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寞星火到梦想燎原:中国科幻文学研究概览(2014 —2018)*#
2018-11-09天津师范大学
吕 超 天津师范大学
1961年,美国学者亨利·雷马克(Henry Remark)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中,明确提出将“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列作比较文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此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理地位逐渐确立。二十年后,该文中译刊于《国外文学》(张隆溪译,1981年第4期),对中国比较文学界的跨学科研究也一直有着理论框架的指导。迄今为止,尽管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尚未定型,各种争议不断,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已经在许多细分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文学与其他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范畴。相对而言,囿于学科谱系的距离相对较远,文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一直不温不火,直到近年科幻文学研究的异军突起,方为该领域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山海经》里貌似荒诞不经的传说、《列子·汤问》中“偃师造人”的故事,都可以视作科幻精神的萌芽。近代之后,以《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1902)、《月球殖民地小说》(荒江钓叟,1904)为肇始,中国科幻文学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2010年起,该文类的“新浪潮”开始吸引文学批评界的注意,从寂寥边缘变成热点话题,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科幻文学研究得以系统展开。近年来,相关学术活动频繁开展,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节节攀升,高级别的项目陆续获批,学科建设日趋完善,甚至在对外交流方面走在了主流文学的前列。本报告将主要梳理近五年(2014—2018)中国科幻研究的概貌,试图勾勒主线、聚焦热点、总结成绩,为广大比较文学研究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一
近年来,各种类型和层级的科幻活动开展地如火如荼,大到全国科协的战略规划研讨,小到高校科幻协会的兴趣交流,可谓旋风般席卷大江南北。以科幻电影为先导的投资项目会,更是吊足了广大科幻迷的胃口。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甚至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令人目不暇接的众多科幻活动中,笔者将以时间为序,主要论述几次代表性的学术会议,聚焦当下科幻研究的热点事件。
2014年5月17—18日,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科幻文学再出发”工作坊,可以视作中国科幻研究里程碑性质的会议。此前国内的科幻研究属于相对冷僻的领域。虽不乏名家名篇,但多为散论、随感性质的文字,并未形成系统的学术研究规模。直到《三体》等“世界一流”作品的横空出世,其影响日盛,科幻文学才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此次会议展示了在科幻热潮下逐渐壮大的学术研究力量,被刘慈欣誉为“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论题最全面的一次科幻研究学术会议,是对近年来科幻文学研究成果的一个全面的总结。”出席会议的嘉宾,不仅有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也有老一辈研究者吕正惠、吴岩、姚海军,还有着大量年轻学者的深度参与。会议提交的论文,除在传统的文学研究语境内关照科幻外,还展现了更多新锐视角,从科学文化、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探讨科幻文学,并拓展到科幻影视、游戏等相关产业。随后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也荣获第七届世界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原创图书奖银奖。
2016年6月17—18日,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科幻文学”工作坊,可谓近年来国内学术规格最高的科幻会议。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次会议也是对六年前“新世纪十年文学: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的一种回应:科幻文学及其研究终于从“寂寞的伏兵”华丽转身为特种战队。本次会议基本聚齐了华语科幻创作的精英:大陆科幻小说界的“三巨头”——刘慈欣、王晋康、韩松,台湾作家骆以军、香港作家陈冠中,青年作家兼研究者贾立元、王瑶、李俊等人,以及老中青梯队严整的科幻研究团队,既有海外学者王德威、宋明炜、赵如汉等,也有国内专家吴岩、李广益、任冬梅等。在二十余场学术演讲中,展示了当下科幻文学的热潮及研究的深度。科幻小说自晚清传入中国以来,就一直被视作与现代性有关的新梦,参与到中国现代化改造的想象之中。本次会议除了深入探究这一“现代性”特征外,还论及科幻小说的创意等问题。其中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提出的科幻文学“幽暗意识”尤为发人深思,将其与五四文学以来一直占主流的“忧患意识”相对应,强调科幻文学的幽暗意识不仅指理性疆界之外的、不可知或是不可测的层面,同时也探溯和想象人性最幽微曲折的面向。
2016年12月3—4日,“乌托邦与科幻文学研究”国际会议在京召开,集中探讨两个相关文类间的张力平衡关系。这是世界范围纪念《乌托邦》出版五百周年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来自中、美、日以及港台等地区的数十位学者参与了研讨。雨果奖、星云奖“双冠王”金·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美国《科幻研究》(Science Fiction Studies)前副主编维罗妮卡·霍林格(Veronica Hollinger)等海外嘉宾,以及戴锦华、孟庆枢、王建元、王逢振、舒伟等国内学者齐聚一堂,更有大量青年学者到场发言。与会专家分别围绕“乌托邦与批判理论”、“在中国思考未来”等议题,展开热烈的交流。特别是戴锦华教授的主题发言《科·幻的魔方》,结合科幻电影和小说,从思想史角度走向乌托邦和科幻文学的理论纵深,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讨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由超星学术进行了实况转播,在业内尚属首例,为无法亲临现场的科幻迷提供了便捷的参与渠道。
