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众心理对中学音乐教师及学生的影响

2018-11-10龚雅琪

戏剧之家 2018年22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中学生

龚雅琪

【摘 要】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本文从教师的从众心理及学生的从众心理两个方向出发,论述其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的表现、以及双方在教学中应如何克服从众心理。

【关键词】从众心理;音乐教学;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0179-01

一、从众心理现象的产生原因

关于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促使人们从众的基本原因,第一,追随群体中所公认的行为导致个体被群体所接纳。第二,为了获得某种信息和证实。①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25%-3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由此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在音乐课程的进行中,学生和教师,都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中学较小学生课业较为繁重,将更多的精力放于文化课的学习上,音乐课作为诸多课程中的调味品,更多是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并非升学考试项目,这使得学生没有太强的好胜心,学习时也不够严谨。且在校的每个学生先天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不同,音乐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在课程进行或问答中普通学生容易受到音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影响,从而失去自己的主见。

教师自身的学历专业知识背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背景对教师从众心理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果教师的个体的素质和能力较低,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够自信,或音乐教学能力达不到,在教学时容易盲目跟从模仿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课思路与讲课模式。在教学讨论过程中,也会因为教学能力的不自信,放弃自身原有的优势,听从他人看法,产生从众心理。

二、双方从众心理的在课程中的具体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从众心理具有两重性,既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消极影响。当个体的观念和行为与班集体和教师的主导倾向更多地保持一致时,个体的心理与群体和谐统一,有利于保持其身心健康,激发并巩固其学习积极性。且群体互动的交流气氛会互相启发,使个体对本来没有关注的问题产生兴趣,产生从众行为,这种从众行为有助于学生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提高心理活动水平。但如果违背个性化准则,事事从众,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就会产生消极的不良效应。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从众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许多教师在备课中沿用网络上现成的教学设计及网络课件,有些教师直接照搬精品的优秀课程。对于刚进入学校的青年教师,学习和模仿是很有必要的但不可全盘吸收。每一组课件的形成都是基于讲授的整体思路上的,承载着教师的讲课习惯与想要向学生传递的思想。一味的模仿会使很多中学教师都失去其独立性,甚至丢失了作为教育者所应该具备的关键的素质。同时使得课堂并无创新,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如何克服从众行为

(一)学生应如何克服从众行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更加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如设立团队教学小组合作,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每一个孩子的观点,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团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可适当在班级里进行集体表演,培养团体观念,提醒学生在演现场学习以及表演过程中,倾听其他同学的声音,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其次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应以尊重学生独立人格为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教师的身份带给学生压迫感,而是应以情感为纽带去构建自己的威信。教师应对敢于发表不同观点的学生给予鼓励性评价,进行正强化,使学生不必担心自身的与众不同,减少心理上的负担。同时,對出现消极从众行为的学生,应及时采取引导和教育的方法,但应注意言语的适度,防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教师应如何克服从众行为。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培养创新精神,探索更多的授课方式,营造浓郁的课堂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在备课时应有自己的涉及思路。PPT的内容、知识点、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如何提升课程的吸引力等诸多方面都要考虑得当,在备课的同时弥补自身记忆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和鉴别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音乐程度。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安排教学计划,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同时使每个学生都掌握课堂所讲的内容。

四、结语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真正从学生为出发点,关注群体中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从众的积极作用并克服其消极影响,从而帮助我们的教学。在力图走出从众心理怪圈的同时,也要切忌盲目排斥他人的观点。教师要大胆迈出脚步,不断地提升自身素养与教学能力,摆脱教学从众心理的枷锁。

注释:

①(美)艾波利斯,霍费,克劳特曼.音乐教育原理(第二版)[M].刘沛,任恺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75.

参考文献:

[1]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郁文武,谢家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黄希庭,徐凤妹.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