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火龙果种植管理技术

2018-11-09苏明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火龙果

摘 要:火龙果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美味可口,营养价值丰富。本文通过介绍火龙果的种植现状和目前的管理栽培技术,总结已有的火龙果种植管理方式,在已有的种植技术的基础之上作进一步的探讨。同时对火龙果的种植提出发展建议,让火龙果的种植更加完善,满足目前以及未来的行业需求。

关键词:火龙果;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157.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1048

1 火龙果的种植现状

1.1 种植品种

目前在市面上能见到的火龙果大体有红肉火龙果、白肉火龙果、黄火龙果3种。近年来随着育种栽培技术的发展,人们又相继培育出了红皮粉红肉、红皮紫红肉等火龙果品种。但是目前市场上见到的较多的还是红皮红肉和红皮白肉2种火龙果。

1.2 生长环境

火龙果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由于其长期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所以其耐热性较好。火龙果的自我授粉能力较弱,很多情况下需要借助于外力,尤其是人力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火龙果会利用不同品种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花粉的传播率。

1.3 生产分布现状

目前在我国火龙果的种植区域大体集中在海南、两广、福建、云南等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海南省约653hm2,零星分布在全省10多个县市, 目前未发现连片33hm2面积以上的果园;广东约200hm2,零星分布在珠海、惠州和徐闻地区;广西约1144hm2,福建、云南等省区约333hm2。

2 火龙果的种植管理技术

2.1 选地

由于火龙果的生命力比较强悍,多半可以适应较为恶劣的成长环境。平原、山丘、高地等都可以作为其栖息地。只需满足其一定的采光与水源供给即可。火龙果喜欢向阳地带,同时得防止积水的影响。因此,只要不是在有积水的地方种植都可以。所以,现如今的很多果农选择在大棚中种植,既可以较为容易地满足其生长条件又可以方便管理。

2.2 选种

如何择优选用品种对于火龙果的种植很关键。选择品种的时候,一般是挑选根茎饱满、没有残损、没有虫害、根系完整的种苗。同时,也会采用间种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同时栽种红皮红肉和红皮白肉2种不同的火龙果,以此来提高种苗发育的成功率。

2.3 种植方式

火龙果的种植一般是排架式种植的方式,株行距0.35m×3m。通过根状物的支撑,引导火龙果幼苗向上攀爬生长。这样既节约成本,又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根状物的插孔可以起到松土的作用,利于植株的呼吸。

一般情况下,基地或田间的种植管理如表1。

2.4 种植规格与季节

在对火龙果进行种植的时候,应采用合理密植的方式,尽可能的增加单位价值。在种植之前,要对火龙果的生长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充分考虑其密植的可行性。通常状况下,种植规格分为3株三角形种植以及单株种植2 种,对于3株三角形种植方法而言,宽度可以设置为1.2m,需要每隔80cm 种植3 株;对于单株幼苗的栽培,需要保持50cm的间距,同时在适当的距离插入根状物,为植株的攀爬提供支撑。种植的深度以5cm为宜。火龙果的种植时间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栽培,时间最好是选在3—4月份。注意的是如果遇到阴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止火龙果根茎腐烂。

3 田间种植管理

火龙果植后大约一年多的时间便会开花结果,在开花时期要注意保护花蕊的完整性。花朵凋谢的15d后可以采摘果实,一般情况下单个果實的重量为500g左右。在此期间,如果想要丰收,需要好好掌握田间种植的技巧,争取667m2产最大化。

3.1 合理间种与密集,自然与人工并举

在种植红肉火龙果时,要种植一定数量的白肉火龙果,目的是利用白肉火龙果来提高红肉火龙果的成功率。同时,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无法进行自然授粉时,可以进行人工授粉。人为携带刷子或者毛笔等工具蘸取花粉涂至雌性花头授粉,以此来提高坐果率。

3.2 坚持水肥相结合,保证营养供给

火龙果的生长期较长,因此要定期泼洒有机肥料,促进其养分的吸收,满足其基本的养料供应。在火龙果开花期间,适当的施以磷肥或者氮肥,促进果实糖分的积累。在结果期注意疏松土壤, 保证土壤的透气性,保证一定的湿度。遇到干旱的季节,要保持3~4d浇水1次的浇水量。

