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古诗词创作方法论
2018-11-11徐艳丽
内容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展和实施工程,古诗词的学习也随之成为全民学习的热潮。在古诗词的吟诵和赏析教学的同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创作学习,有时代的必要性。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诗词知识、且情感丰富,对他们进行古诗词的创作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古诗词的创作学习应从以“情”入诗、以“境”化诗、以“语”炼诗三方面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古诗词创作水平。
关键词:古诗词 创作 情感 意境 语言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来,社会各界掀起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中小学、各高校及社会各界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和学习。本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学校对古诗词的学习多聚焦于诗词的吟诵活动和课堂赏析教学之中,对古诗词的创作探析涉及较少。诚然古诗词系列吟诵活动和课堂赏析教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推动了古诗词的普及度,但要真正做到诗词文化的传承,其创作则不容疏略。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诗词基础,且他们正处在情感丰富的年龄阶段,在此基础上进行古诗词创作能力的提升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就诗歌创作而言,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曰:“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1】,指出文章内容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支配,而言辞又受文章内容的支配,如果文章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言辞三者结合得很深密,那文章就贴切得天衣无缝。从刘勰的创作论中可知文章内容、情感、言辞三者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意境的营造也同样重要,笔者就从以下几点加以论述:
一.以“情”入诗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2】。指出了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最本质的因素。此外,中唐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曰:“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3】,再次强调了诗歌的根本在于情感,语言是它的苗叶,声音是它的花朵,思想是它的果实。所以说诗歌的关键在于一个“情”字,无情即无诗,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源头。纵观我国古典诗歌中的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每一首都离不开强烈情感的表露,从曹植《白马篇》中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柳永《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再到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其中的家国情、离别情、母子情、爱情、友情无不洋溢在诗词作品之中。诗,首先要以情动人。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情感,需要借助于外在的景物抒发出来。就诗歌的情感抒发而言有以下几种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不借助于任何事物,直接抒发感情,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吟出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在前两句中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接着写登楼眺望,又写出空间之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直接抒发胸怀大志而报国无门的孤单寂寞之情。
2.间接抒情。诗歌创作最常用的抒情方法是间接抒情,即把情感寄予在描写景物中,间接含蓄地抒情。间接抒情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因事缘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方法。首先是借景抒情,可以把要抒发的情感寄予描写的景物中。例如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李白借助于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来表达对友人的不断思念。其次是因事缘情,在诗歌创作中可以通过具体的事情或行为的描写来突出诗人的情感。如张藉在《秋思》中“行人临发又开封”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为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再次是寓情于景,诗人往往怀着特有的情感色彩去看眼前的景物,这种景象自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杜甫在《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这里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移情于景,诗作抒写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杜甫的此作能千百年来能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最后是托物言志法,即借助于松、竹、梅、菊、柳、人等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杜甫在《孤雁》中以孤雁开篇,以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追寻的孤雁,托喻自己在安史之乱动荡岁月中流落他乡,亲朋离散的孤独。孤雁的执着正是诗人念友之情的炽烈。
