛的植被所遮掩,没有现代建筑的雄伟,代之传统院落的秀丽。建筑与建筑之间设置连廊,各个建筑单体既分离又相通。院中种植的植被与曲折的建筑相结合,令人不能一眼看穿,空间上形成一个个的“圈”相互扣合。
由于空间的相互穿透以及四处连通的廊子,这就为个体故事的偶发提供了机会。比如,透过方形的窗洞(见图3),可以看见伴随着忽明忽暗的光影来来往往的人流。抑或是,在某个曲折迂回的长廊拐角处(见图4),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产生不期的碰面。总之,建筑不再是冰冷的庞大构筑物,合适的尺度总能让人相互交错,让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戏剧性。
(二)校园的动态更新
可以说美院的校园与它的使用者学生一起成长,当学生们退去青涩外表的同时,建筑正斑斑驳驳,发生质的转变。
建筑最終是为人而服务的。而生活在这里的学生与周围的一切能够紧密融合,共生共荣,便是建筑的成功之处。
1.校园建设:校园自身正不断地被完善,从一期建设到二期建设,以及后期散点式的营造,这正是一个填补“空白”的生长过程。由于象山地形特殊,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的特点,将建筑以简洁的形式落在这片土地上。所以自然的“多变”配上建筑本身的“留白”,给后期的使用者提供了无限改造的可能性。“古时客船,于此泊岸宿夜,近观山岚水渚,玉烟青湿,远眺六和古塔,银湾寒云,思乡之情油然而荫。”
可以看出设计师的工作仅仅只是搭建了校园的骨架,更多的是留给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自行创造。通过生活来营建建筑,让建筑与人的行为模式更加契合,而不是一味地让人去适应建筑,强调了公众参与的有机建设理念。
2.建筑的文化印记:正如王澍先生所说:“建筑是有生命的,刚建好的时候肯定不是这个建筑最好的状态。但它一定有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状态”。可以想象,10年以后,瓦爿墙上青苔满布,屋顶的植物郁郁葱葱那时的建筑才真正融入了自然,美轮美奂(见图5)。
設计师认为建筑最好的状态是当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也就是说,一个建筑的生长需要经历风、雨、雪等自然因素的洗礼,渐渐磨去材料本身坚硬与冰冷的质感,变得富有生命得迹象。对于这一点,植物造就了建筑的生命,使建筑顺应四季轮回的转变,披上不同的外衣表情。
建筑是人类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的体现,通过它可以体现地域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建而对于一个建筑来说它的内涵并不仅仅等同于它设计的好坏,一个普普通通的木结构老房子常常能引起人们的留恋,其原因在于当其建筑本身与时间发生了质的转变,建筑所表达出来的已不单单是本身的物理美,而是岁月所留下的自然印记。
当然建筑的成长不仅仅来自于自然,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它的使用者。建筑在被建造完成的时候,可以说它仅仅只是一堆建筑材料的物理组合,也只体现了建筑师主观设定的使用意志。只有通过后期使用者的使用才算是完成了对建筑的整个营建过程。这其中就包括了对原有既定功能的调整与新使用方式的创造与开发。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使用者正通过自身的活动需求对建筑不断进行有机更新与改造,使建筑在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感官状态。
例如学生在一些窗洞里裹上不同的彩纸(见图6),如马赛公寓一般,让深灰色的砖石墙面不再显得那么严肃与单调。再者,宽阔的过道空间,放置了一些可移动的柜子,通过柜子的自由组合对空间进行再分割,产生完全因需要随时变化的空间。
(三)建筑叙事性
美院象山校区的营建可以说本身就是一种再生与改造的过程,展现了校园全生命过程的动态性。从设计之初来说,设计师所使用的700多万片砖、瓦、石料和陶瓷碎片都经回收利用。这些原本可能被当作垃圾的东西,在这里实现了再生。同时,各个房间功能并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它们可以用来当作房间,也可以作为展厅,这正是一种改造。
1.建筑属性:美院的建筑体现了其真实与附加两方面的属性,主要从材料与空间两个方面来体现。
美院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竹模板混凝土、本地杉木、钢等。材料本真淳朴、自由随性。所以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就会潜在很多可能性。可以改变竹条的疏密,从而产生不同的光影变化。也可以将钢条延伸,产生通往对面的另一条道路或是路边的一个艺术品。
建筑空间本身简单流动,抽象灵活,为后期的使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与创造力。比如通向庭院的大踏步,原本只是一个垂直交通空间,但是可以改造成室外演讲空间,踏步的地方当作阶梯座位来使用(见图7)。
2.故事场所:正是因为本身的真实属性与附加属性,建筑才有了一定的叙事效果。建筑正是故事发生的场所,作为一个载体,它的一扇窗、一个拐角、一个拗口,甚至是墙上的一道划痕都是引发使用者产生联想的一个意象,这些意象正是“成长印记”,代表着只属于个体的喜怒哀乐。因此,人为的一举一动往往改变了建筑原有的面貌,那么留下来的印记便在叙述这里的故事。
正如看到白墙上的一片墨迹,就会引发使用者联想到是因为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盘;看到连廊窗洞里爬进来的绿意,会想起是某个春日一起种下的爬山虎;看到门上被磕掉的一角,会想到那是上次雕塑没拿稳磕下的……总之,整个建筑的角角落落都承载着发生在这儿的一切故事。
结语
以“院落”与“路径”所组成的“圈”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个体空间,对于群体空间而言,个体空间更关注单体的空间尺度与活动内涵,容易形成立足于使用者单体层面的叙事意象。而建筑上的印记正是基于个体空间的叙事意象,其将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是对于时间性的集中体现。其中这些“叙事意象”可以是失色的竹条,也可以是未擦掉的公式,总之是基于个体活动所产生的。因此,叙事意象是个体空间里发生故事的语言,唤起人们对过去逝去时光的回忆。而这动态记录个体的成长过程的叙事性也恰恰是美院校园文化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