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童年时期的乡愁
——《大桥》读后

2018-11-12◎邓

长江文艺评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桥

◎邓 鼐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武汉长江大桥绝对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得见的《高山流水》。而对于个体来说,想要奏响这首千古名曲,最好用一把特制的琴弓;如果有可能,最好是一本书;如果还有可能,一定要图文并茂,美轮美奂。而新近出版的《大桥》,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平面镭射银的黑金外封上,大桥最具标志性的两个元素,桥梁绗架和大桥栏杆浮雕占据了全部画面。而如蝶穿花精巧穿插其间的是龟山电视塔、黄鹤楼、大桥桥墩、大桥桥头堡,还有往来的江轮、火车,川流的车辆、行人,乃至江中的航标、桥上的灯柱等等,这一个个具象在UV印刷过哑油、外加局部起凸的最新工艺之下,看似平面,实则立体,看似普通,实则惊人,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感觉。书尚未展,这至繁至简之间,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了本书的苦心孤诣。这些都可以用新近一个滥用的语汇来描述,那就是工匠精神。而作为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的天字第一号作品,恰好赶上武汉成为世界设计之都这样一件大喜事,真是生逢其时。

打开书册,和海量信息同时扑面而来的是内页仿宣纸的使用,手感温润,在拉高单册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书籍的文化生命气息。双语对照,手写逢合,报头加持,脚注封印,所有的这些元素都充满了设计感。当然,书中最为耀眼的还是作者多年来收集到的数千件有关武汉长江大桥藏品中的菁华部分。这中间既有正式发行、流通的邮票、招贴画、工业品等等,也有极具个性化的私家照片、个人信件、艺术作品等等,品种相当丰富,品相也是极佳。而收藏个中的艰辛,可以从书中的只言片语体会一二,作者把诸多收藏商贩以“李大桥”“周大桥”“冯大桥”和“余大桥”等在手机通讯录中标识,这也算得上一种收藏之中的乐趣吧。虽然作者身兼公职,却依然有着这样的痴恋与情怀,实属难得。

作者显然没有将视角定位于全方位的谱系研究,而是根据自己的收藏品来重点谈一些自己关注的偏点、难点,但就是这些小小的着力点,却构成了别样的情趣。从文本来看,作者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且在收集之余对藏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进行了一一考证。

例如,在《李学海的记录本》一文中,就有着这样一个一惋三叹的故事。作为大桥建设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织,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这个全部由中国顶尖桥梁专家组成的咨询机构,却很少为人提及,而作为其中重要成员的李学海,更是无人知晓。数年前,三本李学海参加历次顾问委员会会议的工作笔记惊见武汉,因为善缘,作者得以将其请入家中。自此,三本珍贵笔记重现天日,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得以发掘。现在的史料可能极难复原当年委员会的工作情况了,但是这三部沉重的历史记录本却可以让其重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在新中国初建时期,档案工作,特别是工业档案制度还不是非常健全之时,有这样一份填补中国桥梁史空白的一手档案存留,自有其特殊的意义。这对于还原当年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这样的微考证,可以随手见于本书的诸多篇章之中,如在《粤汉码头》一文中对于粤汉码头来源的考证,对于“粤汉铁路武汉轮渡事务所”的考证,都有着填补该领域研究空白的意义。作者还对于桥梁史(《八千里路云和月》《人生抛物线》)以及当时的工艺美术界(《白云黄鹤》《朱明的传家宝》)、美术界(《大桥画展》)、手工艺界(《民间工艺》)、戏曲界(《为工农兵服务》)、文艺界(《长江歌声》)、照相业(《大桥照相馆》)和制药业(《驴皮胶》)都有深入独到的研究。

书中众多不曾见诸报端的历史照片,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伟大历史时刻背后的微表情(第151页)。正因为不是摆拍,每个在场者的心绪与表情,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那些历史上可以寻得到名与姓的人物,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去还原当时的事件。但书中还有很多的照片与实物,他们的身世完全无法考证,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身形外貌,去重构当时的事件。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美术文献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放弃专业视野的苑囿,躬身下来,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进行众多的第一手采访,就显得格外珍贵。而且能够将这些看上去不是那么专业的藏品进行一一地归类与整理,就更属难得。

《大桥通车》《大桥画展》《大桥照相馆》《大桥商标》,从这些文章标题就不难看出,这座桥梁对于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有着多么大的影响。而如果可以,作者原本还要写上若干篇以大桥开头的文章,或者说如果行文方便,他希望本书的所有文章标题都改成以“大桥”二字开头。

