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艰难时世》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2018-11-10曹雯

北方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狄更斯人道主义

曹雯

摘要:关于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学界一般以狄更斯的一部经典小说《双城记》为范本予以阐释。人道主义思想在《艰难时世》中一样有着较为彻底的体现,并且作为狄更斯第一部直接写劳资矛盾的小说,《艰难时世》中涉及到的作者对劳资矛盾的观点能够为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找到另外的解释。在十九世纪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盛况下,为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寻求一个宏观层面的答案,再由狄更斯的階级特性和生平遭遇出发,详细分析了其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狄更斯;《艰难时世》;人道主义

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浪潮中,狄更斯无疑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珍宝,在英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因此被恩格斯誉为“时代的旗帜”。狄更斯作为一名具有代表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其作品当中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一一也正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们普遍所拥有的治世理想一一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关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始于民国初,其间除去文革的十年,在这近百年内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但从整体的研究状况来说,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依托作品倾斜于狄更斯的另一名作《双城记》,对狄更斯其他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研究不够;其次是研究内容有些单一,偏向于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分析其人道主义思想;最后是对其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的探索不够,仅仅突出狄更斯的童年生活经历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这样一种研究背景下,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艰难时世》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并通过十九世纪欧洲科学的发展、狄更斯的童年遭遇以及狄更斯的阶级特性等方面来试图分析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美国《哲学百科全书》中对“人道主义”的定义是“人道主义是14世纪后半期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并且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成为近代文化的组成要素。人道主义也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内容的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编译的《英汉哲学辞典》中,对人道主义的阐释是:“人道主义(humanism),其词源自拉丁文Humanitas,意指有人性、人格、仁爱、友好等含义。”可见,人道主义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包含着张扬人性、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神权等多方面的内容,而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更贴近于后一种定义,包含着仁爱、博爱的精神。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核,可以从他不同阶段的作品中看出。其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19世纪40年代中、19世纪50至60年代。第一阶段以《匹克威克先生外传》、《奥列佛·推斯特》、《尼古拉斯·尼古贝》等为代表,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可从《奥列佛·推斯特》和《尼古拉斯·尼古贝》中体现出,作品中受苦受难的主人公最终都在仁爱、善良的资产阶级的帮助下脱离苦难、找到幸福。这些作品一方面洋溢着狄更斯早期乐观的情绪,另一方面承载着作者将人道主义精神寄托于资产阶级身上的幻想,希望仁爱的资产阶级能拯救黑暗的社会。第二阶段的代表作品有《马丁·朱什尔维特》和《董贝父子》,狄更斯塑造了一批自私自利、阴险狡诈的资本家形象,标志着他早期对于资产阶级的乐观幻想已经破灭,但狄更斯依然通过作品宣扬着“仁爱”的价值观,并相信“仁爱”可以改造资产者、改造社会。第三阶段的作品以《小杜丽》、《艰难时世》、《双城记》等为代表,塑造出了“小杜丽”“亚瑟·克仑南姆”“西丝”“斯蒂芬”等一批狄更斯心中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他们都有着共同特点:善良、博爱、忠厚、坚守纯洁的品质。狄更斯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仍然宣传了他以“仁爱”寻求出路的人道主义思想。因此,通过对狄更斯不同时期人道主义思想的梳理,可以知道,以“仁爱”精神对抗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冷酷,以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的核心。

狄更斯这种以仁爱精神缓和社会矛盾的人道主义思想实质上是人道主义内涵在十九世纪的异变。人道主义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到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又提出了“天赋人权”的口号,倡导人的“自由”“平等”“博爱”,人道主义不断发展,再到十九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发展,人道主义的思想产生了诸多变异,以狄更斯的“以仁爱战胜恶”就是其中一种显现。其仁爱思想不仅体现在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抨击、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善者的推崇上,更表现在对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恶者的宽容上。这些典型的特征都可以在《艰难时世》中体现出来。

二、人道主义思想在《艰难时世》中的体现

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狄更斯固有一种对儿童的崇尚,这与他的幼年经历有关,这种崇尚转化为他的创作心理时,就使他的作品往往具有童话的特征,或者说,狄更斯在一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最独特的风格就是运用童话模式反映现实生活,所谓的童话模式,就是像童话一样善恶分明,并且宣扬善恶有报的观念,好人行善,坏人作恶直至被道德感化。狄更斯作品中的“善人”和“恶人”都是观念的化身,“善人”身上有狄更斯追求的理想,“坏人”则代表着要批判的一类人或一些社会问题,因此探究狄更斯塑造的人物形象,最能体现狄更斯的精神追求。

