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志愿者积极性
2018-11-09朱怕怕
朱怕怕
【摘 要】全民志愿时代,志愿服务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广东志愿者网的实时数据来看,广东注册志愿者逾903万人,志愿服务时长逾2亿小时,志愿服务组织逾9500个,而志愿服务团体接近75000个。庞大的志愿者数量的背后,如何提高志愿者积极性,使这大量的志愿者能真正长时间做志愿服务,是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志愿服务团队的有效管理与激励探讨解决方法。
【关键词】志愿者;团队;管理;激励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8-021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8.096
【Abstract】In the age of universal volunteerism, volunteer teams have sprung up. According to real-time data from guangdong volunteer website, there are more than 9.03 million registered volunteers in Guangdong, more than 200 million hours of volunteer work, more than 9,500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nd nearly 75,000 volunteer service groups. Behind the huge number of volunteers, how to increase the enthusiasm of volunteers so that this large number of volunteers can truly volunteer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s an urgent probl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lutions from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Incentive of volunteer team.
【Key words】Volunteer;Team;Management;Incentive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意愿”。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志愿者的定义有多种解释,但原则应是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这是1994年12月5日,胡锦涛同志向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发来的贺信所提到的。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志愿服务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源地是欧美等西方国家。一般认为,志愿服务萌芽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慈善服务。从国内志愿服务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1963年开始的“学雷锋”活动为志愿服务的兴起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时至今日,志愿服务在当今社会随处可见,志愿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甚至在一些人手紧缺的服务窗口,如果没有志愿者,日常工作是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的。以广东志愿者网的实时数据来看,广东注册志愿者逾903万人,志愿服务时长逾2亿小时,志愿服务组织逾9500个,而志愿服务团体接近75000个。志愿服务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真可谓全民志愿时代。
可是,庞大的志愿者数量的背后,如何提高志愿者积极性,使这大量的志愿者能真正长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是每个志愿服务团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志愿者团队普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辛辛苦苦招募了志愿者回来,通过培训,只上岗服务了一两次、两三次就再也没来,人员流失大,积极性不大,这种现象层出不穷。这样既浪费了资源进行招募、培训,而且志愿服务的不连续性也没有达到志愿服务的目的。本文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图之友"志愿服务团队为例,以下简称中图志愿服务团队,从志愿服务团队的管理、评价与激励这几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志愿者积极性。
1 志愿者管理现状与不足
1.1 志愿者管理现状
相信使用志愿者的各地单位都希望能招募到稳定的能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因为志愿者上岗前需经培训,并且在若干次服务之后才能熟练上手,才能达到我们对他们志愿服务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志愿者能稳定长期服务亦不至于浪费成本包括时间、人力、物力等有限的资源。而事实上虽然中图志愿服务团队成员人数较多(848名),但每年上岗服务过的志愿者只占一半(420名),其中积极、活跃的志愿者更少,约只占五分之一(约170名)。
中图志愿服务团队存在着志愿者活动随意性强、规范性弱等普遍特点,失去积极性的志愿者主要是三种情况。一是有些志愿者对志愿服务认识不充分,在服务一两次后觉得无趣乏味便不再参与,二是有些志愿者认为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或者志愿服务的效果不明显,而失去积极性,三是有些志愿者因为自身原因的变化,如毕业后不在此地居住或者搬家了离服务地路途较远不再来服务,或者身体状况的变化,如年纪大腿脚不灵便或者怀孕了不便来服务等。
1.2 志愿者管理的不足
除了志愿者自身原因之外,造成志愿者积极性低的还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使用及管理志愿者的单位或部门对志愿团队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存在误区,容易打击志愿者积极性;二是志愿服务领域狭窄,志愿服务内容单调,使得志愿者失去兴趣;三是缺乏規范管理,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建设还有待完善,无规矩不成方圆,对志愿者没有一定的约束力也会造成志愿者想来就来,不来就不来的局面。
2 如何提高志愿者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志愿服务团队需通过有效管理、评价与激励来提高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
2.1 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初衷
