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018-11-09黄春丽李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时空分布广西特征

黄春丽 李佳

摘 要:本文是通过参考广西宾阳县1957—2016年的降水情况来对广西汛期降水时空分布进行分析,通过资料显示,广西的降水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季节对降水的时空分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着重研究广西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希望能够为气象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广西;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P42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1057

引言

降水情况的多少对广西具有很大的影响,若是在一段时间内其降水量过大或是持续降水的时间很长,那么就有可能会对该地产生很大的影响,引发一些自然灾害,比如说山体滑坡、洪涝灾害、山体塌陷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因此,为了人们的安全问题着想,很有必要对其降水情况进行研究,这样可以在降水量过大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所产生的灾害降到最低。

1 广西降水的时间分布情况

1. 1 分析广西宾阳县的年、月际变化特征

根据所参考的资料显示,在1957—2016年这段时间里,出现较大的降水量大的频率较高,其中2015年的降水最多,一共2148.5mm,1979年的降雨日最多,达到204d。

除此之外,观察年降水变化的趋势以及强降水日数来看,可以得出广西几乎全年都有可能会出现强降水量,但是强降水量的多少,每个月又有不同的情况。还可以观察出强降水量在月际分布上有着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前汛期和后汛期,前汛期的峰值一般是分布在6月份,后汛期一般分布在8月份,2个汛期相比较,后汛期没有前汛期来的强烈。并且在1a之中,2个汛期是广西省出现强降水最多的,在此期间的降水日数几乎是全年日的70%~90%,尤其在6月份的时候出现最高峰[1]。

1.2 分析广西日降水变化特征

根据白昼的热力条件差异,降水量的多少也存在日间差异,根据等差值数的趋势变化,呈现东北—西南走势的,在夜间发生暴雨的情况会出现西北方向向西南方向递减的情况。也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在夜间出现暴雨的情况会比白天要多出几次。要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属凌云和陆川2个地方,分析这2个地方在白天和夜晚的强降水情况,就会发现在白天这2个地方的降水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无论是从哪一个月开始分析,都会发现在降水量上陆川总是比凌云要多。观察凌云的变化趋势,就会发现凌云只有单高峰,主要是在汛期期间逐渐上升,直到7月份达到最高峰之后将开始逐渐下降。而陆川是存在双高峰的情况,主要是以前汛期和后汛期为准,前汛期的高峰处在5月份,后汛期的高峰处在8月份,而凌云的最高峰7月份在陆川却是其频数最低的月份。而宾阳县就属于双高峰的情况,到6月份的时候达到前汛期的最高峰,7月份有所下降,到了8月份又开始有上升的趋势,前后2个汛期相比,前汛期的降水量要大于后汛期[2]。

2 降水情况的地域分布特征

2.1 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情况

年平均降水量,就是根据当地降水的总雨量以及日降水量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数据。根据相关的资料研究得出,影响年平均降水量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是地形地势、也可能是经度纬度。而广西省是一个降水情况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地形环境的影响以及季风气候的差异导致的。广西就有4个强降水量较高的4个中心区,分别是沿海地区、大瑶山东麓地区、桂东北地区以及“东、巴、凤”地区,地形条件带来的强降雨使得当地的水循环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2 该区间内的平均降水空间分布

广西的降水日数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它的分布情况与平均年降水量大致上相同,简而言之,就是强降水量的最高峰数值所对应的是暴雨发生的高频日。根据数据显示,南部沿海地区的强降水天数一般会超过10d,东兴则高达16d,而其他地区的强降水天数一般处在8d左右,相对来说沿海地带的要比其他区域高,属于平均降水日数的高频区域[3]。

