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收,文化传统历史悠久
2018-11-09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成为除清明之外,另一个集节日与节气于一天的日子。
秋分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正如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及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因而,国家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
丰收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丰盈,以节为媒,引领人们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我国自古是农业国家,农耕文明在我国源远流长。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论是哪个民族,都明白丰收对于子孙的生存繁衍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丰收时节到来的时候,有许多民族都要举办隆重的收获节,热烈庆祝大自然的恩赐。那么就来了解我国的收获节有哪些。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秦朝和汉初,都以每年十月初一为岁首,过年正适合庆祝丰收。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太初历”,之后过年庆祝丰收的意味就逐渐淡化了。
籍田礼
时间:从西周开始。历代皇帝都要在春耕之前率群臣亲耕,这就是“籍田礼”。
谷神节
时间:正月初八。谷神节,要祭祀保护丰收的岁星,也要祭祀五谷神。
填仓节
时间:正月二十五。填仓节,希望来年仓禀丰实。
十成节
时间:农历十月初十前后。流行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及越南,是汉族部分地区、壮族、彝族、哈尼族、京族、苗族等民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壮族把十成节称为稻田糍粑,哈尼族把十成节称为扎勒特。
藏族望果节
彝族火把节
土族纳顿节
畲族收获节
黎族“啦奥门”
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欢度祈盼丰收的“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藏区农耕者们的最大喜悦。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2014年11月11日,“望果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畲族收获节
农历八月十五汉族是中秋节、团圆节,畲族又称收获节、丰收节。畲族家家户户做糯米粑,欢庆丰收,并在这天祭祖。受汉族影响,多数畲民也与当地汉族一样吃送月饼。有长辈给小辈送月饼,儿女给父母送包饼及面、肉等。十五日晚,家家户户设酒肴团聚。
黎族“啦奥门”
“啦奥门”黎语是庆丰收、吃新米的意思。早在先秦时期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上繁衍生息,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原住居民。“啦奥门”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该习俗内容丰富,含有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生活习俗等,是一项传承了几千年的民间传统民俗活动。“啦奥门”庆丰收习俗最早起源于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一带黎族村落,该古老的民俗一直延续至今。
土族纳顿节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每年夏粮收割完毕,土族各村寨的群众都会相继举行庙会,庆祝庄稼的丰收,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持续长达两个月的节日期间,处处彩旗招展,处处是欢乐的海洋,上百人集体跳着本民族古老的“庄稼其”“杀虎将”等舞蹈,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纳顿”是土语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玩耍”“娱乐”。纳顿节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
高山族收获节
高山族收获节又称作丰年祭或丰收节,是台湾原住民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祭典,在每年秋收季节举行,为期一周左右。高山族的收获节大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每个部落都会错开时间举办。
由于居住环境及种植作物不同,农作物的成熟期、收获期也不同,因此各地的节期也不尽相同。但是,都有共同点,就是在收割、尝新、入仓等收获的各个环节开始或结束时,都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向祖先神灵祷告,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并预祝来年五谷丰收、人畜两旺。祭礼之后,举行聚餐、歌舞、游戏及篝火晚会等,人们举杯同饮,欢歌共舞,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与欢乐之中。
傈僳族收获节
傈僳族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至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