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研究生学术讲座开展的利与弊

2018-11-11衡小红冯敏王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利与弊研究生改革

衡小红 冯敏 王点

内容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为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实现伟大的富强中国梦,我们要坚持把科研放在发展的前列,为发展奠基。在科研的发展中,研究生的培养是关键。而近期,研究生培养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学术讲座,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学术讲座开展的利与弊成了讨论的中心话题。为促进不同学科方向的知识相互交流,为进一步升华“非正式学习”,开展学术讲座是不二选择。但是活动的开展往往面临着占用学生课余时间、不同学科之间存在认知差异、授课老师负担加大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保留学术讲座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就更改讲授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取消参与讲座的强制性、去掉以讲授者个人为中心的基础上促进讨论交流与互相学习纠错等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研究生 学术讲座 利与弊 改革

一.背景

在科学、意识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想国家进步,除了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等措施外,高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也刻不容缓,作为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责无旁贷,优秀的建设者才能生产出好的建材。而如何培养优秀的研究生则是非常重要的话题。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所以为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各个学校不断开展各类前沿的学术讲座,以期望促进学术交流与深化。但是随着讲座的展开,起初以自愿参与为主要形式的学术讲座,逐渐演化成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并且以讲座听取数量作为研究生毕业的一个标准。因此这种以加强人才培养为初衷的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学术讲座促进学术成长

有研究者提出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包括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做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对学术前沿的敏感[5]。其中获取学术前沿敏感性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即参加学术讲座。讲座即由本校老师或校外学者通过报告会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或者有一定延伸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以扩展专业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讲座中不论是讲授者还是学生,都能在学术自由的背景下畅所欲言,相互探讨,既活跃了讲座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术知识。研究生学术讲座展开的好处,在诸多的文献与报道中皆有提及,促进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促进多学科的交差融合,给予学生启示。学术讲座如同将知识的种子抛洒到肥沃的土壤中,以此为契机使知识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三.学术讲座面向未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将激励全社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擦亮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闪亮名片[6]。通过对四川大学制造学院的学术讲座调查发现,2017年下学期,仅制造学院展开的校内校外各种学术讲座就多达15余次,平均每周开展一次面向全学院师生的大型学术讲座,讲座的的方向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机器人星火计划ROS等目前最前沿的科研方向。涉及的专业包括本院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工程等,由此可见通过多种讲座,促进了各个学科知识的接触与融合,为中国智造添砖加瓦。

学术讲座后,大多数同学都对自身实际有益的学术讲座抱欢迎态度,而少数同学对于“大方向”、“大展望”种类的讲座持观望态度,即有时间就去,没时间就算了,但整体对讲座的开展是持支持态度。他们表示,开展学术讲座很好地为他们选择科研方向提供了向导,并且了解了目前前沿课题及方向的最近进展。

四.学术讲座出现弊端

说到学术讲座,我们就不得不谈谈其前身讲座制。所谓讲座制,是与大学组织机构和培养单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重要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形式[7]。而其因为种种弊端而被取代,由讲座制转变为现行的学系制。讲座制虽历史悠久, 但作为大学的一种固定的基层学術组织结构形式,经历的时间并不长。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 讲座制开始盛行于西方,尤其是柏林大学的创办,使讲座制以固定的学术组织结构形式确立下来,并得到辉煌发展,但讲座制的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开始走向衰落[7]。与讲座制类似的或者说发展而来的学术讲座面临着相同问题。随着学术讲座的不断增多,随着学校的讲座制度不断改变,问题也开始浮现,因此针对学术讲座的开展是否有用的声音时有出现,虽然讲座的开展有良好的初衷,但是其弊端还是无法避免。

1.权利集中纠错难

讲授者权利集中,一旦讲授中出现错误纠错能力差,身兼讲授者与管理者之职,讲座是着重于学术自由的理念还是单方面个人思想输出不得而知。大教授大学者的讲座往往被奉为经典,所以其出现的问题与错误往往被人忽视,个人的盲目崇拜也降低讲座所带来的学术自由性。

