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
2018-11-09张霞
张霞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随之也出现了大量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中心,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基础。因此,建设与发展生态林业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197
虽然我国现已施行了这一系列林业生态措施,营林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林业生态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规范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和机制,进一步落实与发展林业产业是当下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林业生态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充足的物质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保障经济可稳定、有序、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历经30a的探索与实践,明确提出了“环保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这些理念同样适用于林业产业建设。但从客观上分析,林业产业及其生态建设中可持续发展观念践行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例如,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对生态林业完成毁灭式开发,毁灭性地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大降低了林业生态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为保障生态林业的丰富性,在进行林业产业建设时,一定要同时考虑到林业的生态效益,这样才能形成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拉动整个林业产业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这是发展生态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 正确处理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2.1 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间相互制约和存在的矛盾
经济效益相对于生态效益来说具有一目了然的直接性,而生态效益相对来讲则具有一个积累过程,且效果呈现缓慢,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便形成了二者间的矛盾,在平日的林业生产中,人们投入林业建设和攫取林业资源之间存有一定的区别。也就是说,在日常的生产中,人们在对林业投入了资金、人力和物力后,必然想获得相应的收益,但是由于林业生态效益存在不确定性,使人们在建设生态林业与林业产业上有一定的差异。
2.2 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相互依存并促进
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互相依存和促进的关系,这主要指是和人们获得经济利益和价值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二者存在的一个相同的基础是,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林业的生态效益,就要做好植被恢复和森林面积建设,从而最大规模地扩张森林范围,否则便会导致林业产业资源不足,可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所以,生态建设的根本就是林业产业的资源,森林是生物和所有绿色植被生存的根基,它犹如一个天然的空调,能优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少污染,保护植被,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将生态发展和林业生产发展相结合,不仅能使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得到保障,还能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激励人们不断地投资开发林业,并推动林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3 推动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和谐发展的建议
3.1 加強林业科技的推广力度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科技发展,发展林业产业也离不开科技。所以,林业产业要彻底摒弃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前提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倡导“科技兴林”新理念。建创建起以市场为先导、以科技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经济效益为宗旨的新型林业科技机制,依靠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来提升林业生产效率,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通过对先进的科技信息系统的应用,使林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公开、科学、精确、透明的“数字林业”的开发运营就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数字林业”利用科学采录与分析数据,防止不必要的损失,还能对林木的生产态势进行更直观的分析,使林业生产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3.2 深化革新林业产权制度
林业产权制度作为林业生产关系的核心,是各项林业政策的基石。因此,必须在保障不改变国家与集体对林业产业所有权的基础上,适时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精准把握好产权制度革新试点的契机,把林地或宜林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进行分离,将林业使用权分给那些适合经营的主体,创建多元化的投资、经营及管理人员之间责权利相统一的新制度。同时,要给林权人发放林权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人公身份,充分调动起他们护林造林的积极性,为林业制度革新贡献一臂之力。
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较为密切,它们既存在着矛盾,又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林业生态的日常建设中,必须科学地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让其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才能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生态建设及林业产业的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史小娟.试论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J].林业科技情报,2012(1).
[2]丁洪雨.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