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背景下的邮票文化展示设计研究

2018-11-12杨瑞婷

设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展示设计数字媒体邮票

杨瑞婷

摘要:目的 探索传统的文化及其表现形式与数字媒体的结合方式,使纸质传媒时代的标志物——邮票更加适应数字媒体的新环境,从而达到宣传文化的目的。方法 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对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展示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对邮票类APP进行归纳与梳理,并将前期调研的成果运用于设计实践。结果 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和设计实践,通过设计实践对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的跨界融合进行探索。结论 以南京地方文化为背景,探索了数字媒体技术与邮票文化的融合方式和展示形式,为相关的文创展示设计提供了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数字媒体 邮票 展示设计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134-02

引言

数字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具有高效性、互动性等优势,因而大面积替代了传统媒体,成为了主流的展示形式。基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发挥创意的空间,也为参观者提供了多感官、沉浸式的体验,将数字媒体的形式与邮票文化的内容相结合,是对传统文化创新展示的积极探索;邮票在纸质媒体时代作为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载体,以往静态的视觉呈现已经变得过于单一,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产生了数字媒体艺术,其为艺术的表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使艺术形态有了新的蜕变与多元化的成长。在当下通过与创意设计手法的融合,充分展示其文化内涵:即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向用户传达更多信息。

一、数字媒体技术

如今数字化的展示形式已经成为7--种趋势,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体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人机交互界面从图形用户界面到自然用户界面的进化,从单一的接收信息到能够与展示装饰实现互动,有效提升了观者的感官体验,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传统文化与其结合,实现数字化的展示,将使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多样,全面调动观众的感官,并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让文化以更亲和的姿态被接受。

(一)体感技术:体感技术的优势在于无需任何外部辅助设备即可实现与系统的交互,给用户制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微软Kinect 3D智能体感摄像头为代表的体感设备,可以实现动作的实时跟踪,图像捕获,语音识别等功能,体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庶教育,展示等众多领域之中。Kinect传感器以深度摄像头为基础,可同时捕获对象的色彩图像信息、3D深度图像信息、骨骼图像信息以及声音信号,能够实时追踪人体骨骼并进行识别与行为匹配。Kinect的人体骨骼追踪最多可以同时侦测6人,包含2人的动作追踪,还可以记录躯干、四肢以及手指等20组细节。

在已有的研究中,对Kinect传感器在多种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积极探索:翟畅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体传感器的人体跌倒自动检测方法,利用Kinect深度图像技术获取人体深度图像前景图,并建立相关模型,通过检测模型数值的变化,判断人体跌倒是否发生。李彬等利用Kinect传感器开发了课堂教学状态检测系统,该系统还可通过采集回答问题的声源信息,获取课堂状态的客观指标,从而实现對教学评估提供数量支撑。通过对现有的文献分析可知,Kinect技术最先成熟于体感游戏领域,但是在这一领域范围下的横向探索还有待深化,因此将Kinect技术与展示设计结合将是有意义的尝试。

二、文化展示设计研究

邮票是纸质媒体时代标志性的产物,不仅有实用功能,还有文化传播的功能,邮票的图片内容包括著名建筑、传统工艺、历史人物等,因此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与历史。在互联网时代,邮票的使用功能逐步被弱化,但依然拥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此外,邮票的形式也非常有意义,是无法取代的文化符号。

数字媒体技术在表现方式上主要采用交互式、联网式、沉浸式等立体传播的形式,弥补了传统文化单一、非互动、与观者分离的缺陷。将邮票文化展示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使得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立体化,可以实现沉浸式的体验效果。

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清明上河图》,加入了声音和动画元素,实现了白天和夜晚的转换,运用全景式影像重现并激活了古老画卷中的场景,比单纯观看画作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除墙面上的投影之外,在展厅地面上设有感应式屏幕,当观者走近时,传感器接收到信号,自动开始播放基于原作再创作的局部场景动画,从俯视角度查看画中场景,增强了场景的沉浸式体验,比起单纯观看画作本身,数字媒体的展示方式趣味性和互动性更强,更容易提升参观者的参与程度。

故宫端门数字馆以LED大屏幕为载体,充分利用了数字媒体技术展现故宫的文化魅力。数字沙盘使观众可以一览故宫全貌,数字绘画通过与观众的互动传播画面之外的文化内涵,数字屏风利用AR技术让观众“试穿”宫廷服饰,虚拟现实剧场则通过超大屏幕展示了故宫古建高精度数字化的成果。在交互方式上,通过屏幕触控、手势操控、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使游客与故宫的文物和建筑实现亲密互动,获得了比传统展示形式更加丰富有趣的体验(如图1)。

三、“南京益邮”互动展示设计

(一)项目背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的众多名胜古迹也在邮票中有所体现,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有助于邮票在当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以邮票的形式为线索,运用数字媒体的展示方式引导观众了解南京的历史建筑与文化,是对邮票文化和传统南京文化展示的积极尝试。

在标杆分析阶段,在安卓应用商店中“邮票”关键字搜索目录下找到相关应用共19款,带有文化展示功能的应用有9款,在iOS App Store中共有应用60款,有文化展示功能的应用有7款。经过分析得到:邮票类APP功能多为邮票投资、购买、收藏鉴赏等,内容为邮票目录或价格行情等,主要针对集邮爱好者,以及邮票投资者(如表1);与邮票投资交易类APP相比,文化展示类应用的下载数量差距明显,可见相关产品的普及程度不高。

