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地区几种常见的园林植物防寒管理措施

2018-11-09王冠明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管理措施

摘 要: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园林植物容易遭受冻害或“生理干旱”,使局部枝条受害,严重的会导致全株死亡,尤其是一些常绿、新栽植和抗寒力弱的植物。所以,做好冬季防寒工作对于园林植物安全越冬来说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园林植物防寒管理措施及注意要点。

关键词:园林植物;防寒;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205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对于南种北移苗木、新移栽苗木及露地栽培的二年生、多年生花卉以及不耐寒苗木必须进行防寒,才能避免低温危害,达到延长绿期的目的。

当低温超过植物的耐受范围时,会破坏细胞原生质的结构和生理机能从而产生冻害。在北方地区多数情况下出现的植物越冬后枝条干缩、枯死并不完全由低温造成,而是由于冬季干燥多风,植物因体内含水量骤降导致“生理干旱”,往往比冻害更严重。防寒就要对苗木进行合理浇灌、科学施肥,促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其自身抗寒能力。还必须采取地上部分的防寒措施,以确保植物安全越冬。现介绍几种北方地区常见的植物防寒措施。

1 浇冻水和返青水

在冬季土壤封冻前浇冻水,土壤含有较多水分后,严冬表层地温不至于骤降,开春地表升溫也变缓。最佳灌水时间为气温3℃左右,5cm土层内均温5℃,表土日化夜冻时。浇冻水的时间主要根据气温变化情况而定,以温度降到“夜冻日消”时最佳,也就是夜间或凌晨地表结冰,白天中午或下午又解冻时。华北地区(北部除外)一般在“小雪”前后(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灌水为宜。灌水过早,高温蒸发量大,水分流失多,不利于蓄水保墒;灌水过晚,则因气温较低,土表冻结,水分不易渗入地下,植物根系易遭受冻害。有条件的可以浇2次透水,地温低于5℃前浇1次透水(约10月下旬),地温接近0℃时(约11月中旬)浇第2次透水。树木浇透水前可用土垒成环形土埂,埂高15~20cm,防止水分外流。灌水量以灌水后当天水分能够全部渗入根部和渗到根系分布层为好。灌水深度通常因苗木种类而异,乔木不低于50cm、灌木不低于30cm,草坪不低于20cm,土壤湿度为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如有条件,可在最后一次冬灌后在树基培土。

浇返青水一般在早春进行。正常年份,华北地区(北部除外)“惊蛰”前后(3月上中旬),一般日均温达3~6℃,土壤已解冻,此时浇返青水较合适,不宜过早或过晚。及时浇返青水,可使地表昼夜温差相对减小,避免春寒危害植物根系。尤其对于草坪植物,浇好冻水和返青水,延长绿期效果显著。冷季型草坪返青较早,灌水宜提前;暖季型草坪返青较晚,灌水宜延后。对于高大乔灌木来说,根系较深,春季浇1次透水,足以供应其返青所需水分。但对于低矮灌木、宿根花卉、草坪及新植树木来说,或根系太浅,或根系受损还未恢复吸收能力,再加上春季多风干燥,土壤水分损失快,浇1次透水不足以保证正常返青的需求。因此,返青水的浇灌次数,要根据植物类型、天气因素、土壤情况综合确定。

2 树干涂白

用于落叶乔木。涂白不仅整齐美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树干变温幅度,防止树皮日灼和受冻,同时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对花芽萌动早的树种涂白,还可延迟开花,以免晚霜危害。

涂白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进行,过晚由于温度低会造成涂白材料成片脱落。涂白高度大中型乔木一般1.2~1.5m,假植大树可适当涂高至分枝点以上。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喷雾器喷涂方式,可节省人工80%以上,要注意涂白剂使用说明。

3 搭风障

多用于雪松、白皮松、龙柏、玉兰等植物,用绿色无纺布搭风障是通用做法。不仅可以使苗木减轻寒害,而且可以降低风速,利于土壤保墒,预防冬、春旱。一般在树木的正北、西北和东北方向架设风障,外形要求美观大方,设置的风障要比苗木高30~50cm,用规格一致的支撑物固定(杉木杆、脚手架等)。注意加固风障和树木支撑,防止倒伏。早春勿过早拆除风障,根据风力情况一般在清明前后几天拆除。据观测,在苗木迎风面搭建风障,可提温3~5℃。常绿乔木、新植绿地要在建植2~3a内连续设置风障。在不影响景观效果时,苗木种植集中的地方可设置大型风障。对于常绿针叶树种、一些珍贵树种和新引进阔叶树种,当其长势较弱时,可采取此法。

