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2018-11-09

中国公路 2018年20期
关键词:豫园号线轨道交通

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郭思铖

本文从地下交通衔接、土地集约化利用及与周边物业开发相结合等方面,论述和分析了14号线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情况,提出了地铁线路地下空间利用的相关建议。

工程背景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是上海新一轮建设规划中重要的市区级线路,作为新一轮建设规划中唯一的8A大编组线路,车站土建规模相对较大;部分车站存在富余空间,具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潜力。

开发原则

设计理念

轨道交通站点设计应站在城市设计的高度统筹考虑,充分考虑轨道交通同周边商业区、交通枢纽、居住区的关系,利用地铁建设打造城市综合体,实现与城市肌理的有机接驳。

轨交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结合周边规划,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

设计要点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按商业建筑标准进行消防设计,开发建设需确保地铁正常运营的安全需求。

涉及结建的地下空间开发应尽早确定开发方案,明确地铁与地块项目的界面划分和责任范围,不应影响地铁建设正常推进。

涉及结建的地下空间开发应尽可能实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减少施工工期和施工时的相互影响。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尽可能贯通周边地块的地下空间,配合区域交通规划,实现地区商业的互联互通。

开发案例

根据上述原则,14号线根据各站点不同情况,在地下空间开发中采用了多种协作模式。

结建模式(如表3)基本覆盖了大多数开发和结建项目,较好的满足了地铁和周边结建项目的需求。其中豫园站案例提供了地铁建设与地块开发进度差异较大时的一种建设思路。

14号线豫园站位于上海豫园西北角人民路北侧下方,站位北侧现状为吉安里、吉如里老式住宅区,整个地块作为旧改项目,已完成收储并拟进行地块开发。

由于14号线豫园站主体和大量附属进入北侧地块,形成对地块土地占用。而北侧地块位于市中心核心地带,土地收储成本高昂,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拟规划超高层建筑。由于地块尚未出让,无业主与地铁协调结建方案。而地铁建成后地块再建超高层风险大,审批难。

表1 上海14号线可开发站点情况表

表2 上海14号线与周边地块结建情况表

表3 上海14号线地下空间开发分类

图1 豫园站北侧地块开发设想

图2 豫园站与北侧地块分界示意图

为确保双方利益,由区规划牵头与地铁进行了多轮密集协调,并引入第三方配合研究开发方案,初步形成了双方认可的方案,并据此分别编制地块控详和地铁施工图。按地块控详先期建设的地铁工程,结构设计考虑了地块规划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措施;而规划控详则明确以车站主体北侧约12米为出地面建筑分界,地块内地下地铁工程作为既有设施,地面则以前期协调方案为规划边界,形成带设施带规划出让。

该种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地块与地铁建设进度的差异,既确保了地铁的通车节点,也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地块开发的灵活性和土地价值,规避了因结建地块开发项目进度滞后,影响地铁附属的设计、建设。

猜你喜欢

豫园号线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古典园林美学层级结构模型
江南园林设计中的“海绵智慧”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