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挫折教育工作探索

2018-11-10孙胜蓝

文教资料 2018年19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对策措施青少年

孙胜蓝

摘 要: 面对不断更迭的社会环境,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正处于敏感期的青少年深感压力,难以正视成长中的挫折,影响身心健康。加强青少年挫折教育,培养青少年以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融入社会的要求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基于对挫折及挫折教育基本含义的阐述,针对青少年致挫的原因,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调适措施,旨在提高青少年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与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以期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 青少年 挫折教育 挫折成因 对策措施

现今,一些青少年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压力中难以适应,抗挫的心理素质不佳。近几年,旨在提高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的挫折教育悄然兴起,教育者纷纷撰文探讨,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挫折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内在的乐观心态,要求青少年直面暂时的失败,调整好心态重新出发。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敢于直面挫折、挑战挫折并最终从挫折中走出来,对其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挫折与挫折教育的含义

挫折属于心理学的范畴[1],《社会心理学》将挫折阐述为在参与目标导向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简言之,挫折是指个体的目标导向行为难以顺利进行时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如果一个人未曾遭受挫折的考验,就不可能真正适应社会,更没有理由轻而易举地成功。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挫折。挫折的两面性决定了挫折既能带来正面效应,又能带来负面效应。前者使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由消极的情绪量变转变为积极的行动质变;后者则会使人不断累积负面情绪,进而怀疑自我,否定自我,从此一蹶不振。

树立青少年正确的挫折观,培养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事业的推进已刻不容缓。挫折教育是针对青少年诸如挫折承受能力弱、心理素质不佳等心理亚健康状况所采取的素质教育[2]。具体阐述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一系列教育措施,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视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使受教育者能够适时地将原先消极、挫败的心理状态转变为乐观积极的一面,认真客观地分析失败原因,为下次目标和努力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青少年挫折的成因分析

现实生活中引发青少年产生受挫心理的原因诸多,本文从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出发,对青少年受挫心理形成的大致原因作以下探析:

(一)外部原因。

青少年挫折的外因主要指外在事物的阻碍致使其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涵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第一,自然环境不佳的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不适和落差,主要包括恶劣的自然气候、突发事件等个人能力无法调和的矛盾。比如由于下雨使得学校春游或运动会难以进行,影响了之前安排好的计划实施。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及组织活动的班干部会产生失落且无能为力的负面情绪体验。此外,学校环境不佳及基础设施的不齐全难免会使学生打破原先对学校的憧憬,挫败感渐生。第二,社会环境中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外在因素,主要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经济政治、生活习俗及人际关系等人为限制而引发的挫败感[3]。尤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不少改变,这些变化对于敏感的青少年群体来说,会带来一些困惑与烦恼。第三,家庭环境的因素也会加深青少年的挫败感,主要表现在个体受到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经济基础、教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4]。诸多事实证明,部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完满大多是家庭教养的折射,比如从小亲子分离的不良环境、父母过于严厉的教养方式等。

(二)内部原因。

青少年挫折产生的内部原因相对复杂,主要就个体的才智和心理因素来讨论[5]。才智因素与学生受教育过程中主动获得认知的程度有关。长久的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和考试的不断失败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逐渐对学习产生畏惧感,进而出现埋头苦干却一无所获的结果。此外,认知方式或学习方法的不得当也会增加其受挫的可能性。心理因素尤为关键,比如青少年制定的目标因人而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学生对不同的结果有不同的挫折反应。当然,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与受挫程度息息相关。有些人承受挫折能力极弱,往往把一丁点的挫折失意无限放大,认为一次失败毁终生;一个挫折承受能力很强的人,就能够正视困难,以最快的速度从失败的痛苦中解脱,重新振作精神谋求下次进步。

三、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对策

对导致青少年挫折产生的现实原因展开剖析后,接下来需要探讨的是如何行之有效地针对青少年诸多干扰因子对症下药,由内向外地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趋向。笔者认为,具体操作依旧从上述原因剖析角度着手,分别从内因和外因考虑,外因分别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维度展开研究。