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文期刊发表的科幻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后图汇总了“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0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大陆学术期刊发表的以“科幻”为主题的论文数据。从图表可以很直观的看出,科幻论文的发表数量稳步攀升,特别是2010年以来,增长尤为迅速,真切反映了同时期的科幻热潮。
在众多论文中,不乏发表在高级别刊物上的优秀之作。譬如《文学评论》刊发的《晚清科幻小说中的殖民叙事——以〈月球殖民地小说〉为例》(贾立元,2016年第5期)、《“冷酷的方程式”与当代中国科幻中的“铁笼困境”》(王瑶,2017年第6期)等,既有细致入微的文本细读,也有鞭辟入里的理论阐释,厘清了相关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化意义和现实关怀。此外,《外国文学评论》刊发的《进化的阴影: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的他者形象研究》(黎婵,2016年第2期),通过分析《时间机器》等经典,指明威尔斯在其反资产阶级的叙事之下,潜藏着深刻的意识形态性。总之,这些代表性论文或专论作品,或纵论历史,或中外比较,多角度展示了国内学界对科幻研究的关注,以及所达到的高度。
此外,不少学术刊物还会以专栏的形式集中刊发科幻研究论文,以扩大影响。这以《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为代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于2015年第3期,在“学术前沿”栏目中,以“全球化时代的科幻文学:晚清与当代”为主题,刊发了8篇论文。诚如组稿人宋明炜所言:“自晚清一代知识分子提倡科学小说,到21世纪中国科幻新浪潮兴起,这个文类连通了中国与世界,现在与未来,此岸与异邦。”精选的八篇论文,代表中美两国学者在全球化时代对于科幻文学的探索,通过比照晚清和当代貌似轮回的创作主题,试图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叙事和当下现实。相对而言,中国学者的论文主要关注晚清科幻的现代性,如青年学者李广益的《中国电王:科学、技术与晚清的世界秩序想象》;而海外学者更关注科幻的当下价值,尤其对中国当代科幻小说感兴趣,试图借助科幻来把握今日中国的文化与时代精神,如维罗妮卡·霍林格的《“长城星球”:中国科幻小说的陌生化》。
《文艺理论研究》杂志于2016年第1期,刊发了“科幻小说研究”专题,所选的五篇文章侧重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思考科幻的独特价值,认为科幻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丰富了传统文学理论。该专题主要分析刘慈欣的《三体》、美国作家菲利普·狄克(Philip Dick)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以及波兰作家莱姆(Stanislaw Lem)的《索拉里斯星》,通过解读这三部世界一流的经典科幻作品,以其所建构的“新异世界”为突破口,提示文学研究者“发现文学文本的虚构性质是如何展开的,以及使用概念分析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三
近五年来,中国科幻研究在高级别项目获批、高校学科建设和对外交流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1991年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以来,与科幻直接相关的立项共18项,其中包括1个重点项目,7个青年项目。随着科幻研究渐成热点,获得各类资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仅最近三年(2016—2018)就有12个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这体现出该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得到主流学界的认可,也预示着有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值得进一步开拓。
众所周知,任何学术的传承都需要人才梯队作为保障,而高校教育和学科建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幻研究要想薪火相传,自然也必须重视相关的学科建设。在一代学人的努力之下,目前中国高校与科幻相关的本科选修课程已遍地开花,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招收科幻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这是继其200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又一突破。
同样,一个学术领域要想发展壮大,还需要有相关研究期刊作为交流平台,借此既能集中展示研究成果,又能凝聚从业者和兴趣人士。《中国科幻研究》丛刊作为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不定期内部刊物,便承担了这一重任。它传承了更早的《星云》理论版办刊精神,以美国的《科幻研究》(A&HCI收录期刊)为办刊榜样,经历多年努力,终于在2016年11月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发行。
在对外交流方面,科幻研究也走在了主流文学界的前列。2015年和2016年,“世界科幻协会”(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的雨果奖先后颁给两位中国作家刘慈欣和郝景芳,引爆了国内媒体的兴奋神经。但其实早在此之前,中国科幻就受到了海外科幻界的广泛关注,被译介成多国文字传播。在研究方面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科幻研究》杂志2013年推出的“中国科幻专号”,汇编了10位作家、学者对中国科幻文学的研究成果,包括一篇综述、七篇研究论文及两篇作家随笔,均为英文发表。此次“专号”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科幻理论研究第一次成规模地展示在国际舞台,为今后中国科幻理论走出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近年的中国科幻文学研究呈现热潮之势,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频繁开展,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节节攀升,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科幻研究项目、学科建设和对外交流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的进一步繁荣,科幻研究也将吸引着更多学者参与其中,去开拓更广阔的未知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