《艰难时世》中“善人”的代表是西丝和斯梯芬,西丝善良美好、坦率纯洁,即使在葛擂硬的“事实哲学”的熏陶下,也依然保持着美好的秉性,并最终以她的价值观说服了葛擂硬,帮助葛擂硬一家度过难关,作者始终赋予着西丝“仁爱”的品性,而小说的结局也只有西丝一人得到了幸福的结局,由此可见作者“仁爱”的推崇。西丝说服了葛擂硬实质上也就意味着只有人道主义才能战胜资产阶级的恶。斯蒂芬的形象更传达着作者对解决劳资矛盾的看法,斯蒂芬善良正直、任劳任怨,是作者心目当中工人阶级应有的形象,而他命运的悲剧主要是由不够仁爱的资产阶级所造成的,作为书中的另一个正面人物,斯蒂芬与西丝截然不同的命运安排实际上是在从另一个侧面在呼吁资产阶级去拥有一颗人道主义的心。

“恶人”代表庞得贝和“悔过者”代表葛擂硬印证着“恶有恶报”的道德观,两人皆以悲剧收场,究其原因便在于两人都违背了人性和“仁爱”,即违背了狄更斯心中的人道主义精神。葛擂硬所信奉的“事实哲学”是扼杀爱和善的,而他最终也自食恶果,难逃其祸,但葛擂硬最终被西丝所代表的仁爱精神所感化,变成善良的资产家,赢得了别人的原谅,这里不仅能够体现“仁爱”的核心,更能够体现对行恶者宽容的“博爱”,这两点都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重要内容。

(二)对工人运动的态度

狄更斯并不赞成工人运动这样激烈的对立方式,首先作为作者理想工人形象代表的斯蒂芬没有参与工人运动,其次作者以“不幸的,这个信念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错的”直接否定了工人运动,包括对集会演讲者斯拉克布瑞其的讽刺性描写,都能看出作者对工人运动的反对。

那么作者认为怎样去解决这样尖刻的劳资矛盾呢?依然是人道主义,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工人运动爆发后庞得贝和斯蒂芬的对话中清晰地看出。作者借斯蒂芬的口直接道出了他的观点:资产阶级要以一颗仁爱的心去拉近与工人阶级的距离才能避免劳资对立的局面。在狄更斯开始写《艰难时世》的前几个月,兰开夏郡普雷斯顿城的工人进行了一场工人运动,狄更斯曾亲自去那里采访,随后在《家常话》上发表了文章,文章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工人的同情,但又表示他们的罢工行为己走入歧途。他认为:“雇主和雇工的关系就像生活中的其他关系一样,应该有感情的介入,应该相互沟通、相互容忍、相互体谅,应该有某种无法用数据明确表示的东西,否则,他们的关系就会恶化、坏透,永远结不出好果子。”这些都很明确地体现出狄更斯以人道主义来改良社会的观点。

(三)小说的结局

“……儿童的天真可爱的想象不应该被成人轻视的;她极力要想了解那些比她情况不如的人们,想法子用种种想象的优美和快乐来美化他们的现实的机械的生活;因为露意莎知道,没有这些东西,孩子们的心灵就会干枯,长大成人也就会同行尸走肉差不多;如果不去陶冶天真,培养性情,即使能用统计数字来证明一个国家是多么富足,但归根结底这还是大祸将临的预兆。

亲爱的读者!你我的活动范围虽然不同,但是象这一类的事情能否实现就要看我们的努力如何了。最好是让它们实现吧!那样,我们将来坐在炉边,看着我们的火花化为灰烬而又冷却了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就可以轻松一下。”

小说的结局实际上还是延续了狄更斯一贯的乐观的态度,倡导要用爱来教育孩童,而不是葛擂硬那样的“事实哲学”来残害孩子,因为孩子是社会的希望,用仁爱精神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才懂得爱别人,而这些懂得爱别人的孩子才能够净化苦难的社会,也对狄更斯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进行了一次升华。

三、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

关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形的原因,国内的研究大多注重于狄更斯童年生活经历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无可否认,狄更斯苦难的幼年遭遇是其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但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认为,除了痛苦的遭遇,对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分析还需更加全面。对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笔者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一)十九世纪科学发展对上帝的逼退