根据以上诗歌情感表达的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法就形成了诗歌创作情感写作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先有情思,然后借巧言之,谓之情思的物态化;一种是诗人眼中先有事物,然后托物言志,谓之物象的情思化。
二.以“境”化诗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境的营造,通过意境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意境又需要一个个的意象来组成,意象是情、意、物三者的融合体。意象是由具体形象的事物构成,但这些具体形象的事物通过表情达意来完成诗歌的意象功能。所以说诗歌创作是通过寻找意象再组合意境的形象思维再创造过程。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4】。胡应麟也曰:“古诗之妙,专求意象”【5】,二者都强调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诗歌创作中意象的创造可以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完成,而其最直接的形象思维手法就是“赋、比、兴”的运用。
首先是“赋”的运用,历代对“赋、比、兴”的注释中,以朱熹的《诗集传》的注解最为形象易懂。如“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歌创作者想要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表达出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尽情地“引而申之”,通过反复铺陈,反复吟咏力求达到把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如柳永《望海潮》中对钱塘都市的“烟柳、画桥、翠幕、云树、堤沙、怒涛、珠玑、罗绮”等意象用传统赋体的铺叙手法串连在一起突出钱塘都市的繁华。“赋”手法的运用是诗歌创作“言之不足,故长言之”的特点写照,是诗歌意境营造的最直接的手法。
其次,“比”手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创作者更好地寻找意象。“比者,以彼物以喻此物也”,“比”包括比喻和比拟两种手法。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相似的关联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完成从甲事物到乙事物的关联,常用的方法有明喻、隐喻和暗喻。通过“比”可以形象生动准确地表达创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把抽象的事物以形象化的手法表达出来,如李煜在《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无穷无尽的故国之思、家国之痛转化为滚滚东流的春水。此外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人来写,即拟人和拟物两种方法。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以拟人的手法把西湖比作西施。还有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中:“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以人拟物,突出表现关汉卿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下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比”是诗歌创作中寻找意象的方法,而“兴”则是诗歌创作中意象布局的方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古典诗歌的创作贵典雅、含蓄,在有限的字句中表达无穷尽的意思,因此在创作时往往先写与之相关联的意象,以起到对要吟咏物象情感的铺垫作用。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表达强烈相思的至死不渝的爱情,颔联分别用“春蚕”的“丝”表达思念之深;“蜡炬”然泪喻思念之煎熬。
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创造出诗歌新颖的意象,但优秀的诗歌只有意象还不够,还需要运用一定的联系方式把意象组合成一定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乙稿序》中充分阐述了意境的重要性;“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6】王国维强调“意”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抓住情思的,而外在表现出来的境,主要为了同别人产生共鸣,即“感人”的。营造意境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当一个个意象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时,意境便应运而生。就当代大学生诗词创作而言,可以通过因情造景法和因境含情法两种方法营造意境。
首先是因情造景法,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组织安排意象,从而营造出与自己情感相吻合的境界,即景为情设。如秦观在《踏莎行》上片写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词人以“雾、楼台、月、津渡、桃源”組合成了一个云遮雾障的朦胧境界,来表达词人被贬的苦闷迷惘。前三句是虚构之景,接着又以“孤馆、杜鹃、斜阳”的实景渲染残阳如血的黄昏时刻,一位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怅惘之情。
其次是因景含情法,诗人结合眼前的景物,营造出一种虚无的境界,即实景中隐含虚象,虚实相生。这种意境的营造方法最典型的要数贺铸的《青玉案》了:“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以实境描写突出闲愁,实则写境,但在写实境的同时也营造了一种虚无的境界。诗人想起了情人踪迹犹如逝去的春日已不知漂泊何处,因而更加百感交集,愁绪万千,最终意境达到了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再如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通过“枯藤、老树、昏鸦”营造出了一幅萧瑟图:枯萎的藤条,衰老的树木,黄昏归巢的乌鸦。实景中隐含着另一幅曲家游子在黄昏时颠沛流离,因囊中羞涩而无落脚之处的惨状。在一幅黄昏天涯游子秋景图中隐藏了另一虚境:儒生为求谋生而浪迹天涯的落魄。
