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产前筛查是一场骗局吗
2018-11-09周玲
周玲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名孕妇生下了一个染色体异常的男婴,而这名孕妇在产前做过无创性胎儿DNA检测(即无创产前筛查),提示却是“没有问题”。一时间,网友纷纷质疑为其做检查的医院背后有“黑幕”,甚至觉得无创产前筛查是无用的……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这种检测手段真是一场骗局吗?
无创性胎儿DNA检测
无创性胎儿DNA检测是通过抽取母体血液提取游离的胎儿的DNA,以确定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和性染色体异常(例如特纳综合征)的风险率。
适合做无创性胎儿DNA检测的孕妇 ①分娩时,孕妇的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拒绝行羊水穿刺检查,自愿选择无创性胎儿DNA检测。但注意,孕妇不是怀孕时候的年龄,而是生育时候的年龄。当然,对于年轻的孕妇,如果自愿选择,也可以做这项检查。②唐氏筛查临界高风险孕妇,即唐氏综合征风险值在1/1000至1/270之间或18-三体综合征风险值在1/1000至1/350之间的孕妇。注意,若孕妇分娩时年龄小于35岁,唐氏综合征风险在1/270至1/50之间的健康孕妇,强烈要求也可以做该项检测。③超声结果显示胎儿非整倍体风险增高,比如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注意,若胎儿颈项透明层过厚,不建议做此项检测。④有创性产前诊断禁忌证者(出现感染、中央性前置胎盘或前置、低置胎盘有出血现象者,先兆流产未治愈者,母胎Rh血型不合者)。⑤孕周已经错过唐氏筛查最佳时间,或者错过常规产前诊断时机。
不适合做无创性胎儿DNA检测的孕妇 ①唐氏筛查风险值大于1/50的高风险孕妇。②明显的B超异常(早孕颈项透明层厚度大于3.5毫米,胎儿大、结构异常,羊水量异常,严重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③多胎。④孕妇有染色体疾病或者携带异常染色体。⑤接受过外源输血、器官移植、干细胞治疗的孕妇。
无创性胎儿DNA检测的结果
只代表风险发生率
一般来说,无创性胎儿DNA检测的结果仅代表风险发生率,不是确认结果,但检出率远高于唐氏筛查。若染色体检查结果提示高风险,则需进行有创染色体检测。若是母体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携带者,检查显示胎儿性别为女,则不需要进行下一步检查;如果胎儿性别为男,则需进行有创染色体检测以确诊。
按照质量控制标准,无创性胎儿DNA检测对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应分别达到95%、85%和70%,假阳性率不应超过0.5%。当然,大多数检测公司对这些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更高,尤其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高达99%。所以,即使检测结果提示低风险,也有接近1%~10%的概率检测不出来。即使检测结果提示高风险,也不代表一定异常,需要进一步做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指的是对产前筛查有问题(高风险)的胎儿进行的确诊检查,属于有创染色体检测。比如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可以进一步通过绒毛活检、羊水穿刺、脐带血穿刺等方法来进行胎儿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检查。再比如B超提示胎儿结构异常,除了一些明确诊断的异常外,还可能需要核磁共振或其他检查来确诊。
怀孕期间,不同的时间段做不同的检查。比如绒毛活检是早孕期,羊水穿刺是16周以后、22周之前,脐带血穿刺是羊水穿刺过后才能做。产前筛查要么抽血,要么做B超,都是无创的,没有伤口。而产前诊断有创的,孕妇是存在流产风险的,所以,不是每一个孕妇都能进行产前诊断。
