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暴力问题:基于文献视角的述评与展望
2018-11-11毛向樱张珂
毛向樱 张珂
内容摘要:以文献梳理为切入点,对网络语言暴力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梳理网络语言暴力学术史,研究网络语言暴力国内外研究动态,力图为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 研究 参考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涉及政务、资讯、娱乐、购物、消费等众多领域,使用人数也越来越多,根据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7.72亿,普及率达到了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网络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因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等诱因,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频频发生,网络环境的净化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以文献的视角作为切入点,试图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网络语言暴力的治理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网络暴力语言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网络谣言和暴力语言两个方面。对于谣言的研究,学者们一般是从心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三个角度来展开。尤其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奥尔波特等人对谣言进行系统研究,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他们厘清了谣言与人的动机、态度、认知结构等心理变量的相互关系,并由此总结出了一个谣言的度的表达公式:R~i×a(R是Rumo“r谣言”,i是importan“t重要性”,a是ambiguous“含糊性”)。而美国法学家卡斯·R·桑斯坦的《谣言》一书,则为我们介绍了一系列关于谣言的真知。作者认为事实经验的缺乏、情感和偏见导致了谣言的滋生、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同时他还认为,仅靠保持言论自由和法律管制之间的平衡来消除谣言是不可能的。针对网络谣言泛滥现象,他认为最根本的消解办法在于摸清谣言散布者的心理机制和谣言的传播机制。针对谣言的传播机制,他提出了“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和“偏颇吸收”三个概念。但遗憾的是,作者也未能给出一套解决谣言的完美方案。总体而言,国外对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甚少,仅有的少数研究也主要是从网络谣言中对暴力问题进行了蜻蜓点水的论及,未能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论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从CNKI文献检索显示来看,网络语言暴力相关的学术论文并不多。当前,国内有关网络语言暴力的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研究时限较短。相关论文从2006年开始发表,研究初期,相关的论文数量极少且研究角度单一,研究较多的年份集中在2014至2017年期间。以“网络语言暴力”为单一关键词检索出114篇学术论文,其中2018年7篇,2017年26篇,2016年17篇,2015年14篇,2014年11篇,2013年7篇,2012年10篇,2011年4篇,2010年7篇,2009年8篇,2008年1篇,2007年1篇,2006年1篇。以“语言暴力”为检索词检索出来的文献资料中,有1/3是新闻报道,最早是2003年毛翰《书屋》发表的“《齐人物论与语言暴力》”一文。二是,学科领域窄。研究视角基本上集中在传播学、语言学,未能从多学科的角度深入剖析网络语言暴力乱象。三是,关注现实颇多而缺乏理论建构,主要表现在重案例解析轻基础理论。
概括起来,已有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整体概况分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之中,少量学术论文涉及。主要是对根据当时的网路语言暴力情况进行新闻资讯式的展现,而这种展现使用的是新闻语言的形式而非学术探讨。
新闻报道方面,比如易宪容《网络时代的语言暴力》(2006)、李雷《“女子虐猫事件”背后的网络传播伦理危机》(2006)、何振华《卡弗蒂们的“语言暴力”》(2008)、李哲《透视网络语言暴力》(2009)、蔡琳《网络语言暴力:互联网不能承受之重》(2011)、吕军《必须制止网络语言暴力》(2012)等。
学术研究方面,比如任敏《网络语言暴力下的生活状态》(2007)、金君俐《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和对策初探》(2009)、戴静静、王婧《网络语言暴力的传播学分析》(2010)、李川《浅谈网络新闻中语言暴力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011)、楚喆《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与对策》(2011)、魏宏利《试析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其对策》(2012)、任莺《网络语言暴力现状及对策分析》(2012)、王漱蔚《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的防范与治理》(2013)、谬锌《网络语言暴力形成原因透析》(2014)、艾秀梅《简析当代社会的网络语言暴力与社会情绪》(2014)、胡瑛玮 贺倩《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2015)、毛向樱《网络语言暴力的社会文化因素探析》(2017)、毛向樱《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治理之策》(2017)、毛向樱《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政府规制》(2017)毛向樱《网络语言暴力及国外治理经验借鉴》(2018)等。该类研究对中国网络语言暴力的发展现状、类型特点、存在问题、生成原因等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理论对策。该研究虽然必要,但难免浮于表面。
二是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典型个案分析。李贤斌《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分析》(2008)、秦振云 蒋丽红《网络论坛中的语言暴力现象分析——以杭州飙车案为例》(2009)、王甲旬 梁颖《从网络语言暴力看当下中国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天涯社区“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例”》(2011)、刘国慧《试论“微”语言环境下的网络暴力——以“舒淇事件为例”》(2012)、马芳芳《试析网络语言暴力及如何行使法律监督——从“林妙可受辱事件”切入》(2013)、廖芷蘅《傳播学视阈下网络暴力的对策探究——以陈赫离婚引发的网络暴力事件为例》(2015)等等先后对杭州飙车案、林妙可受辱事件、富士康跳楼事件、舒淇事件等典型案例开展论述,对其内容、作用、机制、管理措施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此类研究具有现实说服力但又难免忽视本体意蕴。
三是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分析。任敏《网络语言暴力下的生活状态》(2007)、李贤斌《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分析》(2008)、吴珊《网络舆论暴力中的传播技术影响研究》(2009)等陆续对语言暴力问题进行了研讨,这对我们开展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而戴玉磊《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2009)、汪玉梅《语言暴力现象的文化心理初探》(2011)、肖洋 谢红焰《网络语言的传播效果及语言暴力探究》(2012)、山述兰 张力《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与文化特征分析》(2014)等专门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这为我们进一步开展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四是对中学生、大学生、教师等特定群体网络语言暴力方面研究。此类研究主要涉及特定人群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原因分析、心理机制、治理策略等。
对中学生、未成年人、青少年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研究,比如:李苗、林国耀《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2005)、袁建勤 唐民 王珍《语言暴力”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研究》(2008)、张奕《我国中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研究》(2015)、姜红玉《创造适合未成年人发展的网络语言环境》(2015)、汪龙鑫 雷才洋 常进锋《青少年网络语言暴力透析》(2016)、常进锋《青少年网络低俗语言泛滥的社会学透视》(2016)。
