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家族称谓语的翻译

2018-11-10曹立群

文教资料 2018年19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文化差异红楼梦

曹立群

摘 要: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鸿篇巨制,小说涉及的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这部小说的翻译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本文从家族称谓语的角度出发,选取《红楼梦》中几个极富代表性的场景,对比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译本的称谓翻译,用不同的翻译理论评论和分析两个译本中称谓语的翻译。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家族称谓语 文化不可译 归化异化 功能对等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鸿篇巨制。曹雪芹以犀利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以贾府为首的大家族,由“鲜花着锦之盛”到凋零落败之境。从文化角度看,《红楼梦》与其说是一部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构思精美、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百科全书。小说构思缜密,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设置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文字精美,帶有中国文化传统极其深厚的底蕴和烙印。可以说,没有中国文化为背景和渊源,就不可能成就《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小说对诗词、绘画、园林、中医、织补、饮食等均有所涉及,这些内容正是其背后宏大的文化传统的体现。因此,如何将这些内容及其代表的文化表现在译作当中,是当今研究者关注的一个议题。

一、东西方称谓语差异

《红楼梦》当中的家族称谓语是译者感觉棘手的一个难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某一文化的称谓语越复杂,其代表的社会等级、家族辈分、性别区分就越复杂。中国文化里的家族称谓语向来比西方复杂得多。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中文里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堂哥、堂姐、堂弟、堂妹八个含义,译成英语就只有cousin一个对应词。

《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着贾氏宗族的各个分支展开的,由贾母开始,到第二代的贾赦和贾政,再到第三代的元迎探惜,宝黛钗凤,一直到重孙贾兰。这四代人的家族关系盘根错节,如果将其充分展开并绘成族谱,复杂得令西方人晕头转向、望而生畏。鉴于英语语言中的亲属称谓仅限于“grandparents, parents, grandchild, aunt, uncle, cousin”等几个表明辈分的词,因此如果要将《红楼梦》中的家族称谓完整地译成英语,那么期间存在的文化缺失导致的称谓语缺失就可想而知了。

笔者最感兴趣的是宝玉和元迎探惜、宝黛钗凤这一辈对贾母、王夫人和贾政的称呼。从西方文化来看,他们应该称贾母为grandmother,宝玉和元春探春称王夫人为mother,贾政为father;迎春惜春及黛玉宝钗熙凤则称呼王夫人和贾政为aunt和uncle。简单的几个单词包含了中文中的“祖母”、“外祖母”、“姑母”、“姨母”、“舅母”、“姑父”、“姨父”、“舅父”;王熙凤则要复杂得多,她是王夫人和贾政的侄媳妇。

在小说里,与宝玉同辈的贾府儿女及亲戚都称王夫人为“太太”。因为贾氏宗族从“老祖宗,老太太”开始,两个儿媳分别是邢夫人和王夫人,称“大太太”和“二太太”,到王熙凤这一辈称“奶奶”。小说正是通过对贾府三代女主人的不同称呼区别她们之间的辈分等级和家族地位。

二、杨霍称谓语翻译对比

来看看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大卫·霍克斯和约翰·闵福德(David Hawkes & John Minford)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两个不同版本里面的翻译。

例一: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里,探春对赵姨娘说,“依我说,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静些养神罢了,何苦只要操心。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

杨译:Take my advice and have a quiet rest while the mistress is out. Why work yourself up? The mistress is kindness itself to me, but youve grieved her more than once by the way you make trouble.

霍译:And I really do think that while she is away you might try to compose yourself a bit and not go working yourself up into such a state. Although Lady Wang is so good to me, Im constantly worried that you will spoil everything with your perpetual trouble-making.

王夫人是贾政正房,杨译“the mistress”,即女主人之意。探春是庶出的女儿,王夫人并非探春生母。中国的封建家庭里面,庶出的子女应该称正室为母,其地位没有嫡出的子女高。因此,个人感觉这个翻译还是比较确切的。

霍译“Lady Wang”,感觉有点问题。探春不管人前背后,都不可能直称王夫人为“Lady Wang”,因为这是大不敬的。宝玉称王夫人为“太太“,老祖宗贾母都从未当着众人的面称宝玉的母亲为“王夫人”,试想探春怎敢冒此大不韪,当着这么多下人和赵姨娘的面,公然直呼“王夫人”?

