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体验:园林空间设计中的情感永续
2018-11-09南楠
南 楠
郭 莉*
郭庭鸿
王 譞
随着景观设计的审美意识已经从图面的美观及形式的美感转移到以人为主体的空间体验和情感关怀上,“永续性”(sustainability)已成为高频词汇,备受关注。但我们是否真的理解永续性的含义?是否理解其所指的意义?我们在解决一个设计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做?即使有好的理念支撑,我们又如何把握游客情感与景观空间之间的永续关系?
情感永续设计其实是稳定关系的设计,景观会随时光流转而不停更迭,或美丽,或平淡,但成功的园林空间设计会使人的情感不仅停留在霎时的视觉刺激和触动,还会在时光的洗练中牵引深刻的依恋和回忆,在时间的考量下变得更具黏性,也更为稳固。
基于这种永续的情感关系,现代园林设计,强调景观的参与性以及人的情感共鸣,景观的设计需要具有质感的体验,这种情感需求要求景观设计之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而是每一处景观背后的意义及故事的延展,引发人的特殊体验以及永续情感。
1 设计与情感
情绪、情感反应和人类关注的问题对设计师是极为重要的,在今天科技不断往微型化发展的世界里,对可以大量提供强烈情感共鸣的景观的认同程度比以往更高,了解和创造游客与景观空间之间的情绪与审美共鸣的需求性也随之增加。
这种介于实体和抽象属性的情感永续概念,在现今的工业设计领域被广泛关注,但在景观设计中,“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等字眼的出现频率最高,但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绿色优化和发展,对于情感体验的论述仅停留在所谓的“可持续设计”附属品的层面上。因此当务之急是,设计师认清这个概念,创造出超越以尺寸和花哨的室外家具或先进的科技为重点的设计导向,把创意发展到更深层次的空间和经验的形而上的层面。
图1 森林公园入口广场
图2 居住区内废弃健身空间
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李普斯(Theodor Lipps)提出一个理论,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依赖于观察者将自体个性加诸艺术品之上的思考,即感觉自己投入到物品中去了。李普斯将这个人脑分析的过程称之为“移情”(empathy)[1],从园林景观设计的角度考虑,中国的古典园林有效地完成了传递情感的任务,如赵纪军对中国古代亭记中“亭踞山巅”相关篇目的分析,揭示其风景体验除了“登高眺远”的视觉所观,还包括时空综合条件下的多种身体感知、基于历史感的文化体认、对于物外境域的精神追求,以及心系民生的责任感[2]。中国古典园林从建筑空间到植物营造,无不传达着对自然的认知和生活的体验,即意境营造,不论是建筑空间的相互渗透还是植物景观的组合配置都传达着诸多的情感信息,亭廊回转之间,夹院、天井各自成景,时光流转,意境悠然。而现代景观设计中,大部分的景观放弃了本该具有的深层意义,景观空间缺乏让游客可以长期寄情所需要的复杂性和多重意义的重叠。我们通常是急功近利地追求设计的速度,空泛的概念、形式和炫目的效果,过多关注短期效果,便忽略了时间因素在景观构成中的价值,让环境成为“一次性”的快餐产品。同时,由于景观快餐化倾向,助长了设计标准的单一性,即以某个时刻的某种状态为最高标准,就像用相机撷取一个画面。这种静止状态在视觉上可能完美,但在生活中未必与人和谐[3];或者在短期内见效,但缺乏情感的可持续性,例如对于新建景观,人们就像是在度蜜月一样,感到新奇、有趣,所有的一切都那么赏心悦目,所有的空间都想去探索,然而蜜月期的本质特征是短暂的,一切最终都会回归正轨,在大家已经度过新鲜期后,能让人们产生依附情感的空间才是真正的成功,而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闲置或废弃空间则是失败关系的象征。如图1为森林公园的入口广场,对称布局的广场空间两侧均设有休息空间,在进行场地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两侧休息空间使用频率有极大反差,一侧使用频繁,而另一侧则始终处于闲置状态,8h内竟无一人进入,究其原因,这是在设计中过度追求平面构图的仪式感和所谓的功能空间的配备齐全,而不关注游客的行动轨迹和周边设计所产生的空间闲置后果;图2为某小区的健身活动区,但自建成到废弃,始终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居民更乐意在小区出入口附近活动,这种废弃空间的出现正是在设计之初对居民的生活体验信息把握不足以及缺乏人文关怀所造成的,将健身空间简单定义为围合的场地与器械,而忽视了人们对交往空间的需求。吉布森(Gibson)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场所被使用,被记住,不单是因为其组成设施,而是因为场地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形式和游戏机会[4]。所以一个空间是否满足其使用功能,不是因为它们是什么,而是它们可以提供什么。
