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
2018-11-10李奇志胡英超秦芬
李奇志 胡英超 秦芬
摘 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 ,是气象和地球相关学科业务与科研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意义、法律适用、现阶段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等问题进行分析,怎样做好气象探测保护工作,确保气象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准确性和代表性 ,为天气、气候变化规律提供准确的依据,为防灾减灾提供准确及时的预报预警服务。
关键词:探测环境;法律依据;困境;建议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62
引言
隨着城市规划的快速发展,气象探测环境设施受到严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为了在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同时不影响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发展,在实践中,有很多气象观测站和雷达站都进行了搬迁。有的甚至存在搬迁频繁的现象,影响了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严重影响了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为当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正确的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
1 气象探测保护的意义
准确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做好气象预报,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进行国际国内气象情报交换的基本依据。要保证气象资料的“三性”(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就必须有一个符合规范技术要求的气象观测场地,并保护好其周围环境。
2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1 法律法规依据
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义务。”《气象法》从3个层面(国家、集体、个人)提出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义务。同时,《气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确实无法避免的,属于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探测环境,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属于其他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应当事先征得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建设。”此项规定明确了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应当避免危害探测环境,若确实无法避免的,也应当根据所危害探测环境的相关台站的等级,征得相应等级的气象主管部门的同意。
为了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中国气象局颁布了《气象探测环境和实施保护办法》(以下简称《保护办法》),于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保护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未经气象主管机构同意,有关部门不得审批。”《保护办法》更为详细地规定了有关部门对于保护探测环境的相关义务,即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等有关部门在审批阶段有帮助气象部门把关的义务,在审批建设项目时必须先经过气象主管机构的探测环境行政许可审批才能开展建设项目的下一步审批工作。
2.2 法律适用问题
《气象法》、《保护条例》、《保护办法》都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进行了规定,遇到同一问题不同规定的情况,应当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法律属于上位法,应当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等下位法,而行政法规相对于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而言属于上位法,因此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应当高于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气象法》属于法律,《保护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保护办法》属于部门规章,因此在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中,有规定不一致之处时,按照《气象法》优于《保护条例》,《保护条例》优于《保护办法》的原则进行法律适用。值得一提的是,《气象法》、《保护条例》、《保护办法》的实施间隔了一段时间,出现了对同一问题新旧法律的适用应当遵循新法优于旧法和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即新颁布的法律应当优先适用,但是当事人的行为是在新的规定颁布之前作出的,则适用旧的规定。
3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主要困境
3.1 经济建设发展造成的困境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是造成探测保护的主要困境。由于以前处于郊区的高海拔地区也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成为城区中心,逐渐成为城区规划的重要地段。因此,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造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困境。怎样才能协调好地方经济发展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人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2 地方整体规划建设造成的困境
地方整体规划建设是造成探测环境保护的另一个困境,虽然《气象法》和《保护条例》规定:气象台站站址应当保持长期稳定性,但是也作了例外规定,即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或者城市(镇)总体规划变化确需迁移站址的,也可以在履行法定程序后进行迁移。由于近年来城市规范发展越来越快,导致台账迁移频繁。而且频繁迁移的现象越来越多,台站迁移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有的台站甚至迁移没过几年,又因为地方政府的规划调整或者重点项目建设,面临了再次迁移的处境。据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因为气象探测环境遭受破坏而导致台站迁移占到台站迁移总数的90%以上。
4 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4.1 加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宣传,通过报纸、电视、气象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加大对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和宣讲,通过座谈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将法律法规宣和典型案例通报向社会公开,赢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4.2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
加强与发改、城乡规划、国土、住建部门的沟通衔接。要求相关部门在建设项目立项、选址阶段进行把关,有效从源头上减少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4.3 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人大的支持,针对气象探测环境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编制中要明确台站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及其具体标准,并将编制报地方政府和人大批准后执行。此种做法可以确保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整体规划制定的重要因素。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从气象主管部门要保护,转变至地方政府要主动保护,其他相关部门要主动保护,构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保护模式。此举可以减少经济建设和城乡规划发展与探测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城市发展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之间寻求一条协调发展的道理。
参考文献
[1]黄玲,章维东,刘小钢,等.基于WebGIS的气象探测环境实景监控系统[J].农业网络信息,2012(8):25-30.
[2]张涛.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法律思考[J].湖北气象,2006(3):3-4.
[3]杨继臣.新时期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执法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传播,2010(3):53-54.
作者简介:李奇志(1969-),女,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面测报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