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棕榈树

2018-11-10周鱼

江南诗 2018年4期
关键词:非常态棕榈棕榈树

周鱼

名画家或摄影师作品中的

任何一棵树,都比不上

现在我从它的

幽暗下面穿过的

这棵棕榈。

它们都活着,活在

画布上、照片上。

且会一直活。

只有它令我突然感到它

会死,因此它才

在此刻无比真实地活着。

湿气凝聚在叶片上,吸引

金色路灯光,它微微颤抖,

告诉我这是一个唯一的黄昏。

这里有一个唯一的我。

一个有所缺失的我。那夜

有一个人从我体内取走了

一小块,留在

那条街道。

总有一日它会

从某种定义上回来

还原我。

但请在——

不还给我的时候

就别还给我。

这样在瞬间里,

这样在失却里,这样和

一棵会死的棕榈一起

活着,是完整比不上的。

(选自本刊2018年第3期“首推诗人”栏目)

芦苇岸品读:

对共生经验的个人化阐释,并由此而展开感物的丰富内在和发现意义,是此诗有效性强烈的显著特征。诗人着意于真实话题,也就是经验自辨的一次精神深度的挖掘。诗的外在意绪来自诗人平中见奇的洞察:暮色里,灯光下,一棵路边的棕榈树,是任何画家或摄影师的“杰作”都比不上的,“它们都活着”的事实(现实隐喻)到“且会一直活”的判断(经验感知)。自然界的棕榈树(真)与画布、照片上的棕榈树(假),构成了比对意味和背景意義。假的会活得生机勃勃,而真的终将老死。就意义“场域”的整体性看,诗的第一节,已经完备,但诗人兴味盎然,不再满足于“续隐”,而是站出来“言志”,演示一个“缺失的我”,即一个缩小版的辩证的“时代”,诗人指涉的取舍,已非常态认知的得失,“在失却里”和“会死的棕榈树”的“活着”,才是真正的“完整”,让“物”具备哲学思考的别裁,比完整本身更深刻。

猜你喜欢

非常态棕榈棕榈树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会“制作乐器”的棕榈凤头鹦鹉
能“行走”的棕榈树
棕榈树
与严彬夜饮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
非常态下的信仰展现:一个豫东北村落的节日禁忌
谈非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建构的动力解析及指导原则
非常爱,非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