2.3 不同季节对降水日数的影响

从季节来划分研究广西的降水量,显现出来不同季节对广西的平均降水量的影响。

从春季开始研究,暴雨的天数分布情况主要是东边多西边少,根据数据显示,临桂县以及昭平县是春季暴雨的高发地带,而隆林县、上思县以及天峨县是春季的低频区;夏季的趋势分布主要是由东边多西边少慢慢转变为南边多北边少的情况。而秋季继续根据夏季的分布情况,出现强降水的情况继续慢慢减少,基本上除开沿海地区,其他区域的仅仅只有0.5d。冬季是一个过渡的季节,使得夏季的分布情况转换为春季的,暴雨的分布情况也是慢慢从东南边向西北边开始递减,强降水情况依然是处于南部沿海的地区[4]。

3 广西汛期降水特点

3.1 广西前汛期的分布特点

这里主要讲广西在前汛期的6个主要的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第1个是方差贡献在45.7%,累计方差贡献也在45.7%,这一数据表明,广西在前汛期的的降水量在全区是保持一致的,基本同多同少,降水量偏多的1985年、1989年、1991年等。第2个是方差贡献在11%,累计方差在56.7%的,主要就是呈现桂北与桂南的反差,就是南多北少(1986年),南少北多(1977年)。第3个是方差贡献在5%,累计方差在61.7%,是呈现的南北少,中间多的情况(1969年)或者南北多,中间少(1984年)。第4个是方差贡献在4.5%,累计方差在66.2%,主要表现在东多西少或者东少西多。第5个是方差贡献在4%,累计方差在70.2%,主要表现为东南、西北少,其余地方多,或者其他地区多,东南、西北少。第6个是方差贡献在3%,累计方差在73.2%,这一特征情况就比较复杂了[5]。

3.2 广西后汛期的降水分布情况

还是根据6个主要的特征向量方差贡献来分析,第1个是方差贡献在44.9%,累计方差也在44.9%,主要还是表现为全区的变化一致,同多同少。第2个方差贡献在11.5%,累计方差在56.4%,表现为广西的南与北呈相反的分布情况,南多北少的典型年份有1982年,南少北多的典型年份有1980年。第3个贡献方差在7%,累计方差在63.4%,主要表现为东多西少(1986年)或者东少西多(1988年)。第4个方差贡献在3.7%,累计方差在67.1%,主要表现为东南多西北少,或者东南少西北多。第5个方差贡献在3.2%,累计方差在70.3%,第6个方差贡献在2.7%,累计方差在73%,这2个特征的向量表现都比较复杂[6]。

3.3 广西前后汛期的结论

在上述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这6个主要的特征向量可以将广西的降水分布情况的特点描绘出来,第一特征所表现的是全区的降水量的一致,其余的则是南北降水量的相反情况。其次是广西的前后汛期具有很强的时间阶段性,在1982年以前,前汛期的降水量慢慢由多变少,而后汛期则是从1979年开始降水量逐渐减少。根据6个特征向量的显示,可以将广西的前后汛期进行区域划分,这样更加能够表现出在前后汛期的降水分布情况,也便于对当地的气象情况进行研究[7]。

4 结束语

降水情况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所必需的淡水资源,也可以帮助缓解当地的干旱情况,这样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强降水在带给人们充足的水资源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旦降水量过高,就会出现一些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情况,因此掌握住降水的信息可以及时预测降水量的情况,提前采取措施以防强降水给人们带来灾害,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当地人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獻

[1]李丽平,许冠宇,成丽萍,等.华南后汛期极端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J].大气科学学报,2012(5):570-577.

[2]伍红雨,杜尧东,陈桢华,等.华南雨日、雨强的气候变化[J].热带气象学报,2011(6):877-888.

[3]张启绍,黄先成,王建新,等.基于EOF分析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J].河南科学,2012(10):1511-1515.

[4]章开美,陈胜东,李丽平,等.1969-2013年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年际异常及影响因子[J].中国农学通报,2017(25): 116-126.

[5]任俊梅,蔡晓芬.华南地区近几十年来前汛期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C].第四届长三角论坛——气象科技创新与发展分论坛论文集浙江省武义县气象局,2007:720.

[6]李生艳.“伊布都”台风南部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7]李德帅.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兰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时空分布广西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五垒岛湾海域无机氮、无机磷的时空分布和氮磷比值变化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