招募志愿者除了缓解使用志愿者的单位人手不足的问题,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实践志愿梦想展现人生价值,也可以培养技能提升自我。根据问卷调查,中图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理由分别有,服务大众(22%)、回报社会(13%)、增加社会经验(13%)、帮助有需要的人(11%)、善用空暇(11%)、自我锻炼(11%)、结交朋友(6%)、学习新知识(5%)、尽公民责任(5%)、一展所长(2%)、为未来工作做准备(1%)。
其中,最多人选择的前6项是,服务大众(22%)、回报社会(13%)、增加社会经验(13%)、帮助有需要的人(11%)、善用空暇(11%)、自我锻炼(11%),这六项理由就占了总体志愿者的81%。再笼统地归为两类理由,一是对于志愿者自身而言,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志愿服务,能自我锻炼、增加社会经验,对个人有所提升。二是更高层次的,志愿者普遍具有公民意识,希望能帮助他人,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如果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无法取得其期望值,就会丧失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因此,除了设置基础辅助性的整理图书岗位之外,对于希望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从而提升个人能力的志愿者而言,也要设置自主性强的岗位,如自助设备导引、读者培训、活动策划等。亦可让志愿者在馆里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轮岗服务既可以体验不同的工作感受亦可以学习不同的相关知识。除了在馆内服务读者之外,有条件的还可以走出馆外服务大众,扩大服务人群,扩大服务面。可以到社区、医院甚至是孤儿院、盲校、山区学校进行服务,服务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上门送书、讲故事等等。既满足了志愿者想对社会做贡献,志愿服务团队的社会效应也得到提高。
2.2 团队的有效管理
图书馆引入志愿者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补充,使用志愿者的部门需正确认识到志愿者的重要性,不能视之为廉价劳动力。在图书馆,志愿者等同于读者,亦是图书馆的朋友,这也是中图志愿者团队的名称来源。工作人员接待志愿者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志愿者服务的情绪,若部门内工作人员对志愿者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态度,志愿者受气或者产生不好的情绪,肯定会降低其下次再来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若部门内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相处融洽和谐,视志愿者为部门的一份子,志愿者亦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为在这里工作很愉快,自然而然会常常来服务甚至天天来服务。
我们需制定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或条例,来对志愿服务有所约束。如明确规定一年志愿服务时长需达到若干小时,或者一年内需服务若干次,对于某些有特长的志愿者则可以不做要求或放低要求。提高志愿服务门槛,可以遴选到更符合需求的志愿者。
2.3 团队的评价与激励
通过有效措施稳定原有的志愿服务团队,争取日常补助津贴,开展志愿培训,物质与精神上的鼓舞同为重要。每年度进行评选优秀志愿者活动,并举行优秀志愿者表彰会,以优秀志愿者带动其他志愿者服务,在志愿服务团队中起表率及良好的带头作用,并给其他志愿者树立目标,所有志愿者都有机会参加评选,大家一同争取更优质的志愿服务。并且从中选取典型代表,撰写优秀志愿服务事迹,积极报送参与全国或全省的评选,先进带动后进。中图志愿服务团队先后在2016年及2017年被评为全省、全国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对志愿服务团队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志愿者在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是鞭笞他们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更好地宣传志愿服务团队,可以扩大志愿服务团队的影响力,更能让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油然产生一种使命感,也会更加督促自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3 结束语
全民志愿服务时代,不仅要从志愿者数量上有所提升,还要从志愿者质量上做到有所进步,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志愿服务。公共图书馆引导读者成为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使读者既参与了社会服务,还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可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让他们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接触更宽广的世界。这才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我们的最初想法,亦是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雨.麦格雷戈X-Y理论对NGO志愿者服务积极性的启示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11):107.
[2]吴迪.浅谈海外图书馆志愿者的经验及启示[J].深图通讯,2008(3):34-36.
[3]杜蕾.从效益角度看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9.7(中):287.
[4]苏建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机制研究[J].中国产业,80.
[5]王东阳.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项目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2.8:30-33.
[6]马崇坤.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社会人文),2012(3):141-142.
[7]刘云兰.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志愿者服务,云南图书馆(季刊),2015(4):33-35.
[8]王萁其,李健.志愿服务,从“志愿时代”到“服务时代”,山西青年,2017·02:274.
[9]張晓红,苏超莉.大学生“被志愿”:志愿服务的自愿性与义务性,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1):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