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好家风,一路是芬芳

2018-11-09黎英林罗彬

江西教育A 2018年7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孩子

黎英林 罗彬

“苏区营前,客家先贤。耕读维艰,爱国乡恋。吃苦勤俭,拓疆开田。崇德善念,薪火绵延。客家儿郎,精神传扬。营小阳光,成长摇篮……”伴随着每天晨读的铃声响起,教学楼整齐的歌谣诵读声,琅琅地在校园里回荡。这是上犹县营前镇中心小学“诵读歌谣养习惯,传承家风播美德”活动的一个剪影,也是该校德育创新的魅力写照。

上犹县营前镇是赣南客家大镇,民间素有“头唐江二营前”之说。营前镇中心小学依托厚重的客家文化乡土资源,以“承千年古训,育现代新人”为理念,以情感体验为红线,以家风家训为抓手,使德育工作更“融合客家乡土、融入日常生活、融会习惯养成”,师生面貌一新,育人芬芳一路。

歌谣童谣,让德育内化“亲”起来

为使养成教育更加贴近年龄特点、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思想行为,營前中心小学从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日常规范入手,改变以往那种“调子高、内容空、面孔冷”的训诫灌输,学校组织力量,原创推出“营前中心小学和乐少年行为规范四字谣”,受到孩子们的极大欢迎。

“太阳光光,读书儿郎。雨打风霜,勤上学堂。”“客家儿女,知书达理。祖训规矩,教养如玉。”“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尊长敬重,教诲尊崇。”“榕树连根,孝亲感恩。忠厚情真,立命安身。”“客家劝学,砸锅卖铁。耕读传家,名闻天下。”“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客家勤快,清洁情怀。”“宽容心安,计较心烦。日行一善,积德成山。”“四字谣”以客家家风家训为底蕴,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编成孩子们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四字歌谣,少年儿童在读诵中,亲近传统,亲和家人友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字谣”分“立德树人”“乐学健身”“礼仪举止”“安全卫生”“淳朴廉洁”五大系列,讲究养成教育的序列化,使行为规范具体、形象、直观,孩子们喜欢读、愿意练、自觉做。“诵读歌谣养习惯”力戒“一阵风”,不搞“突击月”,通过多层面的检查督导、高密度的艰苦训练,反复抓、抓反复,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五(5)班的罗文慧同学,每周都会把旧袋子洗干净叠整齐,以备卖菜的奶奶取用。她还跟着爷爷学会了用缝纫机缝补衣裳。打工回来的阿妈问起缘由,她背诵“四字谣”作答:“勤劳美德,客家品格。精明细算,经济不断。好吃偷懒,生活辛酸。”歌谣的亲和魅力胜过了训诫的强硬教育。

学堂祠堂,让家风家训“活”起来

在客家营前,几乎族族有宗祠,家家有家谱,家谱本本有家训。为了让好家训家风从族谱古籍中“走”出来,进入寻常百姓家,营前镇启动了“传承家风家训,建设魅力营前”工程,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营前中心小学顺势而为,把学堂延伸到祠堂,聘请了一批德高望重乡人在祠堂里为客家后辈讲姓氏起源、家训族规、家风故事,让孩子们“触目可知,触手可做”。“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客家先人不愿丢弃的“祖宗言”就是家训家风,每个家族弟子都要从中明白为人的规矩,懂得处事的道理。蛛岭村楼下组陈泽镜老先生精要通俗的解读,给孩子们留下了形象而深刻的印记。同时,该校把乡贤请进课堂,说村风民俗,讲创业故事,学校也在寒暑假布置特别的“感恩孝敬”德育作业,育人渠道更加丰实。

面对众多族谱中的家训家风,该校化繁为精,化难为易,组织教师编写了6万多字、图文并茂的《遵家训 守家风》《承千年古训 育现代新人》《客家风 和乐诵》系列乡土教材。利用教材每周开设“家风”课,充分发挥出课堂主渠道教化作用。教师们自编自写的体会、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家风家训更加鲜活起来。六(5)班的黄安,经常会迟到、旷课,被同学们称为“最散漫的人”。班主任老师去梅里村家访,终于解开了谜团。原来,黄安爸爸病逝,妈妈改嫁,只有他和奶奶相依为命。他承担农活家务,送奶奶打针就医,给老板看摊帮店……稚嫩的肩膀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经过乡村、学校等多方努力,黄安家的困难得到了很大缓解。“家风”课上,老师讲到黄安故事,讲到《遵家训 守家风》“黄氏族训十则”:“孝道为先,饮水思源,互敬互爱……”同学们感同身受,讨论热烈,一致把黄安评为“最有孝心的少年”。

