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探讨

2018-11-08刘阳

速读·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刘阳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倡,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互联网+”的运用,互联网已经逐渐深入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及思想道德各个角度,对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具有一定影响。为了分析基于“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途径,笔者针对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及挑战进行分析及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视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现代社会工业生产、生活、学习及交流等过程中我们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较为重要,高校大学生属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及领军人物,在高校内为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关系着学生们的发展方向,还影响着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因此在互联网+视角下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1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互联网+属于一把双刃剑,在为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很大程度上转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方便学生们随时随地查阅资料,进行微课学习等,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较高,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积极的促进意义。但同样互联网+也给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永无止境的世界,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大多数学生沉迷于互联网环境中,甚至部分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不健康、负面、色情及消极的信息进行查看,或沉迷于网络游戏,将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思想行为带入现实生活,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及实施。

2基于“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途径

2.1运用创新的互联网思维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高校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及生活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教师应抓住大学生对互联网感兴趣这一特点开展创新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选择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们的年龄、心理特征、学习需求及现阶段时下发生的热议话题等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行为的负面事例、正面积极人物展开教学,消除学生们不正确、不科学的思想观念;此外教师还应利用互联网+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及改变,利用互联网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及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微课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思想道德观念事例的辩论)等提高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及兴趣,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2.2积极发挥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及教育意义

在为学生开展大学生互联网+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应给予学生们积极正确的引导,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梳理正确的思路,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主动帮助学生建立创新的、正确的对于互联网的认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教师应给予沉迷在互联网世界中的学生正确的指导及引导,纠正成长过程中及学习过程中的偏差现象,减少各类互联网环境中不良行为及违法行为的出现。教师在此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自身网络知识及技能,调动学生们在网络环境下的交流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及选择各类信息,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相应引导,创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学的理念、方法,向学生们传播互联网积极的正能量。

2.3净化大学生互联网学习环境,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网络建设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及利用互联网在大学生们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将重点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方面,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坚决杜绝及减少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带给学生们的负面影响,强化校园内的网络应用法律法规的建设,规范校园网的规章制度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及大学生网络知识及法律普及,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和谐、积极向上的互联网学习氛围及学习环境。

3结语

基于“互联网+”视角下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应从创新的互联网思维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发挥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及教育意义及净化大学生互联网学习环境,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网络建设等途径实现教学过程,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强化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红丽.基于互联网应用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发展研究——以微信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6,35(22):257-258.

[2]罗海燕.“互联网+”视野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60-60.

[3]梁旭.“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位一体”模式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6(45):72-72.

作者简介

劉阳(1993.05.17—),男,湖北省武汉市人,本科,助教,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真实世界的寓言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