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阴暗面”?标准假新闻
2018-11-10沈逸
沈逸
11月9日,正准备去参加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式的笔者收到朋友短信:今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不是聚焦网络技术的阴暗面?让从2014年开始连续参加互联网大会的笔者一脸懵。
朋友的说法来源于《纽约时报》一篇题为“在中国的互联网大会,技术的阴暗面涌现”的报道。这篇报道非常符合假新闻的标准:其一,放着本届大会“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不提,杜撰所谓技术阴暗面;其二,移花接木,先放一段记者自己对于新疆的臆测,然后嫁接一段腾讯总裁马化腾关于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表达,让读者产生联想;其三,选择性的裁剪互联网之光成果博览会的展示成果,让人觉得那里好像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技术专场演示会。
可以想见,在这篇报道的影响下,无法亲自到场参观的部分外国读者,将被激起一波“正义感”,去谴责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胡作非为”。这就是必须澄清这个假新闻的关键所在。
直面挑战,推进合作,克服困难,共同推进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从开始至今,历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共同关注的主题。与会代表在各种场合,毫不讳言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面临的冲突、矛盾、摩擦和分歧。但是,与《纽约时报》这篇报道的最大区别是,参与者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去消除分歧和误解,实现有效的合作,特别是在中美两国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乌镇互联网大会这五年,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了新的理念体系和目标模式。从提出“命运共同体”,到明确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再到强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申“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聚焦“共进共赢、互信共治”。中国在乌镇倡导的新主张和新见解,在国际体系的风云变幻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与完善,也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征程。在此次大会的各个论坛以及会场内外,除了共同治理网络空间,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性环境之外,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保障和实现网络空间的大国战略稳定,减少不确定性和猜忌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与会者的共识是,各方应努力为促进稳定和信任添砖加瓦,这不仅是当前全球的利益使然,也是至关重要的历史责任。▲
(作者是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