19世纪末,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惊呼:“上帝死了!”作为西方旧文化价值体系象征的“上帝”究竟是怎么“死”的?“上帝”的“死”又给西方社会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上帝”并不是在一夜之间“死去”的,而是在新的人文观念的形成中逐渐“死去”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虽然并不反对上帝,但他们反对上帝对人性的压迫,要以人本身的智慧向上帝索要人的独立性,当人开始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时,就意味着人与上帝疏离的开始。随着人性的不断解放,人对自己的自信心逐渐增强,这种信念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增强了人对上帝的质疑,人们开始以科学为武器攻击上帝存在的合理性,一种没有人格化上帝存在的新的世界观开始形成。自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理性与科学就极大地动摇了西方的宗教世界观,走向19世纪,人们对理性的崇尚有增无减,在这种理性精神的鼓励下,19世纪的科学取得了比18世纪更辉煌的成就,“同以往所有时期相比,1830年到1914年这段时期,标志着科学发展的顶峰。”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加速了财富的创造,给人们带来了生存上的实惠,科学因此成为人们心目中给人以力量的新上帝。科学史家曾描绘过19世纪人类科学的壮美图画:

“在打破了过去僵化的世界观之后,科学研究也开辟了新的领域。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来,19世纪建设科学文明的篇章就由此展开……从而出现了科学的黄金时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像一发巨型炮弹炸开,把进化思想带进了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社会以及其他一切领域。19世纪下半叶,近代欧洲的政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8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是近代史上一个转型时期,卡特尔和托拉斯全面发展。革命性的动力一一电能的出现和应用,电动力开始代替蒸汽动力,这是生产中的革命变革。与此同时,19世纪的风格是,科学家一工程师一商人,而不是17、18世纪的科学家一数学家一哲学家的风格了。”

在宗教观念下,上帝是神秘又无所不知的,但当科学赋予了人们把握世界规律的能力时,人就变得自傲了,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信念驱逐了上帝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这样,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几百年里西方的所有世俗学说,几乎都在竭尽所能的驱赶上帝。

待上帝退隐之时,恶魔就出现了。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动物,自私、贪婪等劣根性是无法磨灭的,因此,进入文明社会的人类凭借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如法律规范、宗教规范等来约束人的原始本能。政教合一下的宗教虽然压抑了人性,但是却在道德规范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上帝所设置的天堂和地狱实际上是给所有的人,不论是权贵还是贱民、富人还是穷人一次平等的道德审判,谁也逃脱不了最终的审判,道德败坏的人无论在世俗世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死后就只能下地狱。因此上帝的存在对于世俗世界的人们来说,无疑从道德的角度遏制贪欲的膨胀,遏制邪恶的滋长,也就制止了魔鬼的横行。但是一旦在道德領域上帝退隐了,就必然导致恶欲横行。科学作为新的上帝,对道德规范无能为力。现实主义作家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热衷于描写人性中的恶,并且他们积极地探索一条能够使人趋善的道路,反顾精神,致力于精神建设,作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宗教传统的危机正是道德危机的前提和表征,因此他们在此刻回归到基督精神内核中的“爱”的精神。而在宗教理念的世俗化下,“爱”变成了博爱精神,也即人道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因此人道主义也就成为了狄更斯等作家的救世理想。人道主义精神中对人性之善的推崇、与传统宗教中由神本主义统治的“爱”的本质区别都使其成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的不二之选。

(二)狄更斯的阶级特性

在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狄更斯本身所处的阶级特性也为其提供了客观原因,实际上,阶级特性对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有着普遍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给英国带来的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大量迅速增加,而且引起了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剧烈变革,为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条件,大批的中产阶级开始在英国社会涌现,19世纪的中产阶级大多是城市社会不可或缺的成员,大体由下列成员构成:首先是大商人、金融家和高级专业人员,其次是实业家和迅速增加的各类专业人士。狄更斯就是一名典型的白手起家的中产阶级。1836年的《匹克威克外传》让狄更斯一举成名,随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创作才能平步青云:创办自己的杂志、参与戏剧表演、举行巡回朗诵会,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使他逐渐从下层贫民上升为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群体。马克思曾指出中产阶级“永远徘徊在两者之间,一方面希望跻身于较富有的阶级行列;一方面惧怕堕入无产者甚至乞丐的境地;一方面希望参加一份多公共事务的领导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一方面惟恐不合时宜的对抗行为会触怒政府”。因此,大多数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由于处于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一方面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垄断非常不满,另一方面又对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深为恐惧,因而他们企图通过改良现存社會的弊端恶习,以求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受益者,中产阶级们不会倡导推翻现存的制度,但面对社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他们依然有着自己的政治关怀,通过人道主义改良社会的思想顺应了他们以和平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心理需求,因此也就成为了作为中小资产阶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的幻想良方。

