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2018-11-09徐鹏

科技视界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大学生

徐鹏

【摘 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其快速融入社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校企合作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基于此,在分析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基础上,针对培养模式问题,本文提出了校企合作构建教学实验模式、开创第二课堂、知行与研创结合共享平台及“学习、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四点建议,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供决策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8-006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8.030

【Abstract】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ir rapid integration into society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i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b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training mo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model, the of second classes,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research and the training system of “learning, practice, innovation”, which are expected to be valuable to promote the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llege stud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0 引言

當下,创新被作为是促进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理念受到各国的广泛认可与极大重视,随着国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及我国迈入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应该是提上新的高度,应作为发展的基点加以对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战略对创新创业教育赋予了更多使命,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解决这一基本问题以达到培养符合国家产业升级、产业转型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的重要途径。

1 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可行性

校企合作简单来说就是学校与企业为共同完成某一目标、任务而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为谋求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模式,针对性的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注重人才的复合型。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学习和实践,注重学校和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满足了应社会所需,接轨市场,整合企业资源,融合实践与理论的新时代人才需求,助推教育行业健康发展。

1.1 校企合作内在需求驱动

校企合作的需求,源自多方内在需求,包括社会、企业、学生等,这种多方内在需求的刺激要求校企双方需要构建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正是因为这种内在需求,给校企合作提供了的机会。在该需求的刺激下,学校逐渐意识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弊端,而企业也不再一味地追求高额利润,唯利是图,而是开始考虑社会与学生们的需求,通过与学校合作来培养大学生们的双创能力,这为校企合从宏观建设层面上奠定了基础。

1.2 多方利益推动

校企合作模式会涉及多方利益。首先,就政府来说,校企合作能够推动高校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一定程度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对院校来说,可利用企业的资源如资金、经验等与其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等。对企业而言,可获得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缓解人才不足、水平不高等,提升自身的科创能力,同时还能够获得来自政府的政策优惠。在实施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监督、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双创能力的培养、企业的健康发展与顺应新时代的需求等皆为校企合作利益驱动制度的成形带来较大帮助。校企合作构建创业平台,实现对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1.3 国家政策引领

现阶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诸多体制有待完善,完全依赖市场自发调节存在较多局限,因此,对校企合作来说,需要政府干预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校企合作有序发展,这就是双方合作的政策驱动因素。国家出台了相关法规,地方政府也在相关法规允许范围内出台具体实施条例,来规范高校教育的校企合作,对合作中的双方权利与义务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约束。三方既追求各自的价值目标,又互为要素资源,它们求得生存、参与竞争成为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政策保障。

1.4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驱动

自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双创”号召后,双创便由此走红。“双创”政策的驱动下,全民掀起创新创业的浪潮。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大学生们更是蠢蠢欲动。随着双创意识的增强,政府有必要为其提供创业辅导以提高成功概率,而校企合作则为最便捷的路径。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其双创能力,增加知识理解,并以双创目标引导知识学习。与实务教师探讨创业项目并进行实践演练等,增加学生双创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进一步创建实践基地,增加学生经营机会与创业思维应用机会,满足其初显成效创新创业的渴求,同时为社会培养满足新时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新时代,着力推动双创是未来趋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圣地,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校企合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机会,高校应及时调整,利用企业先进的经验及丰富的资源,培养更多的双创人才。

2 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分析

2.1 制定恰当的激励机制

校企合作设定的恰当的激励机制奖励哪些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体和团队。对表现良好的个体和团队进行激烈可以起到带动效应,会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激情,总所周知,大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这些潜能在没有得到挖掘前被掩埋在发呆、游戏、手机刷屏等事情上,浪费且无益。所以鼓勵引导他们释放潜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激励的方式,可以物质和精神激励结合的方式进行,理由是大学生大多物质较为匮乏,给与物质奖励边际效应较为明显,除物质需求外,大学生的精神追求不可忽视,精神的满足会增强其自信,进一步激发其进取的动力,所以恰当的激烈机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搭建众创空间

校企合作搭建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是指大学生对其构想项目进行实战经营的场地。学校负责场地安排、简单设备配置,企业负责指导经营,方法指导。校企定期开展项目选拔,从众多创新创业项目中选择优秀的项目,然后进入众创空间进行孵化,并全程跟踪,企业在孵化过程中全程指导,定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参与项目的成员认真体会、领悟,掌握经营方式和运作模式。

2.3 校企合作构建“知行结合、研创结合”共享平台

校企合作构建“知行结合、研创结合”共享平台利于进一步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助于加强拔尖双创人才培养,也利于科研转化及强化创新与研究意识。共享平台强化创新和创业意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同提升。在多方面与国内外大企业开展全面的校企合作,如实验室建设、专业竞赛、实践基地、科学研究、产业孵化等,建立起有特色且能适合市场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多维立体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多层次的教育环境与教学资源,加强国内外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和竞争能力。校企合作“知行结合、研创结合”共享平台的建立能够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确保为企业及社会输出大量“高素质,善创新,会创业”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2.4 校企合作构建“学习、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科学规划、资源共享、重点突出、发展持续”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为宗旨,以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为核心,不断促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在“学习+实践+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中,依照“工程训练为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意识创新为核心”的原则构建以“基础技能—综合能力—研究创新”为主线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明确双创教育目标要求,把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纳入课程课题、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新路径。

3 结束语

在当今时代,技术发展快速,社会分工更为细致,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旺盛,社会多元化发展、精细化转型也为创业提供更多机会。但如何准确把握市场,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概率,需要匹配对应的能力作为基础,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潜在且庞大群体,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对促进就业,繁荣市场经济具有积极意义。结合目前我国实践情况,与企业合作培养是有效路径,在此基础上,围绕培养模式问题,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以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吕爽,罗二敏,王樱琳.校企合作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市场,2015(15).

[2]石磊.浅谈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

[3]刘臻,唐建洲,鲁双庆.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