2 情感映射的园林空间
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观点所表述的那样[5],园林空间不是孤立的艺术欣赏对象,它应该是游客通过感官系统感受到空间序列与景观对象等合目的性形式,形成最初的景观概念和感性审美,然后通过生理感官的深加工,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为审美依据,结合经验和景观体验,上升到审美表象,通过反思判断精神与情感的双认同,最终,达到与景观空间和设计者的情感共通。在游客与空间的情感交流过程中,某些空间能激发强烈的正面情感,譬如爱、依恋和快乐、回忆等。
但这种情感交流从景观设计的流程来看,并未有所体现,我们在做着公式化的设计工作,从场地分析、概念设计、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直到方案设计,将本该创意无限的景观设计工作变成了工厂化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这种设计思路在功能上无疑是高效的,但在使用者的情感层面却无法得到太多的认同。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工业设计家美国唐纳德·A·诺曼的研究[5],以人们的客观经验为基础,将情感分为3层递进的认知方式: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反思水平。这种分类方式也同样符合现象学哲学的分析方法,在认知层面上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1 经验空间——本能层次
情感的本能水平是物种千百年来的进化结果,它与人们的经验和基本的生理反应密切相关,先于意识和思维,是情感处理的起点,属于人类的一种无意识行为。人们喜欢他们可以理解的(即容易形成认知地图的)和能够融入其中的景观(即令人着迷的和有更多潜在内容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景观)。在内容和空间布局上,人们对景观的反应是自然流露[6],通常没有大量有意识的思考,也就是说,人在进入新的环境空间时首先启动的是经验认知模式,感知、经验与想象不断地相互作用,巴士拉(Gaston Bachelard)在《空间的诗学》中说“记忆与想象是结合在一起的”,有时同一个景观空间带给人们的是不同的情感体验,原因在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所能构建出的经验空间也当然会有区别。反映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来说,我们强调园林植物的季相、高矮的搭配,关注园林景观设计的材质带给人的心理暗示,以水、石等自然景观来满足使用者的亲水性和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去进行景观设计,那无疑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即使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思考设计的方式有些简单随性。
2.2 透视、光影空间——行为层次
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都很容易受到经验、训练和教育的影响,在这一层次中,景观的色彩、质感、肌理变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空间功能的实现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这种功能与设计概念中的服务功能意义不是完全一致的,此时的功能更倾向于情感与景观的沟通价值,并且很多景观价值是在设计之初没有纳入计划之中的。
2.2.1 透视空间
人们的体验普遍与其所理解的景观功能有关,能够给人们带来乐趣和愉悦感的景观无疑可以调动正面情绪,也会产生温馨正面的情感。
图3 美国高线公园
图4 建筑光影与倒影
图5 突尼斯Utique古城(引自http://www.thehighline.org/visit)
图6 乌克兰基辅(Kiev)街心花园
图7 体验空间维度
图8 体验感知模型
走在公园中的人对公园的整体景观一般不会有完整清晰的概念,视线空间也不可能是平面图中的某个功能区、视线轴或景观区,视线所及的交叉道路、植物或水拱廊都会纳入视野,形成透视空间,此时人们的行为被视野中的景观所引导[7],如美国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图3),游人的行走路线不仅受到线性空间的引导,同时设计保留的铁轨遗迹、线性的休息座椅以及远景的城市建筑空间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游客的行为与认知。同时High Line Park官网与市民的持续互动,使景观设计完成了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在景观趋于完善的同时提升了设计的价值与内涵。
2.2.2 光影空间