总之,由“意”到“境”的过程是诗歌创作艺术水平再创作的过程。古诗词的创作应充分重视意境的营造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以“语”炼诗
“意境为情趣意向的契合融贯,但是只有意境仍不能够成诗。诗必须将蕴蓄于心中的意境传达于语言文字,使一般人可以听到,看到懂得”【7】,因此古诗词的创作需要具有较高的语言艺术驾驭能力。《毛诗序》曰:“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8】,情感是诗歌产生的基础,把这种发出情感的声音,形成文字即为诗歌。诗歌的本质就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刘熙载在《艺概》中关于诗歌的语言曾做过这样的论述:“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9】按照刘熙载的论述诗歌创作用平常语容易,但能用新奇的语言实为不易,这一点也恰是诗歌创作语言运用的关键,但诗歌创作重要的还是用新奇的语言反而容易,但要达到通晓平易反而不易也。对此刘熙载特意用了白乐天的诗歌语言创作为例子来说明:“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的到”。李白的诗歌语言特点以清水出芙蓉而著称,杜甫更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诗歌创作。诗鬼李贺以“长歌破衣裳,短歌断白发”的治学精神进行诗歌创作。由此可见古诗词创作中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当代大学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要重视诗歌字句的提炼,形成一定的语言风格。在诗歌创作中的语言要遵循自然、典雅、精炼的特点。
首先,诗歌语言讲究自然流畅。优秀的诗词作品语言一定要自然。切不可为了平仄格律使诗词语言读之铿顿不通,尤其是诗词创作的初学者,更不可一味追求诗词的精美而忽略自然的特征。纵观中国五千年的诗歌文化史,往往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恰恰是如李白的《静夜思》一样自然, 有“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绝妙。
其次,古诗词贵典雅。诗词作品语言典雅蕴籍是区别于其它文体最大的特点。尤其是古诗词讲究含蓄的特点,语言上要向典雅靠拢。典故的运用可以提高诗词的艺术价值。典故包括事典和语典,事典即引用古书中的名人故事,事典的运用可以极大地增强诗歌的意蕴。“语典”即融前人诗句入诗,以语典入诗可以使自己的诗句趋向典雅。
最后是精炼字句。古诗词短小精炼,在极有限的语言里表达深厚的思想意蕴,因此就要求创作者具有高度提炼字句的能力。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有吹绿的使动用法。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一个“绿”字不仅表示了春风到来,还表达了春风到来后江岸的显著变化。与此同时,从更深层次上看,“绿”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情。再看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的“绿肥红瘦”是全词的精妙之笔,“绿”指叶,“红”代花,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繁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不堪雨打而凋零稀少,两个字就融两种状态的对比。总的看来“绿肥红瘦”再平常不过的四个字,经李清照的巧妙搭配,呈现出色彩鲜明、对比形象的特点,真乃是语言上的一个精妙创造。
古诗词的语言艺术是一项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创作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在古诗词的创作中除了自身的实践提升外,还需不断品读我国优秀的经典古诗词作品,领会唐诗宋词元曲的精妙,在鉴赏中提升自我诗歌创作水平。
四.结语
朱光潜在《诗论》中将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用符号表示为:“情感+意象+语言=表现(传达)=艺术活动”【10】,按此推论我们可以把古诗词的创作形象地概述为:“情感+意境+语言=诗歌”。情感是诗歌创作的第一步,而意象和语言是由情感而激起的同时生展物,属于艺术的再加工创造。由此我们得到启发,当代大学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触发自己强烈的情思,充分运用想象和联想把每一种情思与情趣意象结合去创造“感人”的意境,最终通过精炼的富有格律的文字表情达意。古诗词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人多种知识能力的融合,因此古人作诗提倡要有“诗才”。当代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自我的才能从情感、意境、语言上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作诗才能,进而起到弘扬中华优秀诗歌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P494
[2] [8]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P6 P7
[3] 朱金成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P2789
[4]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M].北京出版社.1988年.P130
[5](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王国维.人间词话全鉴(典藏版)[M]. 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P308
[7][10]朱光潜.诗论[M].北京.三联书店.2012.9 P107 P121
[9]刘熙载.艺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P11
基金项目:湖南省语委、湖南省教育厅立项2015年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重点课题“古体诗词诵读写活动推广研究”(课题编号:XYJ2015GA02)主持人:戴金波,执笔人:徐艳丽。
(作者介绍:徐艳丽,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词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