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梅汛期暴雨过程分析
2018-11-09水旭琼申子彬郁懋楠
水旭琼 申子彬 郁懋楠
摘 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6月21日-22日鄞州区的一次梅汛期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发现高层南亚高压稳定少动,中层副热带高压前期西伸北抬加强,以及浅槽过境冷空气影响,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冷暖空气交汇引起此次降水过程;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耦合结构形成“抽吸”作用,导致强烈的上升运动,同时西南暖湿气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建立和维持了暴雨区低层的对流不穩定层结,是造成暴雨过程重要影响因子。
关键词:鄞州区;梅汛期;暴雨过程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217
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末夏初过渡季节中的重要天气气候现象。一般而言,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旬,随着大气环流形势的季节性调整,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北跳,东亚季风加强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会出现一段连阴雨天气,由于正值江南梅子黄熟时节,故称“梅雨”。由于梅汛期暴雨的持续性和突发性往往会造成国民经济和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尤其降水量的多寡与旱涝灾害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对梅雨的研究是特别关注的。
1 天气过程和形势分析
鄞州区常年入梅6月14日,出梅7月9日,梅雨期平均25d,年平均梅雨量260mm。梅雨量的年际变化相差较大,这主要与梅雨期长短和梅雨期内的降水强度有关。2014年鄞州区于6月17日入梅,7月7日出梅。入梅后阴雨不断,至6月底先后出现了3轮较强降水过程,分别集中在20日、22日和27—28日,尤其是21日夜里全区普降大到暴雨。全区梅雨量呈现出西部大,东部小的分布特征。其中奉化江以西地区梅雨量普遍在220~270mm,奉化江以东地区除中河街道、钟公庙街道、邱隘镇和下应街道北部雨量在200~250mm外、其余普遍在170~200mm,鄞州本站梅雨量198.8mm,较常年(260.5mm)偏少23.7%。以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资料及气象站的雨量资料具体分析21日20:00—22日20:00的暴雨过程。
1.1 降水量实况
21日20:00—22日20:00鄞州区24h降水量分布如图1所示,全区面雨量达到59.9mm,并呈现西部大,东部小的分布特征。其中西部山区普遍在70mm以上,平原地区普遍在50~60mm,东部地区普遍在40~50mm。
1.2 环流形势分析
从21日20:00—22日20:00高层(200hPa)环流形势场(图略)可见,南亚高压中心稳定在95-100°E,高压脊线伸到100°E以东并稳定位于25°N附近。中层(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为稳定(图略),副高脊线位于20°N附近,呈东西走向,位置基本没有改变,588线靠近福建沿海。从500hPa形势场看鄞州区有一浅槽过境影响,但基本处于平直的西风气流中。
从低层(700hPa和850hPa)流场的演变情况看(图2),切变线维持,鄞州区处于700hPa切变线南侧,850hPa切变线附近,同时低层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提供大量水汽,为本次的暴雨过程创造了条件。
整体来看,高层南亚高压及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中层浅槽影响,低层切变线稳定维持,从而引起此次降水过程。
1.3 散度和涡度条件
从21日20:00—22日20:00的高低空散度和涡度配置图(图略)来看,对于鄞州区本地低层处于散度场的负值区,对应涡度场正值区气旋性辐合区,中高层处于散度场的正值区,对应涡度场负值区反气旋性辐散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耦合结构形成“抽吸”作用,导致强烈的上升运动,上升气流到达高层后会向四周流出进一步加强高层辐散,反馈到低层又促进低层辐合发展。其中22日02:00最为明显,这也是造成21日夜里鄞州区普遍出现大到暴雨的主要原因。
1.4 水汽条件
通过分析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图(图略)可知,在水汽输送上,低层700hPa和850hPa的水汽通量分布在华南沿海地区到朝鲜半岛南部,基本呈带状分布,与低空西南风急流相对应,同时鄞州区处在水汽通量散度的负值区中心,水汽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西南暖湿气流不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还建立和维持了暴雨区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层结,造成鄞州区及其周边地区在该时段出现大到暴雨天气。
2 结论
通过客观资料和实测降水资料,分析21日20:00—22日20:00的暴雨过程。得出以下结论:此次过程是2014年入梅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过程,全区普遍大到暴雨,面雨量达到了59.9mm,雨量呈现西部大,东部小的分布特征。
从形势上来看,高层南亚高压及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中层浅槽影响,低层切变线稳定维持,从而引起此次降水过程。从物理量来看,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耦合结构形成“抽吸”作用,导致强烈的上升运动,同时西南暖湿气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建立和维持了暴雨区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层结,是造成暴雨过程重要影响因子。
参考文献
[1]张春艳,王力,孙明明,等.2011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特征及影响天气系统分析[J].暴雨灾害,2012,31(2):132-140.
[2]俞燎霓,胡波,曹美兰,等.浙江梅雨气候特征及其梅汛期暴雨的形势分析[J].科技通报,2010,26(5):782-786,794.
[3]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