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与动向(2009 —2018)

2018-11-12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口译语料库研究

郑 晔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一书详尽全面地描述了我国建国六十年间在翻译研究领域的成果。本文将接续调查2009—2018年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论文、专著和会议等,按照成果比重先后罗列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梳理近十年来中国翻译研究界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列举有影响的和新颖的研究成果,预测进一步的研究空间和未来走向。

一、 聚焦领域

1. 翻译理论

对翻译理论的讨论集中于功能理论、异化理论、伦理、规范、解构主义、改写理论、阐释学、多元系统论、翻译(研究)本体、主体(间)性、批评理论、研究方法(论)、研究范式、翻译模式、质量评估、翻译标准、生态翻译学、“信、达、雅”、“神似”说、佛经译论、翻译社会学、文体学、翻译哲学、修辞学、互文性、接受美学、认知翻译学、语料库翻译学、女性主义、符号学等概念。比如对翻译伦理(道德)的不断认识和建构,经历了综述、自定义、批评、重新解读的过程。骆贤凤发现较多学者从译者个人伦理、职业伦理、诚信与忠实以及文化群体间的侵略、反抗、歧视等角度去探讨。

我国学者也在尝试构建本土当代翻译理论,如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黄忠廉的变译理论、张德让的翻译会通论、钱纪芳和吴志杰等的和合翻译学、冯全功的和谐译论、牛云平的译释学等。

2. 翻译实践

探讨翻译技巧的文章大多仍为经验点评或学习感悟,切入的角度包括字词、句法、篇章、意义、修辞、音律、形式、文体、文化、美学等。对非文学文本的讨论仅次于文学,类型涵盖商务、科技、旅游、外宣、公示语、法律、新闻、广告、政治文件、医药、哲社、工程、影视、工业等,还有菜谱、网页、歌曲、图片、解说词等特殊文本。涉及的语对相对比较单一,较多研究中英语对,少量讨论中俄、中日、中法、中德、中韩、中意等。

开始集中借用平行文本、语料库、计算机技术等来研究翻译策略。靳光洒认为可比语料库帮助中文译者减少英语行文的不自然表达,尤其是术语提取、词汇搭配和优化文体风格。语料库的价值更多在于译员对英文材料的研读和模仿。对需要创造性翻译的文本,其可用性大打折扣。

3. 翻译教学

人才培养一直是核心议题,比如培养模式、测试、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培养方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毕业论文、翻译能力、专业实习、教学评估、职业发展等方面。学界积极向国内介绍英美加澳高校、欧盟笔译司、香港浸会大学等海外经验,以及英美加澳等国的翻译资格考试情况。

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讨论最为热烈。仲伟合指出MTI的发展在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厘清理念、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性教学方向等对策。

机辅翻译教学也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钱多秀、俞敬松和王华树、徐彬等分别介绍了各自所在院校开设的机辅翻译教学课程。部分研究采用实证方法,以语料库教学、计算机技术/网络辅助教学等为课题做调查或实验。

4. 文学译介

除了大多以经典文学的翻译为研究对象,非经典文学和新形式文学(如网络小说)的翻译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中译外研究的热度明显远远超过外译中,尤其关注文化典籍和以莫言为代表的当代作家作品的外译,集中在《红楼梦》的译介和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刘泽权、刘超朋、朱虹用检索软件分析四个《红楼梦》英译本,发现杨宪益夫妇对原文尊崇最大但阅读难度较大。胡安江通过考察葛浩文的翻译,认为追求准确性、可读性与可接受性的归化式译本仍然是美国等西方读者的主流期待。

缺少对以民族语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外译研究。由于多数成果研究英译本,聚焦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接受,也有对日法俄等语种译本的讨论,但对其他小语种译本关注不足。

