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水产健康养殖
2018-11-10姚治豪
姚治豪
【摘 要】本文从健康养殖理念的起源与演变、到国内外健康养殖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试图在综合分析水产健康养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提出我省健康养殖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健康养殖;概念;管理;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elaborates and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healthy aquaculture, and the status quo of healthy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and aquacul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healthy aquaculture in our province.
【Key words】Healthy farming;Concept;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
水产品作为优良的食物蛋白源,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得水产养殖业获得长足发展,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养殖产量已占全世界养殖产量的近70%。养殖规模大、范围广、产量高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基本特点,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对我国水产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在近 20年来非常重视水产健康养殖业的发展,把健康养殖列入了工作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水产健康养殖产生的背景。
(1)早期的水产养殖业,技术水平不高,健康养殖问题不是很突出,生产者注重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一切生产经营行为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可以说没有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健康养殖意识。到了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会议仅仅提出“水产品健康养殖与生态养殖”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养殖水产品与人类健康、传统养殖模式、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明确认识,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健康养殖”理念的前身。
(2)20世纪80年代,海水养殖业较发达的日本因受到养殖环境问题的困扰,开始对网箱养殖的残饵、粪便等的处理方法,以及养殖容量对养殖环境的影响等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在亚太水产养殖网组织的推动下,把“主要养殖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为中心内容的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上了日程,隨后的10多年间,亚洲、澳洲、欧美等都对该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在养殖环境监测、养殖系统内部水质调控、微生物生态防病技术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推动了水产健康养殖模式的研究和发展。
(3)1995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9届大会审议通过了《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其中“负责任水产养殖”内容对国家管辖内发展水产养殖、涉及环境水生生态系统的水产养殖、利用水生遗传资源、基层水产生产行为与产品质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体现了健康水产养殖的基本框架要求。
(4)我国很多学者从养殖水质调控、疫病防治、产品安全等不同的角度对健康养殖进行了概括定义,笔者以为水产健康养殖就是“通过对养殖的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繁育、饲料及渔业药物生产使用、水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管理,使所养殖的对象健康生长,最终生产出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对水域生态环境无损害的行为”。
2. 推行健康养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1 面源污染,导致水产养殖环境日益恶劣。
(1)工业化、城市化带来水域环境不断恶化。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畜禽养殖的废弃物排放,水资源水体富营养化及严重污染。据环境监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有一半的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90%以上城市的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人口稠密地区的水域绝大部分都富营养化,全国有水质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有850条受到污染。
水域环境遭到污染,水产资源遭严重破坏,不少水域生态失衡。例如:河口地区本身由于饵料生物丰富,是生物多样性最集中之处,历来是产品种类丰富的渔场,长江口是我国的重要渔场,鲥鱼、刀鱼、大银鱼、鳗鲡、河蟹等在世界著名,但现在这些优良的种质资源有些已基本绝迹(如鲥鱼),有的已岌岌可危。
(2)大量的围湖造田造成湖泊沼泽化。如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50年代有大中型湖泊1065个、1240万亩。围湖造田后,剩下300多个,面积303万亩。著名的洪湖原有水面120万亩,围湖造田60万亩,湖泊迅速沼泽化,鱼产量下降77%。
(3)水域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养鱼水环境。例如:安徽当涂石臼湖边的湖阳镇,2001围拦养蟹3000亩,效益很好。2002年沿湖浅滩全部用于围拦养蟹,共1.4万亩,结果是“三光政策”-水草吃光(烂光)、河蟹跑光(死光)、钞票用光,不仅造成养蟹户70%亏本,而且带来的后果是围拦养蟹区的水质严重恶化,连镇上的饮用水都成问题。
2.2 水产养殖的内源污染不容忽视。
(1)在淡水养殖方面。水产生产中,只要科学养鱼,对水域环境不会有污染的危害,反之养鱼产生的残饵、排泄物对水体内源性污染不容忽视。水库水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过度、过量的网箱养殖也极大地破坏了水库水环境,直接导致Ⅱ类水质变为了Ⅳ类甚至劣Ⅴ类水质。
(2)在海水养殖方面。沿海养虾业,生产1吨虾需投饲料3吨左右,残饵及排泄物大量的流入水中,造成水环境氮、磷超标。
2.3 水产食品安全日益突出。
随着水产养殖容量和单产水平大幅提高,内外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等,水产养殖病害日益严重,为确保养殖安全,生产者多采取药物防治病的作法,从而引发了一些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人的健康消费意识不断增强,把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推行水产健康养殖不容忽视。
3. 水产健康养殖的现状
在国际上,水产健康养殖的研究主要涉及现行不同养殖方式的环境影响评估、水质调控技术、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遗传多样性保护和优质饲料技术等领域。我国健康养殖的研究刚起步,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池塘动力学、微生物生态学、有益微生物、以及养殖系统内部的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近年,以无公害养殖技术为主线,创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区(场),注重了优良鱼苗、鱼种生产与推广,注重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与科学开发。总的看来,我们的健康养殖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还十分有限,处于探索阶段。
4. 推行健康养殖的对策
(1)养殖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贯穿整个养殖生产过程,应严格执行《渔业水质标准》,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净化处理和宏观控制;养殖者在事先应对养殖环境条件、水化状况、生物因子全面了解掌握,决定养殖品种、养殖规模、养殖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渔业、环保、水质监测部门应充分利用其人才、设备条件,对可养殖区域环境状况进行深入研究、詳细摸底、确切分类,为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行政手段强化协调服务;预测、追踪监控、评估养殖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确定可养殖(或可引进)品种、养殖容量、养殖水体排放标准。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规范养殖行为。
(2)种质种苗管理。
根据养殖环境条件,选择生长性能好、抗逆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是发展健康养殖的重要前提。生长性能好的良种,可提高饲料转化率,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劳力、饲料、能源、水资源的投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抗逆、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能降低养殖过程的病害风险,从而减少大量使用药物造成环境蓄积、机体残留、危及人类健康的可能。
(3)投入品质量管理。
饲料、渔药等水产养殖投入品的质量是影响养殖水域环境和养殖水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加强监管。一是饲料行业要自觉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绿色、高效、适口、营养全面的饲料研发力度;二是严禁生产、使用禁用渔药三是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四是在养殖生产中,不使用稳定性差、转化效率低、饲料系数高、容易产生废弃物的饲料。
(4)改进健康养殖模式。
我国传统养殖模式有其不科学的地方,要对这些模式进行进一步研究和修订,使其更加符合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的技术要求,推动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业的发展。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5-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