再看探春对赵姨娘的称谓。杨译和霍译都没有体现出探春口中对赵姨娘的称呼,直接用了“you”一词,其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中文当中有用于称呼妾室的专用词“姨娘”,而在英语当中,这一概念根本就不存在。我们且看第七十四回“获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里,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太太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由此可见,在小说的描写里,“你”并不是能随便使用的一个词,它或者是主子对奴仆的称呼,或者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或者是年纪相近的同辈人之间的亲密称呼。正是由于这种专用称谓语的缺失,导致杨、霍两个译本里采用替换的手法,将探春对赵姨娘的称呼变换成了无法体现原语意境的“you”,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實际上,杨译中将赵姨娘译为“Concubine Zhao”,这一称呼尽管符合她的身份的,但回味起来似乎又太直截了当。但霍译“Aunt Zhao”,又将薛姨妈译作“Aunt Xue”,霍译的读者可能要混淆赵姨娘和薛姨妈的身份。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上的不对等关系,导致了翻译时的词语缺失,使得译本不但不能忠实地译出原文表达的森严的家族宗法制度和等级,还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原语的语言风格和特色。事实上,通篇小说里,探春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里,都从未称呼赵姨娘为“妈妈”或“母亲”,但也从未称她为“你”。这恰恰是《红楼梦》所反映的等级森严、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及由此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的冰山一角。

再看看王熙凤对王夫人的称呼翻译。

例二: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卫,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里,王熙凤对王夫人说:“大哥哥说得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

杨译:Since my cousin is so earnest and pressing, wont you give your consent, madam?

霍译:Cousin Zhen has spoken so eloquently. Oughtnt we perhaps to agree, Aunt?”

王熙凤是王夫人娘家的侄女,她应该称王夫人“舅母”。贾琏是贾政的侄子,王熙凤嫁给了贾琏后又成了王夫人的侄媳妇,可以随贾琏称呼王夫人“婶母”。小说里用“太太”这一称谓,涵盖了这层颇为复杂的家族关系。杨氏把”太太”译成“madam”,用的是尊称。霍氏译为“aunt”,更加符合西方人的称谓。从小说的语境来看,王熙凤此时答应贾珍的要求时,是急于想要表现自己的掌家才能,也有点向王夫人撒娇的意味,因此语气应该更亲密。

例三: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里,宝玉……“扎手”……道:“太太倒不糊涂,都是叫‘金刚 ‘菩萨支使糊涂了。”

杨译:“Youre not muddle-headed, madam. Those angels and Bodhisattvas have muddled you.”

霍译:“No, mother, not stupid. Its the strain. All those Vajra-kings and Bodhisattvas have been overworking you!”

杨氏依旧用的尊称,但霍氏按照母子关系用了“mother”一词。按照当时的场景描写,是王夫人叫宝玉和黛玉来吃饭,在场的是王熙凤和薛宝钗,气氛应该是十分轻松融洽的。加上前面刚刚写到宝玉和黛玉的误会消除又互表衷肠,宝玉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十分愉悦的。他此时打趣王夫人,正是他心情愉悦放松的写照。母子间的说说笑笑,此时似乎用亲密的称谓更妥帖。

例四: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贾宝玉对林黛玉说,“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她比你疏……”

杨译:You are the daughter of my fathers sister, while Baochai is a cousin on my mothers side—you a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me than she is.

霍译:You are my cousin on Fathers side; Cousin Bao is only a mother-cousin. That makes you much the closer kin.

从英语的角度看,宝玉和黛玉,宝玉和宝钗的关系,只能用一个词“cousin”来表示,更不用提姑舅姊妹和两姨姊妹的关系了。因此,字面上这两种被宝玉用来表示亲疏的家庭关系,在英文里面是没有对等的词语的。杨译和霍译两个版本都用了“father”一词表示姑舅关系,“mother”来表示两姨关系,这一层西方读者能看懂。可是后面一句“论亲戚,她比你疏”,估计西方人就看得云里雾里了。事实上,这种由称谓语所表现出来的男尊女卑,正是社会语言学的精华所在。

最令人感兴趣的称谓语使用发生在第二十七回,宝玉房里的“眼空心大,刁钻古怪的”丫鬟小红向王熙凤转平儿交代贾琏的小厮出门办事的一段话。在这段对话中,一心想要攀高枝并且颇有心机的小红使用了 17个含有“奶奶”的称谓词,从而得偿所愿,得到了王熙凤的赏识和提携。

例五:……“ 红玉……道:“平姐姐教我回奶奶:才旺儿进来讨奶奶的示下,好往那家子去。平姐姐就把那话按着奶奶的主意打发他去了。”凤姐笑道:”他怎么按我的主意打发去了?”