光影是最无价的设计手段。从绘画到文学、从建筑到园林,光影一直被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和借鉴[8]。评价一幅摄影作品的好坏,光和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同样,在空间设计中,不论是建筑空间还是园林空间,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实体透视空间,光和影的交错效果对人们的景观体验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设计师对光影空间的重视更多地停留在建筑空间和灯光效果的设计中,但匀质的光影空间缺少丰富的意境和动感,光影空间应该被更好地利用和引导,光无形,在园林空间中对光最直接的感受除了天空就是影;影无界,影与影的重叠,在地面上勾勒出一个灰色的体验空间,而影与其实体空间的边界又可以交织出另一层空间体验。如图4,光影在园林空间中的价值远超实体,设计师对光线和时间的把握以及对设计中非确定性元素(如金鱼、树木的生长)等的预见都对增强景观的情感黏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与环境处于相互渗透的系统中,空间设计应当不断满足这个系统的动态演进的过程,设计师不仅是参与一个景观方案诞生的阶段,而是应该渗透到整个变化的过程中去,所以设计师更应该关注综合要素,从体验出发,构建时间、空间、布局、情愫的多维空间,明确自己不仅是景观的设计师,更应该是情愫的表达者和体验的预见者。
2.3 探索与联想空间——反思层次
对园林空间设计来说,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不仅要有完备的功能支持,要想激发游赏者的情感,必须具备持久的耐人琢磨的魅力。当人们对某个空间表达喜爱时,其实所关注的是反思自己的生活环境是否优美舒适和当下的游览体验。
一种符号,一个能够唤起回忆、联想的重建线索,有时甚至是煽情。在景观设计中,我们经常会将美与情感联系在一起,但有时能够对人们回忆的痛点进行刺激的,表面不是那么优美甚至丑陋或悲伤的景观[9](图5),斑驳的建筑与古老的地面雕刻同样具有吸引力。所以能更持久地与人们的情感产生互动的景观,不是因为景观本身的优美与否,而是在那时、那刻、那个空间所代表的意义与感受,有些景观在本能层次上是负面的,但在反思层次上却是正面的。情感是即时的知觉反应,它可以被任何生活场景或日常经验所干扰。真实稳定的情感需要时间去挖掘:他们来自持续的互动。因此环境空间不是单纯的容纳行为的容器,而是情感与空间交流的媒介。
2.4 激活情感的空间特征
充分的历史证据显示,甚至在人类存在之前更早,已经有某种物质文化形式的出现,那是一种富有互动性、象征性和对物质有强烈情感寄托的文化。虽然我们今天运用物质的方式可能已经发展到无法辨识的层面,但我们对物质的探索和依赖以及对美好的期望仍然维持不变,这种深层的文化诉求体现在设计中就是引领我们关注永续情感和激发体验的动力源,笔者认为能够激活人们情感体验的景观空间应该具备至少4种特征,这同时也与情感的3层递进关系相关(表1)。
1)参与感:参与感是一种罕见的价值,是多维度多视角的,包括环境空间与人;人与人;空间与空间。园林空间设计应该是充满内容的,而并非表面化、外观化和经济上的价值,园林景观不是速食的,需要真正让体验者能够产生融入感和代入感。
2)寄托性:寄托通常是指情感层面,而情感的寄托来源于行为与空间、要素的互动,富有寄托性的设计伴随人们共同成长,比如广场上某个雕塑,可以寄托很多儿时的记忆;又或者公园里的长廊,寄托着美好浪漫的情怀。
3)象征性:具有象征性的设计,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思考,不同的经验背景引发出各异的想象,在象征性中赋予设计不同的意义,比如在景观空间中的植物、立柱、铺装等,都可以具有象征意义,如乌克兰基辅(Kiev)街心花园(图6),象征四季的景观浓缩与同一方天地,以生态手法营造自然与人工的共生空间。
4)模糊互动:模糊互动的设计中注入了不可预测的元素,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虽然结果不够精确和清晰,但却丰富了人们的体验,带给游客类似于迷宫带来的游览感受,复杂、巧妙,让我们缓慢行进,创造出像是曼奇尼(Ezio Manzini)所说的“慢性岛屿”,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思考、体验和重新评价我们对于事物的假设。
这些激发情感的空间特征是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诠释情感,诺曼主张我们做的每件事、思考的每件事都带有情感的成分,情绪是认知必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行为大多是潜意识的,很多判断在被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形成,认知赋予事物以意义,而情感则赋予其以价值,它们相互影响:有些情绪及情感状态是由认知驱动的,反过来,情感也常常影响着认知。认知负责诠释和理解周围的世界,通常情绪让你在对情境评估前就已经做出了反应,但有些时候却是认知先行,比如在园林空间中,空间主体的细微变化也是诺曼所说明的微小但仍可以察觉到的差异(Just Notice Differences,JND),丰富了个人的游览体验,为情感的创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同时个人体验的不断提升,促进了个体与空间的深层互动,这是园林空间设计体验中情感永续化的关键。
