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悲剧和西方悲剧之比较

2018-11-10吴文静

戏剧之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结局窦娥冤哈姆雷特

吴文静

【摘 要】无论在中国文学史还是世界文学史上,悲剧作为一个重要的戏剧类型,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悲剧中所蕴含的情感通常会给人带来一种无穷的力量,所以,我们从中西方悲剧各自的起源、差异原因、主题、选材、人物、悲剧冲突、结局等方面来比较二者,帮助大家对此有所浅显的了解。

【关键词】悲剧;结局;《窦娥冤》《哈姆雷特》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0023-02

如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中流砥柱,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都有很多,其中戏剧类型之一的悲剧在中西文化体系中作为一个共有的文学表现形式而存在。虽然悲剧都存在于中西文化中,但是从历史来看由于中西方的地理因素,生活背景,文化习俗等等的不同,所以悲剧在中西方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一、中西悲剧的起源

谈起西方悲剧,我们就要从古希腊说起,在当时,酒神祭祀是最为神圣和令人生畏的,被看作是必需的活动,“祭祀仪式一开始是由50个衣着山羊皮的人参与,他们围绕着祭坛,歌颂表达着他们对酒神复活的赞誉,所以人们对于用来祭祀山羊的哀歌就转化成對于一个故去英豪的哀歌,悲剧就是由这种表达对英雄崇拜之情的哀歌转化发展而来。”[1]而关于中国悲剧的起源,学界一直没有一个精确的说法,但主流观点认为中国悲剧起源于《九歌》。《九歌》是用神话传说来展示人们的美好愿望与不可扭转的自然力量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从艺术形式上来看,《九歌》的表演中有动人的歌曲、妙曼的舞蹈、各种人物角色、丰富的故事情节、各样的道具,艳丽的服饰、搭配好的舞台背景以及各种乐器伴奏,所以《九歌》可以被看作是我国悲剧的起源。

二、中西悲剧之间差异原因的比较

中西悲剧两者之所以有差距,是由于中国和西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民族精神、文化背景等不同。西方悲剧的起源地古希腊紧靠地中海和爱情海,丰厚的海洋资源让古希腊可以从事海上运输、海外贸易和海外文化交流,使经济高度发展,所以当古希腊人处在这种环境中时,会使他们喜欢冒险,热爱自由,持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和怀疑精神,这些特点在西方悲剧中均有表现出来——主人公积极斗争,有着英雄主义气魄和崇高的精神和品质。

与西方的海洋经济不同,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在古代时形成的小农经济追求的是自给自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做人要懂得“中庸之道”,尊老爱幼,温良俭让,宽容忍耐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所以在中国的悲剧中,充满了天人合一的伦理道德,以描绘底层个体的际遇为主要内容,“全面诉说了社会生活中的父母之哀,夫妇之怨,家国之仇,将中国悲剧中惩恶扬善的伦理批评本质呈现的淋漓尽致,其间暗含着一种对命运的服从和圆满结局的愿望。”[2]

三、中西悲剧各自特征的比较

从选材来看,西方悲剧一直所追求的是崇高,所选的都是政治题材,人物都来自于王公贵族、英雄或者神,他们大部分具有极强的反叛精神和自主能力,显赫的地位使得他们内心世界纷繁复杂。主人公大多是男性,在遭受某一事件之后,自己奋起反抗,主导复仇计划。中国悲剧的选材从皇宫到市井,大到达官贵族,小到底层人物都有涉及,人物大多为女性,在遭受强者的欺凌后,会有他人为她报仇雪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西方悲剧的观众仰望着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在命运和社会面前据理力争,却仍逃不脱失败的结果,进而产生了怜悯和恐惧,从而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3]从结局来看,西方悲剧通常都是矛盾冲突到了高潮,突然就结局收尾就像给人当头一棒,给人以巨大的震撼效果,而中国悲剧无论受到多么大的挫折与磨难,最后都会通过一个剧中的其他人来帮他报仇雪恨,实现愿望,以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呈现在观众面前。