适合做产前诊断的孕妇 ①预产期年龄大于等于35岁。②中孕期唐氏筛查为高风险。③孕妇曾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④夫妇一方为染色体结构异常携带者。⑤孕妇曾生育过单基因病患儿或遗传性代谢病患儿。⑥胎儿影像学检查提示可能胎儿有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或其他染色体异常,例如合并鼻骨缺失、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等影像学筛查软指标异常。⑦孕妇1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细胞治疗或接受过免疫治疗等。
不适合做产前诊断的孕妇 ①先兆流产患者。②体温高于37.4℃。③有出血倾向。④有盆腔或宫腔感染征象。
无创性胎儿DNA检测的局限性
检查只能判断其数量是否异常 无创性胎儿DNA检测尚处于基因检测的初级阶段,是通过检测母体血液中游离的胎儿DNA片段上的遗传信息,并通过复杂的生物信息学公式,以计算出胎儿是否有患13-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的高风险。换句话说,无创性胎儿DNA检测只能判定胎儿是否有这三种染色体数目的异常,只能判断是不是有“数量异常”,而该技术本身并不能测出染色体上精细的基因片段的缺陷,无法判断是不是有“质量异常”。
无创性胎儿DNA检测范围有限 目前,人类尚未发现精确检测胎儿染色体上全部缺陷的完美方式,虽然也有些基因检测机构能够检测部分染色体上的微小缺陷,如个别基因、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倒位、异位、重复等,但这已经超出了普通无创性胎儿DNA的检测范围,需要更加精密的仪器以及更加精确的算法,其检测成本也远高于普通无创性胎儿DNA检测的花费。也就是说,如果孕妇及家属不仅要求检测染色体的“数量异常”,还想检测染色体的“质量异常”,就需要做更多、更深入的检查。如果孕妇要求进一步检查染色体上有无基因的片段缺陷,就需要咨询专门的检测机构,很可能价格远远超过普通无创性胎儿DNA检测。而且,更加深入的基因检测目前并没有广泛应用,有些检测内容仍处于科研阶段。
没有100%的准确率 无创性胎儿DNA检测毕竟只是一种筛查性的检测,并非确诊检查,其准确率目前只能达到90%~99%(不同疾病的准确率不同,21-三体综合征准确率最高),因此根据普通无创性胎儿DNA检测的结果,并不能对胎儿全部染色体的健康状况下定论。
“低风险”并不代表正常 所有无创性胎儿DNA检测机构的报告中均明确地标识为13-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低风险”,而非“正常”或“一切正常”。也就是说其本身就有漏诊或者误诊的可能性,而非绝对没有问题。其准确率或漏诊率在无创性胎儿DNA检测报告及基因公司的检测协议中,也必然会有相应的描述。孕妇及家属不能将“低风险”看作是“无异常”或“完全正常”。
结果受多因素影响 目前,只有绒毛活检、脐带血管穿刺、羊水穿刺等诊断性试验才能获得胎儿全套染色体的精確检测结果。不过,这些诊断性试验检测结果的精准程度依然与检测的深度、方法等因素有关。而且,就连诊断性试验都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和漏诊率,更何况本身只能作为筛查手段的无创性胎儿DNA检测。
签字要慎重
在进行无创性胎儿DNA检测前,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都会向孕妇及其家属交代详情。基因公司的检测协议和知情同意书中也必然会有相应的检测范围和检测效能的描述,孕妇及家属应认真对待。
我们医院曾经接诊过一名年龄38岁的孕妇。她拒绝羊水穿刺,做了无创性胎儿DNA检测,提示是“低风险”。因为B超检查有异常,医生再次建议其做羊水穿刺,仍遭拒绝。最后,她生下的孩子患有21-三体综合征。她一纸诉状将医院告上法庭,对所有知情同意书的签字,均说自己不知情,以为只是“例行公事”。
在这里,提醒广大孕妇朋友,在做每一种需要签字的检查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该检测的原理和检测效果,不要过于轻信广告宣传或者非专业人士的建议,应在郑重考虑后再签字。
综上,无创产前筛查只是准确性较高的筛查手段,而不是确诊检查,得出的结论是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高低,而不是有没有染色体异常。所以,它虽不是骗局,但也不应完全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