通过对邮票展示类APP的体验,发现此类APP的共同点是都采用教科书式的展示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缺少趣味性和与用户的有效互动,显得乏味;此外,虽然尝试结合增强现实技术,但内容的局限性较大,用户的使用场景狭窄,还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如表2)。

(二)设计流程:基于文化宣传的目的,作者从文化提炼,信息精简,引导用户社交分享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首先,选取了南京著名景点建筑作为设计原型,并对相关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和抽象,作为展示设计中的元素,完善展示设计中的文化背景;此外,对邮票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梳理,达到信息分类清晰明了精简知识体量,使得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最后,在功能上融入UGC(User-generated Content)模式,赋予用户充分的个性化编辑空间,引导用户分享到社交网络,达到扩大文化传播范围的目的。

在具体的设计中,“南京益邮”构建了线下展示交互装置与手机APP互为补充的跨媒体平台的展示体系。大屏幕交互展示装置主要适用于机场、车站或购物中心等,人群有相对较多的时间,适合进行短时间的互动游戏,展示的内容以公益广告和互动游戏为主,以达到吸引路人浏览和参与的目的。手机端APP的内容是基于大屏幕展示的延展,更加强调邮票文化内涵的展示,主要有邮票故事,邮票游戏和个性化邮戳三个部分,通过APP详情页的内容设计,并与闯关游戏环节结合,引导用户阅读邮票故事,了解南京文化,然后通过图片的社交分享功能,传播南京文化并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

(三)“南京益邮”大屏幕及APP展示设计:基于数字媒体设备的展示不仅是数字媒体自身效果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能让观众有更生动的体验。现有的公共大屏幕交互终端大多是基于按压式的触觉交互,灵敏度差,反馈时间长,高频率使用以后会有损耗,因此体现了Kinect技术的优势:无需接触屏幕就可实现“隔空操控”,深度摄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精度较高,反应速度快,减少使用者对公共设施的卫生顾虑,动作指令识别的形式新颖,可以满足公共空间的高频使用。在手机端的设计上,致力于满足用户在当前决节奏生活下追求高效阅读,以及社交娱乐的心理,将闯关游戏与知识分享的功能融合,给用户以新鲜感,增加知识吸收过程中的趣味性。

真实稳定的情感感受需要时间发展,他们来自于不断的互动。“南京益邮”在互动内容展示以及用户体验方面主要遵循了如下准则:

(1)故事化的情节设计,环环相扣,充分运用跨平台的媒体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大屏幕终端,主要通过摄像头对路过行人的自动捕捉而启动程序,当有人经过大屏幕时,画面中会出现邮筒并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由此开始以邮票为线索的展示:通过帮助留守兒童寄信的故事,呼吁人们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然后回到邮票的主题,进行奖励性质的体感游戏体验,最终引出南京文化和手机APP的宣传页面。整个展示互动的环节将邮票作为线索,通过公益行为和游戏体验,达到引导观者下载APP,深入体验的目的(如图2)。

(2)轻量化的APP页面结构,尽量减少页面的跳转。有统计结果表明,为了实现某一功能,页面跳转的次数越多,操作失败率也高,过于冗长的程序会让用户失去兴趣。在“南京益邮”APP中,邮票故事的页面风格为卡片化,文字内容简洁化,提升页面中图片的比例,提升产品的美感,引起用户兴趣;在APP主页,简化多余入口,只有资讯精选和分类资讯的快速入口,降低视觉负担;此外,增加有趣的动效,与“南京益邮”的卡通形象配合,提升使用的趣味性。

(3)注重邮票文化与用户自身的关联性。UGC指的是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新媒体和网络进行展示或提供给其他用户。在“南京益邮”APP中的“邮票face”模块,提供了用户相关的历史数据,如游戏中经过的名胜古迹或是阅读过的邮票资讯,都将被自动识别,而生成相应的图片或视频,生成自己的学习“打卡”,最终以创意邮票的形式呈现,并可以分享至社交平台,这种用图说话的方式也更加符合当前用户行为趋势,也打开了邮票文化在社交网络的传播途径。

“南京益邮”邮票文化展示积极探索数字媒体技术用于传统文化的展示,整合了关于邮票的形式和文化的相关内容,充分Kinect相关技术的优势,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在本次实践中也有不足,如页面间的逻辑有待完善等。基于本次实践,在以后的研究中将探索更多类别的传统文化的数字媒体表现形式,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结语

“南京益邮”文化展示设计是对跨终端的多平台展示体系的积极尝试。通过对体感技术和Kinect的研究和运用,以大屏幕终端作为展示手段,提升公共空间展示设计的用户体验,从而为手机端APP的用户数量奠定基础;通过手机APP中融入游戏环节和UGC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用户的个人行为紧密联系,为发扬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途径,推动了传统南京文化在数字媒体平台的传播。基于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传统文化展示设计还有许多新的形式需要探索,在文化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上有更多思考,发掘文化的精髓,让传统文化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获得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展示设计数字媒体邮票
和小编一起设计邮票
邮票被谁拿走了
科技馆展示设计的思路与创新
基于服装橱窗静态展示设计研究
现代展示场景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研究
基于市场经济的陈列设计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