(一)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积极功能,形成教育合力。

挫折教育是教育系统功能的分支,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考查青少年是否具備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判断其挫折承受能力的强弱[6]。因此,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力量,以高效率高的手段对青少年展开一系列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的心态,维护身心健康,建立稳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场作用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很大程度上主导着青少年内外兼并的发展方向。因此,除了知识传输、技能掌握外,学校教育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体验。首先,学校要求创设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尤其注重校园心理文化建设[7]。积极开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比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或建设心理长廊,大力宣传名人榜样事迹,使学生们感受知识魅力的同时,注重情感意志的建设。第二,重视学校心理健康体系的建设。学校可以适当开展以挫折教育为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讲座,明确为学生提供受挫时可行的措施,或者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小组,鼓励青少年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及咨询,帮助青少年对成败进行正确归因。第三,主张课程的渗透学习。挫折教育并非仅凭几次心理讲座、辅导活动就能实现目标,这是一个慢性熏陶的过程,因此可以从学生的日常课程教育着手。课程一般分为学科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学科性课程要求增强教学知识与挫折教育的紧密关联性,教师可以适当抓住知识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以此为契机,把挫折教育的核心思想渗透到问题解决过程中。实践性课程则要求教育者主动为学生创设挫折情境,在共同完成困难任务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暂时的失败,化阻力为动力,从而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2.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现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过分的溺爱放纵或者专制型的家庭教育反而让孩子越来越承受不起失败挫折的字眼,被贴上“输不起”的标签。因此,挫折教育宜早不宜晚。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家应尽量给孩子提供自我锻炼的机会,让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健康乐观的心态。此外,家庭应营造相互尊重理解的和谐氛围,引导孩子遭遇挫折时能够及时寻求家人的帮助,在共同分析致挫原因的基础上再尝试独立解决问题,逐渐端正青少年面对挫折的态度,使他们能够主观能动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达到期望结果。

3.发挥社会教育的平台与依托作用

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体现在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让青少年群体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气氛,这样青少年才会对未来和社会感到期待与憧憬,才能以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投入社会实践的浪潮,从而更好地奉献社会。此外,新型素质教育观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新型素质观,即把教育的本质指向学生素质的教育[8]。过去我们对人才的要求只限于强调才智力能力的发展,但在新课改的浪潮下,这个观点已然面临淘汰的结局。现如今新型的人才观推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一个合格的人才,除了知识能力上的出色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挫折承受能力同样不可或缺。只有挫折承受能力足够强大的人,才能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和挫折,不断地在失败中吸取教训,直至转败为胜。

(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内外因结合在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表现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因,即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调适青少年自身心理问题上起主要作用,是挫折教育的核心内容;外因,即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主要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合力。教育者应将对学生的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榜样或情境中汲取精神的养分,实现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此外,教育者还应适当引导青少年学会自行调适情绪的方法,建立积极的自我调解机制并予以实践,学会客观地自我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总之,在挫折情境中,青少年要求端正客观认识自我的态度,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独立解决问题。

四、结语

青少年是社会上敏感的特殊群体,适量的挫折会使他们在困境中经受住考验,锻炼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但过度的挫折感会让一些意志力薄弱的青少年产生恐惧和逃避情绪,从此一蹶不振,影响其健康成长。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挫折教育,只有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才能使青少年正确看待挫折,勇敢面对挫折,大胆克服挫折,把挫折变成新的成功契机。挫折教育必然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尽管困难重重,只要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教育力量,将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就一定会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外部环境的巩固工作推进一大步。只有这样,青少年将挫折教育的精华内化为自我品质的过程才能有效进行,从而达到自我调适、自我修复、自我升华的最终目的。

參考文献:

[1]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2]申建朝,张智.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综述[J].新乡师范高校专科学校学报,2007(2).

[3]杨帆,彭彦琴.挫折教育的心理解读[J].教育科学,2004,8(20):62-63.

[4]肖加新.大学生挫折论略[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2(3):92-94.

[5]何振芳.我国当前中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烟台:鲁东大学,2012.

[6]刘慧玲,张翠芝.抗挫折——青少年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7]冯德鸿.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挫折教育之我见[J].心海航标学周刊,2016,34.

[8]赵琳.论中小学生挫折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对策措施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