4 搭保温棚

多用于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卫矛等绿篱植物。用竹片和无纺布,搭成保温棚。先把防寒架做好,无纺布先围周围,待到11月中旬左右,再封闭上部。要注意保温棚要高于色块、色带或绿篱顶部15~20cm,并适当设置透气孔,防止“捂苗”。需经常有人巡视检查,防止由于棚内温度过高、苗木蒸腾量过大导致土壤干旱从而造成损失。

5 覆盖

常见覆盖措施有培土、覆土、封垄、覆地膜、盖草帘、盖无纺布等。不影响景观的绿地可采用此方法。对于一些耐寒性较差的宿根花卉或花灌木,灌完冻水后全部用细土封垄、培实;盖草帘和无纺布多用于圃地露地花卉,在霜冻前此法既经济效果又好。另外,也可覆盖塑料薄膜等材料,但成本较高;月季、美人蕉在灌完冻水进行重短截修剪后,覆盖30~40cm细土(或沙子)成馒头状,轻轻拍实,能防止冻伤植物根系,同时减少水分蒸发。

6 树干包裹

通常做法是对当年栽植法桐、青桐、合欢等不耐寒落叶乔木采用草绳、麻袋片等缠绕树干的办法。可先用无纺布单层缠绕树干,用细尼龙绳简单固定后从树干基部向上密缠草绳,直到分枝点。石榴可缠至分支点以上30cm。第2年春季气温稳定在3~5℃时解除缠绕物,要避开大风天。常对大叶女贞、红枫、水杉、紫叶李、玉兰、紫叶矮樱、独干紫薇等采用类似方法,木槿、丛生紫薇等用草帘或无纺布将其整株围裹,然后用尼龙绳捆扎牢固,防寒效果很好,面积大时注意防火。此项工作最好在夜间温度降到0℃之前完成。

7 喷抗冻剂

植物防冻剂又被称为植物抗冻剂、植物防寒抗冻剂、植物抗冻液等。现在植物防冻剂品种繁多,一般成分都是激素、微量元素和相关提高植物含糖量、氨基酸含量的成分。其主要作用机理,或通过激活多种生物酶活性,或形成多糖多肽蛋白护膜,或增加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或提高植物木质化程度,在降温时维持生物膜结构稳定性,减轻低温对膜的破坏,降低植物细胞冰点值,增强植株保水和抗冻能力。可有效防止早晚霜袭击,提高倒春寒的抗冻能力。也适用于景观要求高、不能用设置风障等防寒设施的地方。

植物防冻剂多用于以下时间:晚秋或初冬植物休眠前;霜冻或寒潮来临前;早春植物发芽或开花前后;突遇低温冻害后;植物栽植前后。植物防冻剂最佳施用时间在晚秋、初冬、春天倒春寒或寒流来临前3~5d。气温在10~15℃时,每7d喷施1次,连续使用2~3次。5℃以下禁止使用。因为5℃以下喷施后,在防冻剂被吸收前,结冰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冰膜,不仅妨碍吸收,还会加重植物冻害。

冬季型抗蒸腾剂也是常见的防冻剂,主要针对生理干旱研制。如北京金元易生态工程技术中心生产的植物抗蒸腾保护剂等。

植物防冻剂要与其他养护措施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防寒抗冻效果。

8 挡盐板

城市中重点路段挡盐板的设置,不仅可以防止融雪剂对路边苗木的伤害,还可以起到为苗木越冬防风御寒的作用。挡盐板的材质多为全钢制、玻璃钢、塑料、木质无纺布等,高度多为60~80cm。全塑料材质挡盐板因环保、质量轻、可多次重复使用,应用越来越广。

9 扣筐或扣盆

一些植株较矮小的珍贵花木(如牡丹等),可采用扣筐或扣盆的方法。即用大筐或大花盆将整个植株扣住,不会损伤原来的株形。外边堆土或抹泥,不留缝隙,给植物创造温暖、湿润的小气候环境,以保护株体越冬。

参考文献

[1]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冠明(1982-),男,山东潍坊人,硕士,清研智库高级研究经理,研究方向:绿地养护管理。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管理措施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技术探讨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高职园林植物识别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