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11-09李志
李志
摘 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就是粮食产业,粮食生产情况对国家的安定团结有着直接影响。在诸多粮食作物中,很多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大豆的种植业销售,但是在种植大豆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病虫害的侵害,导致大豆产量和质量下降,影响农民或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大豆良好地生产,应当加强对大豆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大豆生产质量。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32
1 加强大豆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
我国主要经济粮食作物之一就是大豆,农业的发展受到大豆产量的直接影响。大豆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油类、食用等方面,备受各国人民喜爱。大豆对地理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区域集中于北方地区,尤其是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随着近些年国民整体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大豆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但是我国的大豆产量近些年却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这和病虫害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为此,在有限的种植面积上提高大豆产量、加强大豆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对于大豆产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为此,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促进我国大豆种植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2 大豆病虫害防治
2.1 大豆立枯病的防治
在防治立枯病时,应当从3方面做好大豆种植的控制:避免连作。农户在种植过程中连作达到增加经济效的目的,但是这种种植方式会提高病虫害发病率,容易导致大豆出现立枯病。所以,为了提高产量,应当采用轮作的方式;在种植前应当科学地选择豆种,并且掺入一定量药剂抵抗病虫害的侵害。经过掺药种植的大豆抵抗力强,播种后不易出现立枯病,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打赌的产量和质量;合理确定播种的最佳时间。种植时间应当根据节气进行,时间选择不当,容易由于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大豆减产,病虫害也更加容易侵害大豆种子,一定程度上影响立枯病的防病率。所以,在大豆种植中,应当合理选择节气和土壤等环境条件进行播种。
2.2 大豆根蛆病
大豆根蛆又被称作大豆根潜蝇和豆根蛇潜蝇,主要危害对象为大豆幼苗。根蛆的幼虫潜入大豆幼苗根部皮下咬食大豆幼苗的根部,形成蛆道,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植株枯死。可以通过翻地、药剂拌种、轮作等方面预防大豆根蛆病。通过深翻土壤能够让部分蛆虫卵暴露在空气阳光下,降低蛆虫的存活率,而药剂拌种有助于提高大豆的抵抗力,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出现。
2.3 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又称为腻虫、蜜虫。蚜虫主要是通过吸食大豆叶片的汁液存活,大豆叶片的汁液被过多吸食,容易导致叶片卷曲,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如造成植株矮小、产量降低等。
可以采用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大豆蚜虫,这两种防治方法各有特点。喷洒农药、除草是人工防治常用的技术,在种植大豆期间,种植人员可以除尽田间的杂草,减少虫源的聚集地,预防蚜虫的生长。还可以适量地喷洒农药杀灭蚜虫,但是此种方法对大豆的品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生物防治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瓢虫、食蚜蝇、草蛉等都是蚜虫的天敌,将其放置在田间能够较好的防治蚜虫。
3 大豆病虫害防治管理优化
3.1 转变防治观念
种植者的观念对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不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那么大豆生长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管理不当遭受病虫害侵扰。为此,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加强病虫害防治。要科学地进行防治工作的制定,做好长远规划,加强对相关药物和防治方式的了解,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防治方法;科学、安全地使用药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避免过多的药物残留在大豆上,对大豆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坚持绿色种植的理念,提高对绿色农业发展的认识,尽量减少药物残留;研究大豆发生病虫害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理。
3.2 采用综合防治方法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如果单纯使用一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可能难以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为此,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到正规的大豆种子经营场所进行优质大豆种子的选择,在种植前对于大豆种子搅拌一些对于病虫害具有抵御能力的微量药物,应用最新的科学种植技术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4 结语
病虫害是导致大豆减产、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大豆的顺利生长,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应当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提高大豆产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質的大豆产品。
参考文献
[1]吴俐.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8):162,165.
[2]李荣财.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