红玉道:“平姐姐说: 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

杨译:...Xiaohong ...continued, “Sister Pinger asked me to tell Your Ladyship: Just now Lai Wang came to ask for your instructions before setting out to the mansion where you sent him, and she sent him off after explaining Your Ladyships wishes.”

“How did she explain my wishes?” Xifeng smiled.

“She said, ‘Our lady sends her compliments to Her Ladyship. Our Second Master is away from home now, so Her Ladyship shouldnt worry over a couple of days delay. When the Fifth Mistress is better, our lady will come with her to see Her Ladyship. The Fifth Mistress sent a servant the other day to report that our ladys sister-in-law had inquired after Her Ladyship in a letter, and hoped her sister-in-law here would oblige her with two longevity pills. If Her Ladyship has any to spare, please send them to our lady, and the next person to go that way will deliver them to her sister-in-law.”

霍译:Crimson...added...“Patience told me to tell you that Brightie has just been in to inquire what your instructions were for his visit, and she said that she gave him a message to take based on the things she thought you would want him to say.”

“Oh?” said Xifeng, amused, “And what was this message ‘based on the things she thought I would want him to say?”

“She said he was to tell them: ‘Our lady hopes your lady is well and she says that the Master is away at present and may not be back for another day or two, but your lady is not to worry; and when the lady form West Lane is better, our lady will come with their lady to see your lady. And our lady says that the lady from the West Lane sent someone the other day with a message form the elder Lady Wang saying that she hopes our lady is well and will she please see if our Lady Wang can let her have a few of her Golden Myriad Macrobiotic Pills; and if she can, will our lady please send someone with them to her, because someone will be going from there to the elder Lady Wangs in a few days time and they will be able to take them for her—”

看到這里,估计读者君们都已经晕了。这夹杂着“四五门子的话”,总共17个奶奶,提到的其实是五个人。小丫头表现出了惊人的记忆力、分辨力,还有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难怪王熙凤在听完小红的这段口述之后,将她调为己用。

小红传达的是平儿带给凤姐的口信。小红口中的“我们奶奶”,显然是王熙凤,因此杨霍两位都译成our lady。

可是“这里奶奶”指的是小厮旺儿被派去办事的那家(有分析认为“那家”是宁国府的尤氏),那么霍译中的“your lady”明显就出了问题。小红传话给王熙凤时李纨在场,话是当着李纨的面说的。旺儿被派去办事的人家不可能是李纨,因此“your lady”实际上跟李纨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姑奶奶”和“舅奶奶”,则是平儿从王熙凤的角度称呼婆家和娘家的女性同辈(长辈的话要称“姑太太”和“舅太太”,参考王熙凤对王夫人的称呼)。杨译中“舅奶奶”为“our ladys sister-in-law”,“姑奶奶”则是“her sister-in-law”,勉强表达了这两个称谓关系,但是这两个词的翻译没有把“姑”“舅”含义表达出来。霍译里面把“舅奶奶”译为“the elder Lady Wang”,“姑奶奶”译为“our Lady Wang”,无端把两人的辈分提到了王熙凤的长辈。

关于“五奶奶”,小说并没有明确表示是哪一位女主人,但杨氏直译为“the Fifth Mistress”,词义是第五位女主人,似乎有点问题。霍氏译为“the lady from the West Lane”, 不清楚是哪里的出处。

看来,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双语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功底,还必须具备侦探般的推理能力。

三、从各家翻译理论看杨霍译本

(一)约翰·卡特福德

1965年英国翻译理论家约翰·卡特福德在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里阐述了对翻译的性质、类别、对等、转换和限度等问题的观点,开拓了翻译研究新途径。在他看来,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文字材料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翻译限度指的是不可译性,可分为两类:一是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如双关语、谐音词,同音异义等;二是文化方面的不可译性,指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时代背景等非语言因素引起的文化缺失,如历史典故、词语空缺等。

