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了该怎么办
2018-11-08黄韬
黄韬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医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很多女性认为乳腺增生是“癌前病变”,于是对此特别关注。那么,发现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如何才能较早发现乳腺癌?今天就和您聊聊乳腺疾病防治的那些事儿。
乳腺癌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很多人谈癌色变,其实乳腺癌离我们的生活特别近。乳腺癌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每年死亡人数上升3%-4%,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城市比农村发病更普遍。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快速增长趋势明显。随着国人生活方式“西化”,饮食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如进食过多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大、缺少运动等原因,使得乳腺癌患者明显增多。据统计,去年武汉协和医院甲乳外科接诊乳腺癌患者1500多人。
此外,我国乳腺癌还有一大特点:年轻化趋势明显。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要比欧美国家提早10年,约为45-55岁。但从门诊来看,不少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发现了乳腺癌,亟待关注。其中年龄最小的乳腺癌患者仅17岁。
乳腺癌须早发现早治疗
事实上,乳腺癌并非不治之症,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治愈。有很多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近90%。但令人担忧的是,门诊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且年龄呈现两极化。
在乳腺癌的发病高危因素中,遗传危险性最大。如果父母、兄弟姐妹中曾有患乳腺癌者,同时自己又查出了不典型增生,就应是乳腺癌的重点筛查对象,这部分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增加4-10倍,甚至于史高。
从一个细胞发生癌变到长至1厘米,最快也需17个月时间,年龄大的需要的时间更长,定期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最好措施。因此,女性在30岁以后,应每1-2年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遗传的,20岁起就要进入筛查程序。此外,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如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2岁、大于35岁的高龄初产、青少年时期接受过射线辐射以及较严重的乳腺增生患者,也应每年做一次检查。
瘦高胸大的女性风险高于普通人
“30岁干练女白领,单身未婚,却在本该拼搏事业、享受生活的年龄,查出乳腺癌。”近年来,网上出现许多此类案例。甚至有说法,长期单身的女性更加脆弱,得乳腺癌的概率为已婚者的2倍。
不生孩子、晚生、不哺乳,这三类情况确实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每个脏器都有其功能,弃而不用便无法成熟。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導致乳腺上皮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趋成熟,使得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抗基因突变能力,同时产生大量孕激素。孕激素对于保护乳房健康很有用,怀孕、分娩、哺乳大大增强了女性的抗疾病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对防止乳腺癌发生非常有利。
有数据统计,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35岁以上的妊娠初产者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30岁以下妊娠初产者的3-4倍;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大1.5倍以上。
此外,年轻女性的身形也与乳腺癌有一定关系。比如,一种是上半身重量明显超重、脂肪大部分聚集躯干(即四肢不胖躯干胖)的女性;另一种是瘦高身材、胸部发育得特别好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略高于其他女性。研究证实,乳房越大,乳腺细胞也就越多,潜在的细胞变异或恶性化发展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九成乳腺增生其实只需要护理按摩
很多女性体检时被告知有“乳腺增生”,提心吊胆生怕这是癌前病变。对此不要太担心,90%的乳腺增生其实只需要护理按摩。
在国内,乳腺增生是一种普遍的病。女性生理期前,体内激素水平上升,使得乳腺导管、乳腺腺泡内腺出现上皮增生,乳腺充血、增厚。月经期内,雌孕激素水平迅速降低,乳腺结构又恢复。每一次的增生、恢复,都可能累积增生结构“回不去”,导致乳腺结构不均一。
由此,乳腺增生是一个生理性表现,绝大部分不是病。很多女性每天吃药,甚至不愿停药,其实大可不必。药物仅仅只能缓解疼痛,并不能治愈乳腺增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按摩手法对增生进行改善减化。除非少数人疼痛难忍,影响生活,可在医生建议下服药。
如果女性在经期前几天摸到乳房包块,例假后又消失了;又或是没有发现肿块,仅仅是乳房胀痛,这两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太担心。70%的女性会有乳房疼痛的经历,但不意味着就和乳腺癌有关系。但如果您发现肿块增大明显、乳头溢血、或乳房出现如橘皮样组织、塌陷等外观性改变,就要当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