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况调查分析
2018-11-08沙亚洲
沙亚洲
【摘要】目的:了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居住在本镇辖区内非本地户籍的6周岁以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每季度选取不少于辖区区域1/4的村(居),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通过查看儿童接种证和向家长询问了解儿童接种史来获悉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情况。结果:我镇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100%;基础免疫接种率达100%、加强免疫接种率均在95%以上。流入时间的长短、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了解、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的职业等因素成为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做好逾期未种儿童的查漏补种和接种证查验等工作可以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水平。
随着市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预防接种,已成为影响免疫接种率的重要因素。我镇地处三县交界处,工业基础较为发达,辖区内有较多健身器材和服装生产等企业,外来打工人员较多,近几年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对我镇流动儿童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掌握我镇流动人群中适龄儿童建卡及相关疫苗接种情况,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以及市、县《免疫规划工作要点》要求,本人对全镇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选取居住在本镇辖区内非本地户籍的6周岁以下儿童。
2.调查方法及内容:每季选取不少于辖区区域1/4的村(居),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通过查看儿童接种证和向家长询问了解儿童接种史,按要求填写《如东县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调查表》。调查流动儿童的年龄、户籍、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流入时间、建证建卡情况以及相关疫苗的接种情况,并与卫生所预防接种管理信息系统核对相关信息。
二、结果
1.建卡和免疫完成情况
本次调查的195名流动儿童中,各年龄段儿童建证、建卡率均为100%。大于12月龄的144名儿童中,五苗覆盖144名,覆盖率100%。乙脑基础、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100%(186/186)、97.56%(80/82),流脑基础、3岁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100%(186/186)、98.18%(54/55),百白破、麻风腮疫苗、甲肝1接种率均为100%(125/125),甲肝灭活2接种率100%(82/82),4周岁脊灰疫苗加强接种率97.06%(33/34)。
2.流动儿童年龄结构
本次调查的195名儿童年龄分布在0~6岁,其中。岁组51人(26.2%),1岁组62人(31.8%),2岁组27人(13.8%)、3岁组21人(10.8%)、4岁组19人(9.7%)、5岁组14(7.2%)人、6岁组1人(0.5%)。
3.流动儿童来源分布:省际74人(37.95%)、市际107(54.87%)人、乡际14人(7.18%)。
4.流入本地时间情况见(表1)。
5.流动儿童家长不同职业对接种的影响:未种儿童家长职业均为废品收购流动商贩(表2)。
6.流动儿童一方家长的文化程度对疫苗接种的影响见(表3)。本次调查对象中,有4名未种儿童,3名儿童流入时间小于2个月,1名大于1年。调查中最常见的原因,家长表示“来本地时间短,不熟悉当地情况;要干活儿,来不及送小孩;以后打没事,等有时间了再说”。
三、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镇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良好,未查到漏卡现象,且基础接种率达100%、加强接种率均在95%以上。一是由于近几年我镇实行镇村两级流动儿童主动搜索、报告制度,卫生所加大督导考核力度,主动搜索、报告质量明显提高;二是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流动儿童报告经费由5元/例大幅提高至30元/例,充分调动了村医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本次调查儿童家长在本地有相对固定住所和收入;四是由于流动人群尤其是省外流动人群年轻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在调查的195名流动儿童中,其家长有一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136名,流动儿童家长的主动接种意识明显增强;五是我镇流动儿童以学龄前儿童居多,这些年龄段的儿童大多在我镇托幼机构上学,每年春、秋两季接种证查验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漏卡漏种现象;六是每月开展逾期未种儿童核实,及时了解未种儿童的在册情况,从而提高了接种率。
虽然本次流动儿童调查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但从每月常规免疫月报表来看,常住儿童的接种率要明显高于流动儿童,因此,流动儿童管理仍是我镇计划免疫工作的薄弱环节。通过分析,认为影响我镇流动儿童管理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查显示,4名未种儿童中有3名流入时间小于两个月,短时间流入人群对现居住地计划免疫接种单位的名称、位置、具体接种门诊开诊时间不了解,客观上容易造成流动儿童不能及时建卡和接种疫苗;
2.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水平也影响着儿童的接种率,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对预防接种不够重视,对预防接种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不清楚,而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有着更多的了解,依从性更强,他们子女的接种率更高;
3.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忙于生计,对预防接种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要求对其子女进行预防接种的意识不强;这次调查中,4名未种儿童中家长职业均为流动商贩,结果与蔡金良等报道一致;
4.随着年龄的增长,按照免疫程序,疫苗接种间隔时间随之延长,家长容易遗忘孩子的接种时间;
5.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宣传力度还有所欠缺,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
6.少数卫生室在流动儿童管理中主动性不够,主动搜索过程中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四、工作策略
流动儿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的协调、多部门的合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建立预防接种服务体系,作为卫生部门,今后在流动儿童管理中将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突击宣传与长效宣传相结合的机制,结合流动儿童主动搜索工作或以“家长课堂”形式举办讲座,以及利用每年的脊灰疫苗补充免疫活动和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宣传免疫规划政策和知识,提高家长主动寻求预防接种服务的意识。
2.强化计划免疫门诊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对外来流动儿童,不论其居住时间长短,均做到热情、耐心、仔细地服务,跟常住兒童提供同样的服务,一视同仁,及时为他们建证建卡,以增加他们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3.将逾期未种儿童的核实工作常态化,每月对逾期未种儿童进行核实,注明未种原因,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微信等形式及时通知,对长期未种儿童实行追踪管理,提高管理的主动性。
4.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定期对各卫生室流动儿童主动搜索、报告工作的质量进行核查,实时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情况。
5.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加强合作,确保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落实,并及时根据查验情况进行补种。
6.通过使用全省联网的计划免疫接种管理平台,对于省内流动儿童和外省流入本省并在我省接种单位建过卡的儿童接种记录进行核对,对未种儿童可以及时管理,从而提高接种率。
7.建议由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协调公安、计生、交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辖区内流动儿童的信息比对,发挥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职责,规范流动儿童管理,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