2.准备讲座压力大

过多的讲座给讲授者带来压力,平日的科研任务加需要准备讲座,使讲授者压力增大,从而影响讲座的水平与质量。

3.强制参加效果差

学术讲座从之初自愿参与听讲变成了为让学生达到学术讲座次数,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听取讲座。这样不仅达不到开展讲座的目的,反而激发了学生的抵触情绪,签到代签,学生不认真听讲,玩手机成了常态,从对知识的渴望变为完成任务,使讲座的作用大打折扣。

4.专业太强受众窄

学术讲座的受众群体接受度,有的讲座专业性过强,从而导致整场讲座的听众寥寥无几,失去了讲座面向广的优势。

这一系列的问题限制了学术讲座的进一步发展,也导致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如何能避短取长成了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五.学术讲座未来发展

从讲座制到学系制的转变表明了,讲座制不可作为面向所有学生的整体培养之道,但其优点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如何把一种传统与文化去其糟粕使其升华非常有意义。

讲座制的问题在于其面对的是全体师生,是大学授课的唯一之道,所以其缺点就被放大。而普通学术讲座所面临的時间占用以及受众问题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能否通过以下的方式来缓解其弊端呢?

1.认清区别

学术讲座与讲座制的区别在于前者不是面向全体师生唯一的授课方式,学术讲座是为了日常授课后的辅助以及学术提升。

2.减少一言制

教师言行很大地影响学生的学术观,为减少一言制及教师的个人情感带给学生的不客观的知识认知,设立讲授教师授课内容的审查制有望达到目标。

3.加强学生讨论

以往的讲座老师是整场演说者,学生扮演沉默的观众,容易造成老师的所有言语都被奉为“经典”。如果一场讲座有25%的时间是学生讨论和提问时间,便能加深讲座深度及提高纠错率。

4.改进制度

义务制的讲座带来的是有空的老师即讲座的老师,导致讲座的主题和内容易重复和受众小。将学术讲座的开展写进教师考核表中,使义务变任务,不仅能提高讲座的质量水平,也使讲座成为了科研任务,也就不存在“浪费科研时间”的说法。

5.改进讲座考核形式

针对学生时间占用以及学生抵触的问题,所有的学生更加乐意参加能提升自我的讲座,以讲座后的一道题,以交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业,避免学生不听讲与代签问题。

6.提高授者水平

关于讲座效率不高的问题,学术讲座是一位老师多年的学术经验和结果的总结,其价值涵盖量远高于几篇文献,好的讲授者为听众所带来的收获是无法以数字估量的,因此提高讲授者的水平是化解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六.总结

《教育的科学研究》[4]这一报告指出,教育研究具有三个基本特点,跨学科、伦理关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教育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的原因在于,教育是一种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活动,多学科的视角能增进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4]。而学术讲座则是促进跨学科增进教育认识理解的方式之一,如今各个学校开展的学术讲座已是去除糟粕后的精华,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铸就了其延续至今的传奇,存在即合理,虽然到如今学术讲座的开展还面临着问题与挑战,但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随着学生知识体系的转变,以顺应时代和吸引学生为发展方向不断的完善进步,因此我们应该在保留学术讲座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培养学生为主,以科技知识为辅。

有利有弊,而利大于弊,则取利去弊,从而达到最初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本波;【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新发展理念夯实发展新起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所;2017;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1978~2003[R].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序言.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8-29, 37.

[4]蒋凯.前沿讲座在研究生学术成长中的作用;中国学位与研究教育信息网;2017.

[5]肖川,胡乐乐.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3.

[6]马国兴.《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2013

[7]李 治 徐厚礼. 从讲座制的兴衰透视学术组织结构形式的演变[J].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 430079

(作者介绍:衡小红,四川大学实验师,本科,研究方向:研究生管理;冯敏,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王点,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材料加工工程)

猜你喜欢

利与弊研究生改革
议小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利与弊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浅析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倾泻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