四、《窦娥冤》和《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作为西方悲剧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选择的是宫廷的题材,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了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窦娥冤》作为中国悲剧史上的一个重磅之作,将题材的选择瞄准社会的底层人士,以此来反映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极端黑暗,残忍和无法无天的社会现实。

在《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中,都出现了冤魂这一角色。《哈姆雷特》中,当哈姆雷特的父亲在梦中告知哈姆雷特自己是如何被谋杀后,哈姆雷特才如梦初醒,为父亲报仇雪恨。哈姆雷特在得知父亲被谋杀之后,整个戏剧的高潮才逐渐开始,真正的矛盾冲突才凸显出来;《窦娥冤》中也是在窦娥被斩首之后,冤魂到达父亲窦天章那里,窦天章得知女儿被冤死之后,为女儿重新翻案。父亲窦天章为女儿报仇这一情节在《窦娥冤》中属于结尾处的结局,此时整部剧的冲突在窦娥许下誓言“血溅白绫,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之后,就已进入尾声。这两部剧如果没有冤魂的出现,那么报仇雪恨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不同的是,《哈姆雷特》在儿子为父亲报仇时,此时的悲剧大幕才拉开,而《窦娥冤》在父亲为女儿报仇时,悲剧大幕已接近尾声。

从人物来讲,《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身份是丹麦王子,从小生活无忧无虑,并不知道城墙之外的世界人心有多么险恶,当他在遭遇父亲被谋杀,得知母亲改嫁自己的叔叔,又不得与心爱之人在一起的一系列打击后,一下子无所适从,陷入迷茫。但他作为丹麦王子,从小所受的教育与生活背景绝不允许他这样堕落下去,之后他的振作与坚强,决绝与狠心在他的报仇计划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哈姆雷特亲自参与复仇计划,将自己作为复仇计划中的主人公,虽然最终落得悲剧式命运,但成功杀死了自己的仇人。

《窦娥冤》中的主人公窦娥与哈姆雷特所生活的环境恰恰相反,父亲窦天章为了还债将女儿窦娥卖给蔡婆婆的儿子当童养媳。没想到几年之后丈夫早死,窦娥与蔡婆婆两人相依为命,受到张驴儿父子的屈辱,使窦娥被陷害冤死。在这一系列的剧情中,窦娥作为古代社会的底层女子,她刚烈不屈,善良坚强,但在整个报仇计划中,她并没有直接参与,而是在受到悲剧性的命运之后,由他人帮助窦娥实现报仇计划。

克劳狄斯和张驴儿父子作为两部作品中的负面人物,都是为达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不同的是克劳狄斯由于位及国王,他不能做出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是在美好的表面下做一些伤天害理之事,表现得十分虚伪。而张驴儿父子已经是泼皮无赖,他们无所谓自己的形象,所以做事情毫无分寸且十分卑鄙。两部作品都是悲剧作品,但细细回想的话,在题材、矛盾、结局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悲剧的定义有多种,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4]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正面力量的冲突,恩格斯则认为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条件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抵触。”[5]鲁迅则认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6]整体看这些关于悲剧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悲剧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事件,一部悲剧作品中必须存在有相对抗的两股力量和强烈的冲突。

悲剧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能够净化人的心灵,深化人的思想,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力量。无论是西方悲剧还是中国悲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与之媲美的。

参考文献:

[1]田俊武,高原.论西方悲剧的功能[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112-116.

[2]徐丽娜.中西悲剧比较探微[J].开封教育学院报,2015,(35):17-18.

[3]刘增铁.浅析中西悲剧艺术的差异及其文化成因[J].沧桑,2008,(4):245-246.

[4]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猜你喜欢

结局窦娥冤哈姆雷特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论《水浒传》中时迁的人物形象
《窦娥冤》中蔡婆婆形象分析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浅谈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第二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