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为我国医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18-11-10潘锋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分子精准医学

潘锋

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CGCA)主办,以“传承,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于6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大会上,与会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针对当今国内外胃癌的临床研究、基础与转化研究、姑息康复治疗、临床护理等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大会共设立了27个专题分会场,并举办了多学科交流、临床研究进展等专题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詹启敏教授在开幕式主题论坛上向记者介绍了当前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现状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并强调中国医学创新要汇聚公众需求、资源优势、政府重视等多方面的优势。他认为精准是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和要求。

科技创新极大促进医学进步

詹启敏教授首先介绍说,现代医学发展10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动医学的发展和进步。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使得医学诊断发生革命,人类可以在没有切口的状况下观察人体内部情况。1928年青霉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揭示了生命的奥秘。1954年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创了器官移植时代。1972年第一台CT诞生。1978年法国医生完成了第一例微创手术。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发表。X线诊断、CT实现了很多疾病的体外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手术机器人、胶囊内镜为疾病诊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此外,这100多年来,医疗技术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粗线条到较精准,MDT就是一个对疾病诊疗的整合和综合过程。临床实践模式也从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向精准医学与整合医学转变,当前医学科技正在步入大数据、精准医学、靶向治疗的新时代。

詹启敏教授说,科技创新极大促进了医疗装备的进步。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催生了新的医学认识,推动医学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X线诊断、超声诊断、核磁诊断、CT 、PET-CT相继问世,每一次医疗装备的进步都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的救治和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装备仍然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极大地促进医学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早期青链霉素、疫苗等的使用在防治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成效,极大地提高了人均期望寿命水平,但目前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还缺乏有效的药物。目前药物的研发模式与过去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新药研发方面更加关注适用于特定人群的个体化药物,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药物活性、安全性和副作用的临床结果评估预测,大数据有助指导药物的精准应用。

科技创新还极大地促进了临床技术进步和优化临床决策,放射治疗、微创治疗、器官移植、心脏外科、介入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靶向治疗、远程医疗技术、数字医疗技术、微创、手术机器人等在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发展迅速。分子影像、分子病理、分子诊断、组学分析、电子病例、临床大数据、医疗信息更加优化了临床决策,从早期的经验诊疗步入了循证医学时代。科技创新在大健康管理方面,风险识别、慢病管理、精神健康、健康干预,在线问诊、虚拟护士等提高了公共卫生监控的覆盖面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速度。如在我国1.1亿的糖尿病中,一部分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但每个人的发病风险是不相同的,利用新技术识别疾病风险有助指导早期预防并发症。今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连接医院、患者、医生、企业、保险公司,解决了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互联网将与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供应保障、家庭医生签约、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是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有效举措。

詹启敏教授说,过去100多年间,医学界一直把疾病当作外因,很多治疗手段都是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恶劣的生活环境,不健康、不营养的食品等,但今天很多疾病都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肿瘤和心血管病等,更多的研究发现疾病发生存在差异性,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致病因素,发病情况却有所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也存在差异性,同样的临床分级给予同样的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也不尽不同。因此对人体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要更加重视内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干细胞再生医学、疫苗抗体以及生物治疗,个体化诊疗技术,大数据与智能医学都是重要的创新研究方法。

医学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詹启敏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年底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以及在2016年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11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我国健康事业发展时,特别强调了加强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充分证明了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中国医学科技和健康事业发展也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健康事业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而是要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大健康。大健康覆盖了婴儿保健、出生档案、儿童保健、成年保健、老年保健和临终关怀的生命全周期,关注疾病的全过程,从健康到亚健康以及高危因素、早期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康复以及老年医学等,更加强调生活方式管理和对不同疾病的管理。我国大卫生大健康的时代特点一是关口前移,加强疾病预防与早诊早治,这也包括胃癌在内的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主要防治原则;二是重心下移,重视社区、重视基层、重视农村;三是多视角的创新与合作,涵盖医学、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

詹启敏教授说,健康中国的目标已经非常清晰,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巨大挑战。我国重大疾病发病现状不容乐观,恶性肿瘤年新发430万例,年死亡人数280万,其中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4种肿瘤的死亡率居世界第一位。心脑血管疾病年死亡375万人,高血压患者2.7亿人。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人,还有1.5亿糖尿病前期人群,慢性肾病1亿至1.2亿人,风湿病超过8000万人,老年痴呆1200萬人,且每年以30万人的速度增加。詹启敏教授强调说,当前我国一方面面临一系列重大疾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医学创新能力不足,表现为:一是临床药物95%最初专利和知识产权来自国外;二是大型医疗装备95%由国外进口,包括与胃癌等肿瘤诊断相关的核磁、彩超、CT,加速器、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微创等;第三是临床标准规范指南95%借鉴国外,中国在疾病诊治的标准、规范、指南、临床路径等方面国际贡献不足5%,肿瘤不足1%,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科技创新,要通过传承创新理念来提高医学科技创新能力。

