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

2018-11-09王玉坤王波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

王玉坤 王波

摘要: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其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作用下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在当前提出的创新创业大背景下,结合本文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在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其创新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未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土木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一些初步思考。

关键詞: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1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始终,容易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对于施工进度的提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

1.1 创新是建筑行业发展的灵魂

各行业要想提升效益都离不开创新发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也不例外,需要创新。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缺乏创新思维。对于土木工程行业来说,要想谋求很大的发展潜力,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用技术武装自己。只有技术创新了,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才能获得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

1.2 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十余年来,我国土木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竞争也日益剧烈,在这种社会环境当中,人们越来越喜欢创新,创新能让人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行业面临着大洗牌,适者生存。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和先进技术理念包装自己的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才能够适应这种淘汰制度,才能促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良性发展。

1.3 有利于企业节省造价成本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包括多方面,需要对工程多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通过引进管理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用创新管理可以提高造价的效率,准确性也能大大地提高,并且能预测造价成本影响的因素,从而来控制造价成本。

2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

2.1 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脱节

在实际工作中,如若创新能力严重匮乏,就会面临着对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非线性分析、最优控制、反馈分析及材性分析等与实际的工作严重脱节的问题,而理论知识并不应停留在论文中,更多的是应该运用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它真正的价值。

2.2 对于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实用性理论研究方面,存在传统的局限性

传统的土工工程研究中,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实用性理论研究一直都存在在两个不同的领域,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使得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实用性理论研究不能很好的结合,为技术创新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2.3 施工技术应用的标准存在局限性

在工程施工中,准备工作不充分,目标不明确,对于工程施工的要求马马虎虎,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提升到创新的层面,严重阻碍了技术创新。

2.4 缺乏良好的技术创新团队和管理团队

当前在建筑施工工程在管理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理漏洞,在施工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不到相应的施工管理责任人,甚至很多项目都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这样的后果只能是各个部门推卸责任,最终事情不了了之,施工的过程中,不注意质量管理,势必会影响力技术创新的发展。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3.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深基坑施工技术创新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土地与人口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国各地城市开始大规模建设高层建筑。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高层建筑往往会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地基深度也越来越深,深基坑施工技术作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如果深基坑施工技术出现问题,那么可能会导致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所以深基坑适合对环境要求不是很高的建筑工程。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深基坑支挡技术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桩锚支挡结构的应用。我国地域辽阔,每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不同,建筑工程施工地质条件也不同。如果是在软弱地基上施工,则基坑开挖越深。如果基坑坑壁土质密度低,则必须采用灌注桩与预应力锚杆支挡体系,确保基坑施工质量。对一些位于地下水水位之下或者水位之上的土层工程,则采用套管水成锚施工技术。第二个就是承重与支挡一体化施工技术。这种技术方案主要应用在土木工程施工的一些临时支挡的永久性的支挡柱、支挡桩、加固桩以及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一体化施工技术不仅能满足深基坑对支挡的承重要求,而且还能提高深基坑施工效率和速度,缩短工程的建设周期,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需求。第三个就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旋挖技术。这种施工工艺能够提高灌注的效率和准确率,避免人为因素对灌注的施工误差,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土木工程支挡施工技术。但是在施工的时候,孔桩的质量必须符合建筑行业的相关标准。

3.2 新型预应混凝土施工技术

新型混凝土能够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产生裂缝,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减少构件受到的拉应力,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刚度大、耐久性好等特点,能最大限度发挥钢筋和混凝土的优点。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张法,具体施工方法是混凝土浇筑前,对新型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然后将张拉后的钢筋固定临时的台座或者钢模上,然后开始浇筑,新型预应力钢和混凝土之间产生的黏结力,产生了新的预应力效果。后张法施工技术与先张法不同,它是先制作混凝土钢筋,然后再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在施工前,浇筑的混凝土构件必须预留一定的张拉孔道。当混凝土的结构达到了一定的强度以后,再将钢筋拉近孔道。这种新型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可以利用张拉工具,在构件端部锚固新型预应力钢筋,最后对孔桩进行灌注。

4 结束语

如今,为尽快尽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保证企业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技术的创新不仅意味着企业的进步,中国的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更意味着全人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韩永召.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J].智能城市,2016,05:199+201.

[2]卢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和创新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7:38-39.

[3]刘江.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263.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