对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研究,比如:程素卿《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透析》(2012)、张日《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2012)、吴娟《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探究》(2013)、杨章伟 苏啸 江峰《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2014)、沈广倩《中国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问题研究》(2015)、苏艳春 王春霞《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探析》(2015)、毛向樱《广西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分析》(2016)、陈美华 沈广倩《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及对语言教育政策的若干思考》(2017)、陈茜《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研究综述》(2018)等。
五是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语言视角分析。这方面主要分为语言学视角与语言伦理学视角两个部分。
在语言学方面,比如立鑫《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1998)、刁晏斌《试论当今的语言暴力现象》(2008)、易宪容《网络时代的语言暴力》(2006)、毕研韬 周永秀《遏制语言暴力 捍卫公共利益》(2007)、张江甫 方向《“网络语言”特征及其社会学思考》(2009)、李宪玲《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2010)、党永刚《语言暴力的类型研究》(2011)、王玥《基于话语分析的微博语言暴力研究》(2017)、洪一博《基于话语权力理论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2017)、李子娟《修辞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2017)等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暴力语言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语言伦理学方面,冯广艺《影响语言和谐的几个重要因素》(2007)针对“网络语言的不和谐”问题、郑洁 白崭《伦理学语境中的网络语言》(2010)、杨文华《网络语言的流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2012)、焉秋月《从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看网络语言暴力》(2013)、陈沉《网络语言的传播学探析》(2013)、李杰《参与观察法分析DOTA中的网络语言暴力》(2014)、杨偃成《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2016)对网络语言的伦理特点等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此外,孙抱宏《现代社会与青年伦理》(2003),田秀云 白臣的《当代社会责任伦理》(2008)等著述中都有相关内容的论述。
二.研究发展趋势
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自2006年的发表的论文开始,研究的切入角度在增加,也越来越全面,从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整体概况分析、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典型个案分析、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分析、对中学生、大学生、教师等特定群体网络语言暴力方面研究、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语言视角分析等,既有全面的概述,也有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开展深入研究,涉及网络语言暴力本体、语言形态、分布特征、生成机制、深层原因、治理对策等多方面。
目前已有的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然而也存在着缺陷,表现为网络语言暴力的形上方面研究泛泛而谈,而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实证分析付之阙如。面对一个新兴之物,既要从本体上辨明其为何物,从认识上展开其发展脉络,从价值上厘清其影响效果,从精神层面上探讨其心理规律,更要从调查分析、一手数据收集等方面开展具有高效度、高可信度的实证研究。唯有如此,我们的眼界才不会被遮蔽、思维才不会混乱、行动才不会迟疑、认识才更为全面深刻、对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如何在网络传播中控制暴力言论的泛滥、蔓延,规范、净化网络空间,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暴力言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发达国家政府和社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发达国家政府对网络暴力言论的治理普遍采取“政府与社会、企业互动,法律、技术、社会、教育多种手段并用”的综合治理模式,具体可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注重依法治理,健全专项法制。二是明确责任部门,履行管理职能。三是创新技术手段,过滤不良信息。四是突出源头治理,引导行业自律。鉴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行业自律就成为了目前各国政府治理网络暴力言论的普遍做法。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网络语言暴力问题会更加凸显出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相关治理对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刻不容缓。
网络语言暴力具有侵犯他人隐私,公然诽谤他人、侮辱他人人格,用谣言混淆视听等负面影响,种种网络语言暴力的行为已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我们当中的任意一个人都可能变成下一个受害者。这些网络暴力行径不仅侮辱了当事人名誉和人格,损害了网络公信力,甚至成为触发某些公共事件以致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从标本兼治的层面上对网络语言暴力行为进行治理。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网络谣言的相关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实际,在尊重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法治理,健全机制,创新技术,加强管控。
三.余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我国有接近8亿的网民,随着互联网覆盖范围的扩展,网民会越来越多,网络语言暴力等问题也会随着增加,治理网络语言暴力,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尤为重要和紧迫。
参考文献
1.Jurgen Habermas.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Ⅱ[ M] .Boston, Beacon press , 1987.
2.Soukup.C: The gendered interactional patterns of computer-mediated chatrooms,acritical ethnographic study.The Information Society [J],1999.
3.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王一川.媒介变化与审美文化创新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2003,(5).
5.易丽平,周宇.审丑视域下网络红人成名的原因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1,(2).
6.程娟.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对网络交流的意义[J].时代金融,2011,(1).
7.秦银萍.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交往进行研究[D].北京郵电大学,2012, 硕士论文.
基金项目: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地区青年基金项目“网络语言暴力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5XJCZH005)的研究成果;钦州学院高级别科研项目(社会科学类) 培育资助项目、国家级培育项目“交往理性视域下网络语言暴力问题研究”(2016PY-GJ22)。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