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奖牌目光才能更高远

2018-11-12刘国冬杨尚达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厄尔崖壁课目

文/刘国冬 杨尚达

在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7国同时举行的“国际军事比赛-2018”历时15天,于8月11日结束全部赛事后闭幕,中国军队在22个参赛项目中,获得了4个团体第一名、15个团体第二名、2个团体第三名、1个团体第四名。

亮相:“道路巡逻”初露锋芒

2014年以来,国际军事比赛成为各国军队之间增进友谊、相互学习、交流合作、促进和平的重要平台。“国际军事比赛-2018”的内容设置、项目规则和武器装备要求等都接近于实战。透过这个难得的视窗和平台,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了解、学习外军尤其是俄军的作战理念、技战术运用和训练设计,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我军实战化训练水平。

号角争鸣,战旗翻滚。在诺金斯克军车监理综合训练中心,国际军事比赛-2018“道路巡逻”项目比赛接力赛在中国、俄罗斯、伊朗、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5个国家代表队间展开角逐,各参赛队指定3名队员参加。比赛中,3名队员使用同一车辆,依次接力进行连贯作业。队员要在5000米的距离内,依次通过侧斜坡、坡道停启、射击、弯道、山丘、铁路道口、卫生救护、灭火等12项内容。以完成时间计算成绩,每次触碰圆锥、超出区域、未命中靶标,将被罚时15秒、30秒或罚圈。最终,我军参赛队员以28分38秒的时间完成了比赛,获得接力赛课目第二名。

此外,我军参赛队先后获得更换轮胎和道路交通指挥课目的第一名,反事故极端驾驶、个人追逐赛课目的第二名,总成绩共得20分,获得此次国际军事比赛2018“道路巡逻”比赛第二名。

奋勇:争夺“厄尔布鲁士之环”

欧洲第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高耸入云的雪山、山脚下是奔腾的江流、延绵无尽的松林和高山草甸,这里风景如画,如同梦境。然而,对于参加″厄尔布鲁士之环″项目的我参赛队12名队员来说,挑战这座欧洲最高峰却充满艰辛。

“赵海永,加油!”“赵海永,挺住!”

在战友们的呼唤声中,从自然崖壁上跌落的赵海永在短暂昏迷之后,艰难地从石缝里爬起来,再次向崖壁顶点攀爬,鲜血点点滴滴洒落在崖壁上……

这是8月2日“厄尔布鲁士之环”项目克服自然崖壁课目的比赛现场。

作为全队的领攀者,赵海永需要徒手攀爬登顶60多米的断崖并建立保护站,让其余11名队员沿着他设置的绳索利用上升器完成攀登自然崖壁任务。

“厄尔布鲁士之环”项目是“国际军事比赛”所有比赛项目中时间跨度最长、参赛课目最多、体能要求最高、比赛环境最恶劣的一项赛事,包括人工岩壁个人攀登赛、山地定向越野、吊渡过河、克服自然崖壁、机降强行军、攀登厄尔布鲁士山等14个项目。

“摔得很重,头部撞在石壁上,幸好有头盔保护,我昏迷了大约10秒,醒来后就又开始攀爬,顾不得疼,想的是必须快速登顶。”说话带着浓重贵州威宁口音的赵海永,6日晚间在厄尔布鲁士山脚下的营地告诉记者。

他和另外11名队员刚刚完成“厄尔布鲁士之环”项目第二阶段6天5夜的比赛,连续实施吊渡过河、平行横渡、克服自然崖壁等多个高难险危课目。休整一天后,于8日进行第三阶段比赛,11公里强行军后冲顶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峰。

赵海永、张旭、李成龙、陈航、马举卫、付文发、白玛仁增、次罗布、纪帅军、洛绒吞召、帕加、杨林……从中国西部的念青唐古拉来到俄罗斯厄尔布鲁士,这群平均年龄22岁的中国士兵用血性诠释了中国军人英勇顽强、团结拼搏的战斗精神。

“我在按方位角行进课目比赛时左脚腕受伤,接下来的机降强行军5公里课目中左脚踩到碎石,伤情加重,疼痛难忍。但我没有停下,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原因拖全队的后腿。”在比赛中担任狙击手的下士陈航说,“突然我感觉背后有一股力,是队长赵海永用他的登山杖顶着我的背囊推着我前进,最终我们全部抵达指定地点,成绩比预计时间快了30秒。”

“我在机降急行军课目中体力消耗达到极限时,战友马举卫帮我扛枪,其他队友鼓励我,最终我们完成了任务。”队员张旭回忆说。

按照比赛设置,参赛队员不得中途退出,因伤病退出者将扣除其在比赛中的所有成绩。为了团队的荣誉,12名中国士兵在比赛中秉承“老西藏精神”,庄重承诺:不抛弃不放弃,倒也要倒在终点。