(三)狄更斯固有的儿童心理特征

以上所述,是从宏观视角来看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选择人道主义思想的时代原因,如果要探讨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那就不得不分析狄更斯固有的儿童心理特征对于其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

狄更斯小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儿童的生活。法国作家安·莫洛亚说:“凡是没有反复地经过时间反馈的东西,这位小说家完全没有能力去利用,他只有回到童年生活的那些主题上,才能获得灵感。”英国评论家奥伦·格兰特也说:“作为一位富有想象力的作家,儿童生活和童年经历是成年后的狄更斯关注的中心。”因此,狄更斯的儿童心理特征是其独特的创作心理机制,而这种儿童心理特征正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原始形态,通过分析这种心理特征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为狄更斯本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寻求更多的答案。

首先是狄更斯的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狄更斯早期的童年生活是愉快而美好的,但很快便蒙上了阴影。从1817年到1822年,是狄更斯5岁到10岁的阶段,他们一家住在查塔姆,家里经济状况良好,他和姐姐们能上学,还能偶尔听祖母将故事。由于狄更斯的父亲嗜酒好赌,导致家庭债务累累,最终入狱,而11狄更斯就承担起繁重的劳务,他白天在鞋油作坊苦作,晚上就去监狱探望家人,还曾因为操作熟练被雇主放在橱窗里当众表演,作为广告任人围观,这是一段缺乏快乐的屈辱经历,在狄更斯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欢乐美好与屈辱心酸的两段童年生活经历对狄更斯同样重要,后面的辛酸衬出了前一段的美好,更加激起狄更斯心中对美和善、幸福与光明的向往,在经历了丑与恶的考验后,狄更斯依然保持着对美和善的美好感情,并把这种追求真美善作为人生的理想,在狄更斯成年以后,他的这种价值观与人道主义思想相契合,形成了他的以实现儿童那样的天真、善良、自然、淳朴的人性为核心内容的人道主义思想。

其次是《圣经》的影响。虽然狄更斯并不是一个基督徒,但促使狄更斯的思想与基督教结缘的则是“儿童”,也即人性的自然纯真以及美与善。在《圣经》当中,儿童被看作是善的象征,自然纯真的儿童和天堂的圣者是一样的,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圣经》认为保留了童心也即保留了爱与善,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的核心也是倡导爱与善,他的遗嘱中劝他的孩子:“除非你返老还童,否则,你不能进入天堂。”狄更斯的这种对于儿童身上纯真与美好的崇尚与《圣经》的精神相融合,发展为一种结合了博爱、善良、纯真品质的精神追求,即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最后是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奥伦·格兰特认为狄更斯的儿童心理是“他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继承来的,这种观点变表达了成年人的忧虑”。狄更斯对儿童的崇拜和华兹华斯、布莱克等人是相似的,而这些作家都与基督情怀有关。华兹华斯认为“儿童乃成人之父”崇尚儿童的灵性和纯真,对儿童充满虔诚之心。至于布莱克,“虽然我们没有根据说狄更斯曾经读过布莱克的《天真与经验之歌》,但是,他的小说和布莱克的诗在儿童问题上是十分相似的。布莱克把儿童作为人的自然的、自由的和天然的生命力来歌颂”。可以说,狄更斯对儿童的崇拜心理在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下更加强化,对纯真自然、美好淳朴的追求几乎成为了他坚定不移的信仰。

综上所述,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与其固有的儿童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其人道主义思想与基督精神有契合之处,有基督教的泛爱思想和传统人本主义思想的成分,但在精神内核上是他的儿童观,或者说他的人道主义是以实现儿童那样的天真、善良、自然、淳朴的人性和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儿童观融合基督精神从而产生人道主义思想,这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猜你喜欢

狄更斯人道主义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论陶德麟先生的人道主义思想与人道情怀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救援无国界,志愿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跟踪导练(一)5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狄更斯钓鱼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双城记》人道主义中的善与恶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