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种植技术
2018-11-09白爱华
白爱华
摘 要:玉米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农作物,特别是在北方,玉米的种植范围十分广泛。在当前的玉米种植中,提升种植效率和玉米的品质已经成为生产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对玉米种子改良技术、玉米密植技术、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种子改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122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对粮食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趋势下,玉米的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已经迫在眉睫。种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种植人员必须掌握玉米种植的新技术,并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
1 玉米种子改良技术
目前,在我国玉米种植技术研究领域中,玉米种子的改良技术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在科研人员不懈的研究和实践后,我国已经研究出可以适应不同环境和温度需求的玉米种子。在我国的玉米种子改良技术研发成功之前,主要靠引进其他国家的优良种子进行种植,引进时还要对比分析国外环境湿度、温度与我国的差异,使得操作过程十分复杂,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我国的玉米种子改良技术研发成功之后,实现了根据我国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具体条件,对种子进行高质量的改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玉米的成活率,这项技术在提高玉米种植效率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
根据对山东省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以往的选种过程,为了保证玉米的成活率,需要考虑种子与当地环境的适应程度,因此,必须充分掌握当地的湿度和气候条件才行。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农业局在运用玉米种子改良技术后,可以根据当前的环境条件研发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玉米种子,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同时保证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玉米密植技术
土地利用率较低是目前玉米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单位面积内玉米种植数量,可以选择合理的密植技术。合理密植技术是玉米种植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也是保障玉米产量稳步提高的有效途径。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肥料以及阳光,在保证这些必要条件能够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密植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合理密植技术主要依靠人为地控制植株间的适当距离来实现[2]。
经过6a的多方联合攻关和集成示范,以山东省农科院国家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团队为主的科研人员,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农业局的支持下成功研发“旱作地膜玉米密植增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使旱作地膜玉米由稀植向密植、由分次施肥向一次施肥、由手工劳动向机械替代转变,实现了膜上穴播、收穗和收粒、捡膜、秸秆还田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作业。这项综合技术的实施将引领旱作玉米向绿色农业、增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3 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是玉米种植过程的基础环节,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以往的玉米种植就是对国外先进栽培技术的全面引进,但是由于环境等影响因素的差异,导致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不是很理想,严重时可以能导致玉米减产。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应用,使得玉米栽培的成活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此外,新研发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还可以克服以往人工栽培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快捷、精准的机械设备,大大缩短玉米的栽培时间,防止由于手工效率低下而导致农时延误。经实地测量,采用高产栽培技术的玉米每667m2产量为385.73kg,比传统栽培技术玉米每667m2产量增产20.30%。
11月1日,由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农业局举办的机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会暨现场观摩会顺利召开,区农技站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三农服务中心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各县市农业代表,合作社成员90多人参加了此处培训会。
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玉米种植过程的重要环节。病虫害一般发生在种子栽培时期或生长后期,所以,防治技术在这2个时间节点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杀虫率。在玉米种子栽培的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对玉米进行适当的无菌处理,也可将少量的农药拌入种子中,以防止病虫害的危害;在玉米的生长后期,可以配置不同比例杀虫药物对玉米作物进行喷洒,同时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防治技术,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增加玉米种植产量。
5 结语
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采用玉米种子改良技术、玉米密植技术、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4种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种植效率。种植人员应该充分掌握玉米种植新技术,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喜庆.试论玉米种植現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36(5):100,102.
[2]成军.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的效率分析[J].农技服务,2015,3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