表1 激活情感的空间特征
3 设计与反思——空间维度与模型
3.1 体验空间
人们对景观的最佳认识方法,就是置身于其中真实地生活。一所公园、一条街道、一座社区,乃至一个城市,它的实体与空间都承载了其过去的历史,当前的现实与未来的理想;人们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依据生活的切身感受与真实情感去体验它,成功的园林景观空间,是完备的功能和无尽的意境的结合体,是景观空间的营造与场所的体验的有机融合,它既不是脱离功能及现实生活的东西,也不是功能的附加物:“体验”作为景观的认知途径,不仅能够将功能、空间形式、社会生活等高度综合化,甚至能够将人从思维的理性深度中带出,从而走入情感维度[10]。人在空间中的真实体验是由多个维度构成,在情感永续的景观空间设计中,以体验空间为原点,以满足功能为条件,通过景观元素的设计,营造意境空间,以引导认知行为,即功能、设计元素、意境、认知行为4个维度(图7),以行为需求和认知引导功能空间设计,通过景观元素传达出设计符号,将每个人心中暗藏的生活经验、文化与对美的向往,凝结于园林空间的意境之中,完成了从空间到情感的完整体验,这正是设计本身的无限延伸,因此,在设计中充分关注体验,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研究出适宜的设计策略。
3.2 体验模型设计
园林景观中的情感永续实际上是追问心理思维中的“感觉”如何同设计理念融合的过程,也就是追问园林空间表现如何在人的头脑中得到圆满的空间感受以及获取完整的意味过程,这需要设计师站在多元的角度去体悟空间。
笔者通过认知地图法进行调查[11],发现景观专业的学生从学术专业的角度体会空间,希望从总体把握景观的概念和布局,宏观的控制往往会忽略了那些可以产生稳定关系的空间,并且更多地停留在对景观的批判上;而游客只单纯地从游览或使用体验的角度感受空间,满意度反而很高,只是会表达有些空间浪费和闲置的遗憾,但并不会深究原因,也没有明确地表达任何不满,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立,不清楚景观所要传达的概念的普通游客比有着设计背景的学生更能体会空间所传达的信息。这种现象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设计师需要在设计个性与广泛需求间寻求平衡,而体验设计空间无疑是捷径也是重点。
适宜的空间体验是情感关系稳定的基石,当把激发情感的空间特征对应到实际设计中时,首先要考虑空间本身所应该具有的体验,这也是美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先驱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John Ormsbee Simonds)推荐的一种体验设计法[12],“体验”在这里被定义为一种综合的空间感觉,以体验为对象的设计隐含了满足人类全部需求的设计要求,即不仅要功能合理,还要形式美观,综合形成特定场所氛围[13],同时,他也建议用体验来检验方案的合理性。根据西蒙兹的体验设计和前文对体验空间要素的解读及情感空间的特征总结,笔者建构了体验感知模型(图8),从设计实施到评价反馈,构建情感永续的园林空间体验设计的闭环。
4 结语
永续设计是一种以符合经济、社会及生态学三者永续经营为方针的设计方法,不是一种预设的公式,而是一种批判性、激发性的论辩,关于我们如何与地球更好地共处,不仅是一个课题,更是新概念产生的契机。情感永续是延续的、传承的、不断革新的。
关注体验,使得园林空间的营造基于对人的环境行为和情感需求的充分了解,并综合构成空间的各要素;关注体验,要求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到各方面的结合:其一,景观与情愫的结合,才能产生特殊难忘的体验;其二,不仅仅关注物质层面的景观设计,而要从人的精神需求出发,达到精神层面与景观层面的结合,将设计中精神层面的属性阐述为贯穿项目始终的线索;其三,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将人文关怀、公众参与等多种服务理念更多的引入设计中;其四,关注生态设计,以自然的方式融入自然,以生态的手法营造景观共生空间。
总的来说,情感永续的空间设计由于其创意性和情感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所以它必须保持对新的可能性采取开放的态度,以期在设计、审美与使用的各阶段都可以对园林景观空间的价值领悟产生共鸣。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致谢:感谢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辛向阳教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