非常惊艳的是,在五十年代,我们的工业设计居然可以如此的前卫甚至是新潮,众多的产品商标,设计招贴,都有着浓浓的波普风格。例如《万里长江第一桥》(第280页)就算放在当今的艺术博物馆里,依然可以有着相当的存在感。可以断定的是,这一定不是当年诸多设计者的有意而为,但正因为不是有意而为之,如何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局面,更加值得研究与玩味。而我们在吸纳这些不断冲击我们旧有认知范示所带来的感动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感受到“大国肇造,始于一绗”的那种阳刚雄浑之气呢?

不难看出,当时人们那种溢于言表的自豪感和不卑不亢的大气魄。正是因为这种自豪感和大气魄,也才使得这座伟大的工程在当时那种近乎刀耕火种的工业条件下得以奇迹般地建设成功,而且还顺利运行到了今天,在历经数十次的撞击之后,依然立于两江交汇之处。当时的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这种自豪感和大气魄近乎本能地用各种大桥的形式载体表达了出来,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大桥就是一种图腾,就是一种膜拜。

所以,这座公共建筑落成之时,几乎成了当时市民的节日,会费上一笔不菲的金钱,全家浩浩荡荡地去拍一张全家福(第159页)。今天的人们,如果不用文化本位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是无法理解,当时的人们如何把自己的小家视作为整个国家的一个微小的分子。工业童年时期,有着许多鲜明的印迹。虽然粗粝,却又不乏细致,就如同爱因斯坦的小板凳。那个对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计划经济年代,还有很多我们不可能理解的东西。这或许就是本书的功德之一吧,用这样的一种形式,用这样的一种载体,把当时的喜悦在数十年之后原原本本地传递给我们。

文中的许多地方杂糅着纯真的童年记忆,不知是巧合,还是作者的故意为之,这与我们共和国工业的童年记忆是如此地吻合。同样的记忆不清,同样的边界不明,但正是这样的同构,使得这部文集有了特殊的味道与品质。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野,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来感知这座有生命的大桥与这个国家,与这座城市,与这座城市里的人们,那种源源不断的感情脐带的关联所在。

作者非常巧合地就生长在大桥的脚下,与大桥的这种感情就完全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自然全书中反映出这种家园情怀与乡愁的文字比比皆是。从祖父祖母来到汉口(《祖母的照片》),从汉口来到汉阳《陡码头》,从母亲执教于大桥之下的钟家村小学(《票证时代》),到自己童年就生长在大桥的设计建设单位大桥局附近,到成年之后与大桥剪不乱理还乱的众多关系(《横渡长江》)中,有意与无意之间还原一个家族与大桥关系的编年简史。不难看出,一座伟大的建筑对于这座城市的人民,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有着何样翻天覆地的影响。而这种纵线的体例,与全书另一条横截的线索,构成了作者对于大桥探索与研究两个相互交织的切面。而其中个体的童年记忆,就与工业的童年记忆再次吻合。

作者文思丰沛,娓娓道来之间,展现了大国的气度,以及在工业的童年时期所具有的一切特征。通过这些收藏,通过如是研究,作者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很难说是自己在研究大桥,还是大桥在成就自己。丰富的藏品,精细的设计,与朴实的文字之间形成了最好的互文关系,使得本书具有超越图像与文字本身的力量与底蕴。

整个行文的过程中,作者很好地控制了情绪的浓淡,将个人小我与家国大我,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切割,充斥着全书的时淡时浓的乡愁,就如同封面叠加上的那一层淡淡的水彩画效果一般——无处不在。

这是一本可以放于床头案头,适合反复玩摩的小书,凝固的音乐,活着的历史,这就是大桥最为特别之处。正值壮年的大桥本身还将继续服役下一个60年,毋须讳言,对于武汉长江大桥所进行的研究、探讨,包括收藏本身都还值得继续进行下去,这就同迈克尔·杰克逊在其永恒经典《History》所说的那样:

Every day create your history

Every path you take

You're leaving your legacy

每一天你都在创造历史,每向前迈进一步,你都将永留传承。

猜你喜欢

大桥
相关论
逃跑的大桥
数鸭子
我为海峡画大析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彩虹桥
野狸岛望港珠澳大桥
珠澳大桥使用人次创开通以来新高 27日达5.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