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下商业空间中母婴复合系统的构建
2018-11-12刘娜娜顾佳俊葛澄钰陈立鸿曾敬淇
刘娜娜,顾佳俊,葛澄钰,陈立鸿,曾敬淇
(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胎政策”的放开,商业环境中母婴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立完善的母婴室及其相关设施,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和对婴幼儿的关爱,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提高我国人口素质[1]。母婴复合系统是针对母婴这类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建立的公共空间支持系统。国内对母婴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部功能与设施两方面,尚未对母婴空间进行拆解、分析、归类重组,缺少从社会、文化、经济、生态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尚未建立完整的母婴复合系统。本研究从生态学视角切入,对商业空间中母婴服务系统进行研究,将其从单一的母婴室发展成一个与商业空间互利共存的母婴复合系统。
1 母婴空间现状
在商业空间中配置母婴空间体现了商场购物环境的人性化和完整性。通过调研得知,在平面区位上,大部分商场中的母婴室设置在卫生间附近的空间。这样设计的合理性在于:1)能够便捷地为母婴室提供热水系统,方便给排水管道铺设;2)与中心商业区分离,相对私密。但这也存在空间局促、室内物理环境较差等不适应母婴需求的现象。在垂直分布上,商业空间中每层的母婴室多分布在相同的位置[2]。然而在商业空间中,每层的业态并不相同,每层母婴室的需求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了一些母婴室的浪费。
设计者对于母婴空间的理解仅仅浮于表面,母婴空间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较低。当前母婴空间在功能上仅满足给婴儿哺乳、换尿片、清洗等基本需求,所需的设备、设施相对不足,通常是结合盥洗室进行设置。设计者对于哺乳期母亲的需求考虑较少,更未考虑到二孩母亲兼顾大孩所需的活动空间,母婴空间与商业空间交互关系也较弱。
在商业建筑中母婴系统多以母婴室的形式存在,组成形式单一,在商场人流高峰时供不应求,在人流较少时被闲置,使用率不高,浪费商业资本。在商业空间中母婴系统不应只以母婴室的形式存在,而更应该成为一个公共空间支持系统,其组成形式应该更加灵活,以更好地匹配商业空间[3]。
2 相关的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不同层次,分别是: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系统,这些研究对象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生命组织从一个层次过渡到另外较高的层次时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性质和特征[4]。在自然界,任何生物个体都无法长期单独存在,只有形成群体后才能繁衍后代。生态学上把在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称为种群(population)。特定时间里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群落(community)[5]。
本研究结合生态学理论,在商业空间中母婴室的基础上,构建母婴复合系统。首先总结了商场中的母婴需求,然后对母婴需求进行组合归类,最后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和建立母婴复合系统,并探究其发展过程[6]。
3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母婴在商业空间中的基本行为,同时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母婴的行为及组合进行类比,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属于建筑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主要运用类比推演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单一因子分析法”,目标是构建母婴复合系统。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4 城市商业空间母婴复合系统构建
4.1 城市商业空间母婴系统的内容拆解
城市商业空间母婴系统构成复杂。从内容上拆分商业空间中的母婴系统对于建立相应的复合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从人员组成上看,母婴系统由母亲、婴儿、大孩构成;从人员关系层面上看,包括母婴关系、哺乳母亲间的关系及大孩与婴儿的关系;从设备上看,需要清洗台、哺乳座位、杂物筐、热水系统等。根据不同需求设置的母婴空间对于设备的需求具有差异性。另外,要充分考虑母婴系统与商业环境的互动,比如要与售卖亭、婴幼儿商品店、女性商品店、婴幼儿培训活动场地等结合在一起。
4.2 城市商业空间母婴复合系统的层次
在对商业空间中母婴复合系统内容拆分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恰当的组合,形成母婴需求、母婴空间,最后将母婴空间置入商业空间载体。在生态学视野下,母婴需求对应个体,母婴空间对应种群,母婴空间置入商业载体对应群落,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最后形成了一整套商业空间中的母婴复合系统。
4.2.1 母婴需求(个体)
在一个完整的母婴复合系统中,需要给服务对象提供全面的服务。母婴复合系统中一般会有4类服务对象,主要为婴儿和母亲,在“二胎政策”放开的新形势下,我们也将儿童和其他母亲考虑进来。我们在大量阅读和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单一因子分析法”总结了他们的行为需求(本文统称母婴需求)以及对应的空间属性,见表1。
图1 技术路线
表1 母婴需求表
4.2.2 母婴需求组合(种群)
母婴需求的有机组合构成了母婴空间。对这些需求进行排列组合(见表2),列出商业空间中母婴需求的所有情况,并创建相应空间,形成商业空间中满足母婴需求的所有空间类型。按照空间属性将空间分为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和半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多出现在商业空间中,其中的所有行为均无私密性,例如安抚、冲奶粉、交流、阅读;私密空间多出现于服务空间中,其中的行为包括哺乳、换尿布、睡眠这类无法在公共空间中完成的行为;半私密空间多出现在公共空间中,在改变空间围合结构和空间属性后,其中的行为发生转变。半私密空间便于商场根据人流量分时段改变其提供的服务,形成母婴潮汐空间,有助于提高母婴空间在商业环境中的灵活性。
在生态学视野下,个体的组合形成种群,不同种群的集合体构成群落。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母婴空间与生态学中的种群进行类比,那么母婴空间具有3种基本功能,即自我发育、自我复制、组织衍生的功能。
4.2.3 母婴空间与商业空间的组合(群落)
在对母婴空间(种群)进行分析和归类之后,将其与商业空间进行组合。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分析其空间属性,与之匹配相同空间属性的母婴空间。在这里,商业空间起着载体的作用。每个商业空间应与私密性相同的母婴空间组合,例如对于私密商业空间厕所,应选取私密的母婴空间与之组合。本研究中,这些组合被称为群落,我们将在该商业空间中满足母婴最基本需求的组合称为基本群落,除此以外的其他组合称为该基本群落的衍生群落。我们罗列归类商业空间与母婴空间的组合情况,如表3所示。
表2 母婴需求组合归类表
表2(续)
注:A代表婴儿的行为需求,B代表母亲的行为需求,C代表儿童的行为需求,D代表其他母亲的行为需求;ap代表婴儿行为中的私密行为,as代表婴儿行为中的半私密行为,ac代表婴儿行为中的半私密行为,bs代表母亲行为中的半私密行为,bc代表母亲行为中的公共行为,cc代表儿童行为中的公共行为,dc代表其他母亲行为中的公共行为。
表3 母婴空间与商业空间的组合表
4.2.4 母婴复合系统的建立
母婴复合系统在商业空间中的组织结构是与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层次相类似的,将生态系统与商业空间中母婴复合系统类比思考,依据生态系统中的衡量标准,给母婴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有着一定的科学意义。
目前人们对母婴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设计初期就应对母婴空间的基本功能进行细分和扩充,并增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结构。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尝试将生态系统引入,对商业空间中的母婴空间进行研究,提出“母婴复合系统”的假说。所谓母婴复合系统,是由母婴及其家属系列行为所需空间组成,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结构与行为特征,与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合空间系统。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系统。
5 结语
母婴复合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群落,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可以类比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使母婴空间衍生出新的服务功能,增加母婴复合系统的空间结构层次,最终形成功能完备的母婴复合系统,这对应于生态学中个体的衍生、演替带来新的种群、群落。生态学视角给母婴空间提供了新的衡量标准以及新的设计思路。通过对母婴空间的层级进行划分,也便于商场管理部门进行分层管理,有助于提高商业空间中母婴复合系统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