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2018-11-08倾昌林
倾昌林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了解儒家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4)学习古人善于思考,大胆探索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善于思考,大胆探索,做一个心怀天下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文意,力争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学习尝试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桃花源诗》中有“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生活描绘。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1.掌握以下文言实词
(1)大道之行也:施行。
(2)选贤与能:通“举”。
(3)讲信修睦:培养。
(4)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5)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6)皆有所养:供养。
(7)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8)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9)不必藏于己:私藏。
(10)謀闭而不兴:发生。
(11)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作,兴起。
(12)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2.学生思考讨论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3.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4.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1)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5.指导诵读
(1)理清文章思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多媒体投影):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2)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3)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
(4)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大道之行
《礼记》
大同的纲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修信睦。
基本特征
人人受到全社会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谋闭不兴。
结论:盗窃乱贼不作,外户而不闭。
三、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的“世外桃源”。
四、巩固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大道之行( )。
(2)选贤与能( )。
(3)讲信修睦( )。
(4)不独亲其亲( )。
(5)使老有所终( )。
(6)男有分,女有归( )。
(7)不必藏于己( )。
(8)谋闭而不兴( )。
(9)外户而不闭( )。
(10)是谓大同( )。
2.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注音
(1)选贤与能 通 ,读 。
(2)矜、寡、孤、独、废疾者 通 ,读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