从称谓语角度看,卡特福德的文化不可译理论,在《红楼梦》的翻译里面得到全面印证。由于历史、传统、风俗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东方文化注重家族利益和裙带关系,由此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家族和亲属称谓。在英语语言中这类称谓是缺失的、空白的。这种文化上的缺失导致英语读者在理解《红楼梦》时,无法如中国读者一样欣赏曹雪芹笔下那些深远的文化意境。其中森严的家族等级,扭曲的妻妾制度,使得英语读者无从体会探春为什么不称赵姨娘为母亲,为什么元迎探惜、宝黛钗凤称贾母为老太太、老祖宗,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偏偏皇家要选中探春远嫁。

事实上,《红楼梦》里面描写的这种以祖父母为尊,将儿子和孙辈集合起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只存在于中国的封建社会。西方文化中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家庭,因此不存在称谓上的复杂性。这正是卡特福德的文化不可译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

(二)劳伦斯·韦努蒂

韦努蒂以文化为导向的归化与异化理论,也体现在《红楼梦》的两个不同版本的翻译中。所谓归化,指翻译过程中译者尽可能采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再现源语言的意境,即译者从英语的角度最大限度地靠拢或迎合英语读者,用英语再现中文小说的意境。异化则相反,它要求译者尽量采取源语言的表达方式翻译作品,即翻译过程要迁就源语言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译者要尊重源语言的文化,尽可能保存源语言的内容、特色、风格,保留原作的异国情调。也就是说,异化要最大限度地保留中文小说的原汁原味,尽量从中文的视角考虑翻译中的问题。

总体来看,霍氏的翻译更倾向于归化策略,他的翻译以英语语言和英语读者为归宿,采用了英语读者熟悉的表达方式传递小说的中文内容。杨氏则基本遵循以小说中文文本为归宿的异化策略,尽量保留原文里面各称谓的文化内涵。上文的例二,王熙凤对王夫人说,“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太太一词,杨译“madam”,霍译“aunt”,正是归化和异化理论的充分体现。再看例三,宝玉……“扎手”……道:“太太倒不糊涂,都是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太太一词,杨译“madam”,霍译“mother”。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杨氏始终在尽力保留源语言所表现的意境和风格,而霍氏则根据小说语境变换称谓翻译,让西方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这些人物关系。

理论上看,归化和异化在某一程度上可以看成直译和意译的延伸和拓展。学者们都认为,归化和异化并非相互独立存在,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从杨霍两个译本整体看,两位译者都利用互补的手法,在归化和异化之间寻求融会贯通。

(三)尤金·耐达

尤金耐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也在《红楼梦》的两个译本中得以论证。概括地说,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词汇、句法、篇章、文体上都要达到对等。具体可以采取下列步骤:1.翻译过程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再现源语言的语义和文化。2.如果源语言的语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则舍弃文字对等,需要在目的语中改变源语言的形式,以期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3.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未能表达或再现源语言的语义和文化,就可以采用“重创”,即完全从目的语的角度出发翻译,放弃源语言词语和句子,这样的翻译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文化差异,从而使源语言和目的语在意义上达成对等。

由于在英语中的家族称谓语的缺失和词语的不对等,导致《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舍弃的手法。例一里,探春称赵姨娘为“姨娘”,杨译和霍译不约而同地用了“you”,因为在英语里面根本就没有“姨娘”这一概念和称呼。例五里,霍氏对于小红口中的“奶奶”,直接翻译成了“you”。“五奶奶”则成了“the lady from the West Lane”。楊氏则把 “这里奶奶”译为“her ladyship”。杨氏的“五奶奶”翻成“the Fifth Mistress”,词语上是对等了,可是语义上就出了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英语称谓语缺失,导致《红楼梦》家族称谓语成了翻译的一个难点。无论是卡特福德的文化不可译理论,韦努蒂归化与异化理论,还是尤金耐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印证了两个译本中纷繁复杂的家族称谓语的翻译方式。

四、结语

翻译不仅要再现原文语义和意境,还要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事实上,《红楼梦》的翻译与其说是把中文的文字材料对等地转换为英语,倒不如说是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翻译。小说里的判词、诗歌、园林、服装、美食等内容,都包涵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背景。译者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桥梁,不仅要对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目的语国家的读者理解能力、接受程度等有深刻见解,还必须深入而全面地了解、研究、精通并尊重源语言国家的文化和传统。由此看来,翻译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再现和转换工程。

参考文献:

[1]J.C.卡特福德,著.穆雷,译.翻译的语言学理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张景华.韦努蒂翻译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Cao Xueq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0.

[6]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M]. London: Penguin Classics, 1973.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文化差异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