在为期13天的赛程内,来自中国、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摩洛哥、印度7个国家的84名队员,在欧洲第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周边平均海拔3900米以上的高原上,背负至少30公斤,采取昼夜不间断实施的方式完成比赛。

这群平均年龄22岁的中国士兵,用血性诠释了中国军人英勇顽强,团结拼搏的战斗精神,第一个将五星红旗插在欧洲之巅,最终获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温情:“忠诚朋友”无声战友

在俄罗斯莫斯科州德米特罗夫市的俄军470军犬训练中心,“国际军事比赛-2018”“忠诚朋友”项目比赛在7个国家、8支队伍、32名参赛队员间展开角逐。中国代表队4名参赛队员发挥出色,在该课目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队员丁涛获得个人第一名。

“忠诚朋友”设置“军犬两项”个人赛、安保勤务、携犬通过300米障碍、“军犬两项”接力赛4个课目,我们在现场看到,我军参赛队员杨余海在所有选手中第4个登场,顺从、搜索和控制侵犯者、搜身侵犯者及后续袭击、行进间袭击、押送及后续袭击等5个步骤依次进行,继2016年后第二次参加此项比赛的杨余海和他的爱犬艾伦发挥出色,获得93分的好成绩。“我兵龄11年,艾伦也5岁了,这次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参赛。但由于侵犯者逃跑时艾伦没有积极去追,并在扣留时触碰了侵犯者,没有发挥出最高水平。”赛后,杨余海对自己的发挥不太满意,艾伦亲昵地往他怀里钻,仿佛在安慰他。

第22个出场的中国参赛队员丁涛与爱犬皮特配合默契,以98分的全场最高分获得个人第一名。虽然没拿满分略有遗憾,但他仍为此次参赛感到骄傲:“比赛成绩固然重要,但通过比赛学习他国队员长处、促进自己提高、加深彼此友谊更加重要。”

友谊:以文化友展示风采

多国军队同台竞技,既是实力较量,也是技艺切磋,还是友谊交流。过去,出国参赛按照“参赛队—指挥组—武官处—俄国防部外事部门—总裁判委员会”的程序协调反映问题,环节多、周期长、层层传递信息容易出错,导致很多矛盾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甚至采取发照会的方式协调。今年,出国参赛指挥组改变以往工作协调方式,建立“中方指挥组—总裁判委员会”直接沟通对话机制以及中方总领队与俄方总裁判长热线电话,省去了中间环节,所有问题能第一时间直达双方决策领导处会商解决。例如,8月10日22时30分,侦察尖兵参赛队5名参加闭幕式人员因俄军机超载滞留新西伯利亚机场,得知情况后,总领队与俄方总裁判长直接电话沟通,次日俄方专门派1架大型军用运输机飞行7个多小时将我方5名人员转运莫斯科。

“国际军事比赛-2018”期间,既有铁甲轰鸣的激烈对决,也有文化交流的友谊传递。在莫斯科阿拉比诺国际文化展示厅“友谊之家”,一场迥异于军事竞赛的文化展示在比赛期间吸引了许多俄罗斯民众纷至沓来。在俄罗斯国防部组织的综合评比中,中国代表队被裁定为第一名,并获得“最佳展示国奖”。

这次文化展示活动由中国、俄罗斯、伊朗等23个参赛国共同组织,主要展示各参赛国文化传统、国情民情和武装力量建设等内容,比赛期间全程对民众开放。我国参展代表队采取动态与静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军事模型、书籍画册、各类手工艺品等向观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进入中国展区,最前侧的2张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歼-20、运-20、99式坦克等国产军事装备模型,以及复兴号、C919、长征五号等展示我国现代化发展成就的模型。

“这次参加国际文化展示交流活动,我们带来了5000多件展品,涵盖范围广、样式种类多,为的是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军队。”负责组织中国文化展示的陆军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旅长潘守勇介绍。

“经历比奖牌重要,收获比名次可贵。”在与我军参赛官兵交谈中,记者也感受到官兵们比以往更看重比赛成绩之外的收获。

春华秋实传捷报,千万英雄在成长。一支善于学习的军队,必定是强大的军队。今年的国际军事比赛已经结束,但留给中国军人的思考却远未停止。如何把外军好的经验吸收消化,使之转化为更加符合实战的思维理念、指导方式、内容方法,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厄尔崖壁课目
基于Excel的军事体育考核成绩统计表的设计与实现
沙燕:崖壁建筑师
一个报童的名誉
会下蛋的崖壁
崖壁公寓历险记
哈利·厄尔的十大设计
预应力锚索技术在旱码头崖壁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次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