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可行性研究
2018-11-12徐晓萌
摘要: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融资难的问题阻碍了企业发展。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各种新兴网络融资模式逐渐演变成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融资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融资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即依托网络手段和工具在网络平台上提供款项支付、资金借贷及中介服务等业务的模式,互联网金融正在影响和变革着整个金融市场。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第一,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融资,无须服务费用,这就降低了双方的成本;第二,通过计算机处理业务,流程规范,处理方式具有针对性,在速度、效率方面都比人工办理更胜一筹;第三,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市场上存在很多有待挖掘的客户群体,因此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间。
互联网金融自身也存在局限性:第一,互联网金融的违约成本较低,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容易增加风险;第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尚处在起始阶段,约束性的政策并不十分完善。
二、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一)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融资的优势
1.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中小企业不易通过传统融资模式筹集到资金,一个重要的理由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等,互联网融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此外,通过互联网,贷款方能够以低成本快速获知更为准确的信息分析结果,以便做出决策。
2.降低交易成本
互联网金融对交易双方都起到了降低成本的作用。互联网平台能自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轻松获取中小企业的信息,降低了贷款方收集信息的成本;融资平台和中小企业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易,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一般没有手续费,这就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3.缓解信贷配给问题
信贷配给即银行出于预防风险的目的,会拒绝一些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融资平台发布的供求信息真实可靠,企业的信息由互联网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进行审核,不会形成差别化对待,因此可以有效解决信贷配给问题。
(二)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融资存在的问题
1.增加了信用风险
互联网融资的门槛较低,借贷流程不够完善,对具体步骤的把控不够细致,再加上监管力度的缺失,导致该融资方式的违约成本较低,这就引发了信用风险的问题。
2.增加了金融风险
融资的运作流程依赖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的安全性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由此引发了安全风险问题。此外,尽管计算机技术相当准确,但仍然无法脱离操作风险问题。
3.监管缺失,相关政策不完善
近几年,互联网融资平台数量快速增加,而相应的监管和政策法规的出台相对滞后,使得监管陷于困境。
(三)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融资的可行性路径
1.中小企业自身的可行性路径
第一,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互联网融资尽管门槛较低,但在项目的审核过程中,融资平台也需要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评估。因此,中小企业想顺利获得贷款,需要提升信用水平。企业需着力完善自身制度中有缺陷的方面,在融资过程中应该对项目情况实事求是,向外界展现出良好的信用水平。
第二,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企业可以强化信息系统,搭建优质的网络平台,从而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2.互联网融资平台的可行性路径
第一,提高融资服务水平。从服务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互联网融资平台应该更注意保障投资者的权益,网络融资平台应向投资者解释相关的金融知识,培训投资者的理财能力,加强其防范风险的意识;为了分散客户承担的风险,平台可以对客户的资产进行投资组合,将资金分配给不同的融资者,即使其中一位融资者无法按时还款,客户也不会损失全部资金。从服务融资者的角度来说,互联网融资平台为保障自己的口碑,应着力吸引更为优质的中小企业。
第二,完善风险控制及补偿机制。首先,管理者应完善自身机制,平台一旦由于系统性风险或经营不善而对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应当通过风险处理机制进行补偿。其次,融资平台要重视审查资金来源,防止投资者利用融资平台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融资者获得贷款后,平台应及时监督,确保企业能够按时还款。
3.政府层面的对策
第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中小企业,政府部门应根据企业资信状况,建立企业信息档案和信用记录,建立健全诚信奖惩机制。对于融资平台,监管机构应健全信用评级体系,使融资平台能对企业信用进行客观的评定。
第二,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加大对网络安全建设方面的投入,运用专门的技术监督网络环境的安全,加大对于非法窃取信息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培养中小企业和投资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辨别信息的能力,尽量避免客户因为虚假信息而上当受骗。
第三,完善政策法规。政府建立信用体系、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归根结底都需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实现。政府应该通过立法来确定交易各方的权责范围;对融资各环节进行监管,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及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约束;引导各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总之,政府应通过政策手段为投资者和中小企业的创造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并引导互联网融资模式高效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慧雯.互联网金融平台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4)
[2]全颖,郑策.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机制创新研究[J].财政金融,2016(01)
[3]王明国.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J].宏观经济,2015(05)
作者简介:
徐晓萌(1994.11- ),女,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金融系,金融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