3.3 摘心与修理枝条

当火龙果的枝条生长到一定的长度的时候就要对其修理枝条。对于那些挂果较多的枝条由于今年结果的负担较重,第2年能够结花的可能性较低。因此,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修理掉旁边多余的枝条,让养分能够合理的运输到主干枝条,促进果实的发育。同样的,当枝条长到1.5m左右的时候,要进行摘心的操作,以此促进枝条的逆向生长,促进正常的生长。

3.4 果实套袋防损坏

对于火龙果的发育,要时时刻刻关注其果实的生长状况,尤其是其果实颜色的变化。当果实的颜色出现转变的时候,可以拿旧报纸或者牛皮纸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促进果实的均匀着色,同时可以防止虫蚊的叮咬,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

3.5 防虫害

火龙果因为其坚硬的外表,在整个生长周期基本不会受到蚊虫的侵蚀。但是,在其刚开始发育的幼苗时期,由于其幼苗较为脆弱,抵抗性较弱,这个时候可能会受到类似于蜗牛、毛毛虫等的啃食。所以,在这个阶段还是要准备相应的杀虫剂,进行灭虫处理。在火龙果生长的后期,基本可以摆脱掉害虫的侵蚀,但是要时刻关注其根部的健康与否,除了受到雨水的侵害,其脆弱的根部同样会受到其他小动物的破坏。

3.6 抓住适宜的时机采收

在火龙果花谢后15d左右的时间可以进行采收。如果耽误了最佳的采摘时机,可能会导致果实内内部营养成分的流失,影响火龙果的口感。同样,对于需要长途运输的人来说,更要抓住采摘的合理时机,应当在果实变软之前采摘,以免因为运输的原因造成果实的溃烂。

4 火龙果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1 品种的选育与引种有待加强

目前国家火龙果的种植规模仍有待扩大,尤其是在很多山区,火龙果的种植仍然局限在农户单个经营,缺乏系统的管理和规模化种植。对于火龙果品种的选择上,较多的果农在前期的准备阶段缺少相应知识的了解,因此对于品种的选择往往是凭其所好,很少是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操作,这就导致在后期的栽培管理过程中造成果实的发育不良,坐果率差等问题。

4.2 技术投入欠缺,管理方式粗放

目前在国家对于火龙果种植技术的支撑并不显著,依靠科技的力量进行火龙果栽培种植的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不同的地区,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应该因地制宜的制订当地火龙果种植管理的方案,加大这方面的技术投入。同时,在火龙果的栽培、修建、采摘等环节存在诸多的漏洞,需要当地的农林部制订一套较为规范的操作流程,印发相应的知识手册来普及相关理论,促进火龙果栽培管理方式的加强。

5 火龙果种植管理的发展建议

5.1 选择优良种品种,增加市场份额

火龙果的几种类型中以红皮红肉火龙果较红皮白肉火龙果口感好,但是由于其产量较低导致相应的价格较高。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的种植黄金火龙果来增加市场的竞争力。所以,为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市场竞争力,应该选择口感好、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5.2 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打造特色品牌

目前我国的火龙果种植尚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经营管理机制,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火龙果的种植应利用当地政府、企业的支持,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技术规程。努力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形成中国自主优势品牌,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6 总结

火龙果的种植管理技术立足于农业发展的实践,与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火龙果的种植应该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其种植管理包括前期的选种、选地,中期的田间管理以及生长期内的肥水供应,后期的采摘整收等流程。火龙果的培育管理需要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经营模式,需要加大技术投入,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文斌,周俊,黄涛.火龙果栽培及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7(12):31-32.

[2]刘洋,吴倩桦,范稚莲.钦州市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7(16):94-95,99.

[3]朱月梅.火龙果的高产栽培管理[J].江西农业,2016(09):32.

[4]王金乔,张江周,李宝深.广西火龙果产业SWOT分析和发展对策[J].热带农业科技,2016,39(01):11-14.

作者簡介:苏明(1983-),男,硕士研究生学历,广西贵港人,农艺师,研究方向:火龙果栽培。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火龙果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火龙果新品种‘黔红’的选育
邱婕 火龙果带火创业路
园林苗圃的建立及管理技术分析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火龙果
美味的火龙果
火龙果Pit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