詹启敏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前中国已进入科技发展新时期并规划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新药、医疗器械装备以及医学标准、指南、规范的创新,不仅仅是临床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创新、实践、再创新,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成果。针对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等国家健康科技战略发展需求,经过几年筹备,国家健康保障科技工程即将启动,这一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集中力量开展疑难高发癌症治疗专项重点攻关,国家健康保障科技工程实施将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助推实现全面小康,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从而实现医学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

精准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詹启敏教授介绍说,尽管当前我们还有大量的医学难题有待解决,但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精准。疾病的发生经历了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改变、细胞、分子改变和组织器官改变的过程,分子标志物和分子靶点了解疾病早期细胞、分子阶段的改变将有助于对疾病的深入了解,发展疾病分子分型、药物创新和精准治疗,这整个的过程就是医学创新的过程。精准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公众的巨大需求,精准的要求贯穿医学全过程,即对致病风险、疾病诊断、疾病分类、药物应用、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的精准判断。实现精准医学需要前沿多学科交叉融合,包括组学研究,临床技术、装备和药品研发以及大数据分析。

精准医学在预防层面不仅要了解疾病的内因,还要了解环境因素,确定易感人群和重点预防人群。肿瘤与吸烟、饮酒、病毒感染、神经免疫等的关系是明确的,但一定也存在个性化问题。基因和蛋白的改变要远远早于临床病理的改变,出现临床症状时很多都是中晚期了,因此研发一系列的疾病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将对疾病的预测、早期诊断提供支撑和帮助。分子影像是精准医学的关键技术,特异性的分子探针,全数字化、高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三维或四维成像等为临床提供3D或4D图像。网络化使图像的同步共享和互认成为趋势,功能化可同时反映疾病的形态学变化和功能变化,微观化和分子化可显示反映微小代谢或活体异常,影像资料云数据有利于诊疗和数据挖掘。以前同样的组织分型、同样的临床分期,同样的治疗方案患者结局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患者有效,也有的患者无效;靶向药物出现之前,肿瘤化疗平均理想疗效不足25%。分子病理有助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和预后判断,避免治疗不足或避免治疗过度。个性化诊疗理念和模式将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未来同样的组织分型、同样的临床分期的患者通过分子分型和分子分期,可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实现疾病治疗的高效、低毒和低成本目标。

生物样本库和大数据平台是精准医学的重要支撑平台,疾病诊疗标准、规范、指南的研究和制订一定是以生物样本库为支撑。健康医疗大数据自个体、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全球,将是地球上最丰富、最重要、最庞大的数据,不仅涵盖了组学检测、分子检测、分子影像、分子病理、临床诊疗,还有人群队列、慢病管理、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康复养老。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健康医疗大数据支撑健康医疗体系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支持医院的健康管理、科学研究、智能医学、临床决策和不良风险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医疗大数据内涵丰富,既有共性关键基础技术和标准规范、面向健康医疗实践的应用技术、卫生管理调控的应用技术,也有健康医疗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共享与整合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私隐保护与安全防护技术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伦理和法律框架等。当前,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迅猛,数据资源快速积累,医疗信息化应用在病历、影像、病理、组学持续发展,为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北京大学也成立了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此外,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精准医疗成果最终惠民提供了保障,人工智能“医生”可以“精准”雕刻患者特征,從而能够改善多种重要疾病预测的准确性。

面向医学科技前沿

詹启敏教授说,医学科技创新要面向前沿科学,一是生命组学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组学数据将提示疾病的发病风险和对治疗的疗效判断;二是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三是抗体药物,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四是生物治疗及个体化诊疗技术。宏观组学研究、微观分子研究,阐明疾病机制,实现分子分型、分子诊断、个体化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都是医学科技创新的前沿。医疗器械正在成为与药物齐头并进的新型产业,数字化、遥测化、微创化、网络化、智能化、小型化未来将极大地支撑临床需求。大数据与智能医学将发展得越来越快,健康医疗大数据与医疗器械设备、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组成的医疗端,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APP组成的患者端和第三方医保控费共同组成了智慧医疗。

詹启敏教授最后介绍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一是现代医学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性增强,新技术、新方法进入医学领域,提高了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水平。二是现代医学更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医学内部以及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更为广泛和深入,引起新的医学革命。三是现代医学发展与医学人文密不可分。医学人文情怀是永恒的,医学不仅包括精湛的技术,人文是医学的另一个翅膀。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进入到医疗领域后更要坚守底线,不忘初心,把医学人文和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支撑健康中国的发展。詹启敏教授强调,精准是医学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转化和整合是医学发展的模式和机制,精准医学发展的主战场是社区和医院,精准医学发展需要大样本和大数据的支撑,精准医学发展需要政产学研用形成合力,精准医学发展需要与监管科学同步发展。中国医学创新发展具有公众需求、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传统医学等方面的优势,汇聚这些优势的医学科技创新将极大地推动临床诊疗技术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科技创新为我国医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专家简介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长期致力于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创新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猜你喜欢

分子精准医学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医学的进步
分子的扩散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精准的打铁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