从学堂到祠堂,从校园到农家,从践行到榜样,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家风家训拓展了领地,融接了地气,德育工作焕发出新活力。

活动活力,让少儿心灵“美”起来

活动是德育的生命。营前中心小学以“家风家训进校园”为红线,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时时有亮点。该校精心策划组织了“家风家训进校园六个‘一”活动,即:找一找“我的姓氏溯源”,晒一晒“我的家训家规”,讲一讲“我的家风故事”,写一写“我的家书亲情”,演一演“家风家训伴成长”,画一画“家风家训好风景”。系列活动采取征文、演讲、手抄报、主题队会、文艺汇演等形式,把家风教育渗透在讲故事、过节日、玩游戏、演节目等各种文艺情景之中,吸引少年儿童融入,使家训校训成为伴随孩子们一生的精神财富。

每年的“六一”是孩子们欢乐的天堂,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并隆重表彰一批“美德少年”,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该校对照家风内容进行配套评价,分孝道、为学、守法、积善、勤劳、宽容、礼仪等七大类别,针对这七个内容制定家风“七彩之星”评选细则,每年表彰一批“孝道之星”“勤学之星”“礼仪之星”“守纪之星”“向善之星”“勤劳之星”和“宽容之星”,特邀全镇“好媳妇”“好村民”“新乡贤”“五好家庭”代表给孩子们颁奖。社会关爱,家风培育,自我激励,激活了校园正能量。“向善之星”蔡序濠,体育课上有同学晕倒,大家都慌了神,蔡序濠冷静判断,可能是中暑了,要马上到阴凉的地方去,他立即背起这位同学到了教学楼,体育老师也马上赶来,突发病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四年级的骆尚明、黄裕,上学路上拾到漂亮的苹果手机,左等右等不见失主来找,便交给了德育处老师。丢失手机的李记者闻讯赶到学校找回了手机,到班级上表示了感谢,还买了文具给予他们奖励。当下湾村的村民看到上犹电视台报道营小同学捡手机寻失主的事迹后,一个劲地夸奖好家风出好学生。身边榜样的树立,让孩子们可观可感可做,真正收到了“家风校风两促进,家训校训两相长”的良好实效。

和乐和美,让文化育人“亮”起来

作为一所以养成教育、常规管理、德育工作为办学传统的学校,新一代营小人传承薪火,创新性地提出“和乐文化”理念,以“乐”为价值导向,以“和”为管理理念,以认同“家风家训、校风校训”为道德追求,倾情建设“和乐和美校园”。

走进营小,“家风栏”“家训廊”“名人亭”“四字谣”“和乐少年、和雅教师”表彰墙,无不让人赏心悦目。配合“家风家训”,五栋教学楼各布置了“诚信”“勤俭”“孝顺”“积善”“感恩”五个主题,师生自撰了“勤俭是智慧的魅力,智慧是校园的美丽”“诚信小明灯照亮我和你,家风新雨露滋润桃与李”“心有感恩,行有孝顺,是生命成长的灵魂”“善行与善行接力,营小每天都有灿烂的晨曦”等60句主题宣传语,让“承家风而修其身,记家训而正其形”有了简明生动的诠释。同时,精心命制的楼名,也蕴含着独特的教育意味:“乐明楼”,寓意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乐慧楼”,寓意和乐而多思;聪慧而创新。楼栋文化的耳濡目染,让一个个客家子弟感怀于心,实践于行。

走进五年级两个“翻转课堂”实验班教室,如沐春风。青年教师江贤珍,变革教学方式,当好课堂的“主持人”。在这里,教师不仅强调知识与智能,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健康心灵和完整人格的培养。在这里,没有老师的呵斥,孩子是课堂的“小主人”,老师甚至是台下的听众。教学中,老师不再是滔滔不绝的主角,孩子们敢问、敢说、敢上黑板、敢下课桌讨论。和融的师生关系,使“耕读传家”的客家儿女在“和润课堂”的浸染中,愉快学习,和乐成长。为陪伴孩子学习放弃打工,并三迁住房的黄维诺同学的妈妈,在“教学开放日”,看到女儿站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思考,露出欣慰开心的笑容。

家校并肩,和乐共生。“好家风”播种美德,“好校风”培育新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关爱,它会像一缕缕春风吹绿校园,它会像一丝丝春雨滋润需要创新的德育土壤,更会像一缕缕春阳照亮少儿心灵,播撒一路芬芳。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孩子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朱子家训》(四)
《朱子家训》(二)
《朱子家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