5. 口译

口译研究的影响力提高较大,但由于研究工具和技术的限制,成果没有笔译丰富。关注领域有口译理论、技巧策略、教学、测试、评估、口译语料库、课程、教材、工作机制、口译能力、职业伦理等,对法庭口译、社区口译、口译行业、电视电话口译、特需口译(如手语传译)的研究较少。

口译实证研究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重视。唐芳和李德超基于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的交传实验,发现显化动因主要是阐释源语信息、强调评价信息、赢取思考时间和填补信息缺失造成的空白。

6. 翻译史

除了注重研究文学翻译史,还关注翻译家、断代史、出版史、区域史、机构史、民族史等话题。晚清是研究者们最为感兴趣的一段时期,科技、法律、军事翻译史等专题史开始引起注意。例如,王祥兵和穆雷发现中国军事翻译史研究严重不足。

7. 翻译与技术

大数据时代技术的日新月异引发了翻译界的讨论,包括机器翻译、机辅翻译、语料库、术语库等。但是机辅翻译的应用情况并不乐观。孙利调查了152名翻译本科生,发现学生在获取CAT技术时仍有较大困难,课后较少应用协作翻译模式。

二、 发展特点

我国翻译研究内容丰富,成果数量增长快,尤其2012年猛增,2016年趋于平缓,中青年学者开始成为中坚力量。但是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鲜见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某些领域(如理论建设、翻译批评)的研究发展趋于缓慢或者停滞。文学外译研究出现一些重复性成果,这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第一,翻译研究范围扩大,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学界对翻译定义的再思考也是学科交叉发展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在两次“何为翻译?——翻译的重新定位与定义”高层论坛上,谢天振指出,当今翻译的对象、方式、工具和形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重新定位和定义翻译是研究者的历史使命。此外,部分文史哲研究者利用本学科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开始转向翻译研究。

第二,研究分工更细,专题研究更加深入,不再将不同层面的概念混为一谈。比如在谈到人才培养时,开始区分国内外、语种、培养层次、地区、特色学校、院系、专业背景等。像“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这样清晰界定的课题屡见不鲜。再如:刘慈欣和郝景芳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夺得雨果奖,掀起了学界对科幻小说专题翻译研究的热潮。

第三,开始关注翻译行业。“全国首届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的召开、“本地化行业发展对职业翻译训练及执业认证的要求”“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中国翻译产业研究”等研究表明翻译产业研究迅速进入了翻译教育领域,但是高等院校的翻译专业师生如何走进产业似乎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 未来展望

首先,跨学科特性更加凸显。除了翻译学科自其产生便具有跨学科性质之外,当已有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不再能解决该学科出现的新问题时,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便应运而生。文史哲等学科已经介入翻译研究,计算机学科、心理学、信息学、脑科学、神经学、人类学等学科也参与其中,这将给翻译学带来更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者的跨学科背景也提出了新挑战。

其次,与国家政策挂钩,即政产学研结合更紧密。“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继续带动翻译实践和译介研究的发展,引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翻译语对和翻译史的研究,推动高校设置相关语言教学单位或政策研究单位,促使学界深入关注快速发展的语言服务行业。

再次,加强国际合作,将深化教育和研究相结合。例如上外设立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亚太办公室及口笔译跨学科研究中心。翻译教学不再局限于高校,通过讲座、培训、工作坊、沙龙等线上线下各种形式,已开始覆盖整个语言服务行业。从翻译教学到翻译教育,其培养对象、目的、手段等都有了新变化,引发翻译教育研究新课题。

最后,学术交流阵地继续增多。除了翻译协会、研究会、高等院校、研究所(中心)等一直召开有关学科建设、理论探讨、英汉对比、口译、翻译家等年度研讨会,也陆续举行新的专题研讨会(如“首届中国翻译史高层论坛”),相继创办新的翻译期刊(如《东方翻译》),以及先后成立新型科研院所(如“中国翻译研究院”)。

猜你喜欢

口译语料库研究
反思口译教学:历史、学理与现实
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的广告翻译平行语料库问题研究
运用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写作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语料库与译者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