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对策探究

2018-11-08陈新荣

速读·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形象思维高中地理

陈新荣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进程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学开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活动。地理学科是涉及的学习内容较多,为引导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应加大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降低地理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因此,本研究重点探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教学方式;形象思维

地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敲门砖”,是学生自主探索地理知识领域的重要工具,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地图,掌握相关的地图绘制方式,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活动中来。教师在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过程中,须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等因素,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科学使用地理地图,培养学生地图使用思维

地图是按照一定比例对地球部分或者整体缩小而形成的地理学习工具,地图上每一符号均和实际的地理事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可反映出地理事物全貌。从地图的本质而言,其属于形象思维产物,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使用地图,通过地图来引导学生形成形象思维。

如在学习“山岳的形成”中,教师可利用“世界地形图”向学生展示世界上的两大褶皱山系,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地形图,并回答以下两个简单问题:

(1)位于南北美洲西部的是什么山系?

(2)横贯亚欧中南部的是什么山系?

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地图描述山脉走向、轮廓,从地形图中明白山脉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在图表中直观、形象、准确的表达地理知识。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复杂地理知识时,如“褶皱”特征,可借助地图来直接表达出山脉成因与空间关系,也通过图表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地理探究过程中来,科学降低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提升地理课堂的吸引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地图时,应充分考虑地理知识、学生认知水平、特点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标记清晰、色彩丰富的地图,用地图来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自主探究蕴含在图表中的多重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观察能力。

二、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整体读图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在教学课堂中,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极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逐步成为课堂中心,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活动,应用电子地图来动态展现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直观向学生展示有关抽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教学整体质量与效率、学生整体读地图的能力。

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时,教师可以将“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等全球气压带制作成简易地图,仔细向学生介绍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使得学生能够直接观察气压带的形成原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借助电子地图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

三、适当教授读图技巧,充分发挥地图学习作用

高中地理知识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其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知识内容的地图表现方式、符号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与水平,教师应适当教授学生实用的读图技巧,要求学生根据地图信息归纳、总结知识点,直接从地图中获取正确知识。地图分为数据统计图、区域地图、示意图等,都能够反映出地理事物本质变化,教师可运用地图来加强学生记忆效果。如在“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时,教师可科学运用“区域图”,要求学生将工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在区域图中将各个知识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效果。

四、适时培养绘图习惯,提升学生地图运用能力

绘图习惯是提高学生地理思维、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绘图习惯,提升学生地图运用能力。高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时期,对未知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可选择恰当的地图进行绘制,通过展示地理图片等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绘制地图,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如在学习“中国的水文灾害”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我国区域地图来绘制“洪涝灾害”的常发点,用“△”等标识出洪涝灾害的集中爆发位置,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加深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对于地质灾害影响等知识的理解程度。当遇到“请根据XX水系示意图,分析洪涝灾害出现原因”等题目时,能够马上抓住地图中的重点,理性、全面地分析出答案,借助绘制地图来帮助学生记忆地图,理解地理知识,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在地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降低地理知识记忆难度,保障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还可提高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在地图中捕捉地理信息,从而让學生更好的自主探究地理知识领域。因此,教师应合理应用地图,将其贯彻在地理学习中,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授学生实用的读图技巧,培养学生绘图能力,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其记忆、理解效果,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峰.高中地理“读图导思”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231.

[2]黄莉.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地理图像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12(24):50.

[3]万成刚.掌握技巧,提高成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培养策略[J].高考,2015,25(6):136.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形象思维高中地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